点击电影铺子 → 主页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在B站,微博上,有一类视频比较火。
就是一个中国人站在外国街头,访问外国人关于中国的印象。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已经非常多样化。
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流行文化——
人口多、奶茶、川菜、中国功夫、熊猫、长城、成龙......
世界对于中国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从风靡亚洲的国产古装剧,到全球流行的中国奶茶,再到全球热卖的国产手机。
中国被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的样子,是一个科技发达,着独特魅力的国家。
这些,都是独特的中国时代印记。
但是,40多年前,情况并不是这样。
那个时候,世界主流媒体,几乎没有多少中国的报道。
关于中国的片子,那更是闻所未闻。
为了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家,有四个怀着好奇心的外国导演,陆续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他们为世界,带去了最珍贵的70年代中国民间影像。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意大利)、伊文思的《愚公移山》(法国)、默里·勒纳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美国)、牛山纯一的《上海新风》(日本)。
▲《中国》剧照
▲《愚公移山》剧照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剧照
▲《上海新风》剧照
这四部片子,先后在全球不同的国家播出。
通过这些片子,不少老外第一次看到中国人。
纪录片以外国人的视角,记录了不太宽敞的街道,滚滚的自行车洪流,穿着黑灰蓝的民众,乡村里光膀赤脚的农民,杂技、武术和乒乓球.......
这是独属于70年代的时代印记。
这些导演,客观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景观。
但是,客观展现和如何看待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国人,一直非常看重世界的眼光。
那些b站上,微博上很火的“老外如何看待中国”的街头采访,也是因为这重国民心理而火。
今天,铺子给大家带来的是一部纪录片——
从《中国》到中国
这部纪录片,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历史——我们如何正常地对待外界眼光的历史。
上世纪70年代,国家刚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
我们急切地想表现自己。
安东尼奥尼是四位导演中,第一位来中国的。
1972年,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向中国递交申请,希望能拍一部纪录片《中国》,导演是正值创作高峰期的安东尼奥尼。
安东尼奥尼是杰出的电影大师,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头奖(最佳电影),他都拿过,还获得过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当时,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第一眼见到导演,就觉得对方是绝顶聪明的人。
60岁的年纪了,精瘦精瘦的,看人的时候眼睛有光。
对于中国之旅,安东尼奥尼充满了期待。
摄制组一行人在香港落地,然后坐着一列火车到达深圳,那个时候的深圳,还是一个落后的小渔村。
大家的视线,都被远处青翠的群山景观吸引。
中国山川的独特形貌,给导演留下深刻的记忆。
直到晚年,导演在夕阳西下的撒丁岛群山下,看着飞倦了的鸟儿,会发一阵儿呆,然后和身边人发出感慨——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景色
安东尼奥尼,坚持纪录片的拍摄需要真实、自然的拍摄。
导演常常对着街头路人,车窗外的任意景物一顿狂拍,而不是按照规定,去拍那些提前准备好的场景。
中方随行人员并不太喜欢他的这种自由发挥。
在中国短短的二十二天拍摄时间,安东尼奥尼和随行的中方人员相处的并不愉快。
他的成片里,南京长江大桥毫无生机地伏在阴霾的天空下,一点儿都不雄伟壮观。
他镜头里的老百姓的生活,过于生活化,有的在公园练功,有的在树荫下打牌。
特别是表现农村的部分镜头,人们穿着比较不讲究,衣服上的破洞、污垢都被拍进了摄像机。
这些场面,都和当时提倡的勤劳整洁、努力拼搏的主流宣传方向完全相悖。
有一些旁白的台词,也过于随意。
除了彬彬有礼和聪慧
中国人还有一个美德——贪吃
桌上都会摆的很满
每个省份都骄傲地展示自己成千上万的土特产
这里铺子要补充一句,在意大利,贪吃这个词并没有强烈的贬义。
之前,也给大家介绍过一档美食节目,名字就叫《贪嘴意大利》,爱吃爱玩的意大利人都爱称自己贪嘴。
这个词有责怪的意思,但语气确实亲昵而友善的。
但是,这在当时的中国,却是犯了大禁。
电影拍完两年后,这部电影被打为反华电影,还登上上了人民日报。
北京首都万人体育馆,展开了批判安东尼奥尼的活动。
电影出现的人物,都被要求和导演划清界限。
远在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得知后,异常痛心。
他非常珍惜这部电影,光是剪辑,就花了半年的时间。
在被批判之后,处在创作高峰期的他颓了,整整三年没有拍片。
此后,他也再没有来过中国。
《中国》这部片子,直到2004年才解禁,在国内重新上映。
很多小报都流传着,导演对批判一事耿耿于怀,所以电影上映也没再回来。
其实当年,安东尼奥尼收到北影的邀请,她的夫人表示,导演非常乐意前往交流电影。
但当时的他已经非常年迈,已经失去了语言功能,只能用笔交谈,考虑到身体原因,只有作罢。
从《中国》到中国,是去年拍摄的纪录片。
它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重新拜访那些出现在《中国》里的人物。
这些真正和导演交流过的人物,到底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呢?
一位当年在电影里露过面的阿姨,毫不迟疑地说,当年的大批判实在是“用不着”。
文化自信,说了很多年都没有自信起来。
但是这片,确让铺子看到了一丁点的自信。
即使是通过受访者的口,它也传出了“曾经的批判是一场错误”的信息。
70年代的我们,太过于追求一个完美的中国形像,造成了太多文化限制,发生了不少冤假错案。
意大利和中国在意识形态,文化审美上都有太大的不同。
意大利人喜欢有年代感的房子,意大利的建筑很多都有百年历史,青苔,斑驳的砖墙,这种时光雕刻下的痕迹,意大利人觉得很美。
安东尼奥尼在拍摄中国时,对准了很多具有年代感的建筑。
因此,他也被批判:把中国描绘成落后、丑陋的地方。
如今再看这部《中国》,可能才会有新的发现——那些在苏州桥下洗衣服的女人,在公园里练功的男人,简朴的古镇景致,村庄的假日集会......
它是如此接地气,没有任何摆拍做戏的痕迹。
70年代,如此真实的民间影像资料不多。
《中国》三小时的纪录,多么珍贵啊。
《从〈中国〉到中国》,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中国“宣传片”。
但这部纪录片的诞生,更加幸运。
现在这个时代,中国人更自信了,它能正视自己的一部分问题。
它用曾经的禁片《中国》开篇,勇气可嘉。
它用相对洒脱的态度,表现了人们对待文革冤假错案的看法。
这些,都是文化更自信后的一种表现。
不仅仅是展现美,更展现复杂,甚至是承认错误。
《从〈中国〉到中国》描绘了40年里,人们看待事物眼光的变化,老百姓的人生变化。
纪录片里有一句话,铺子印象很深。
一个国家发展的如何,就是看每个普通人的梦想完成了吗。
40多年的时间,四部纪录片出现过的人物,小孩已经进入中年,当年正值壮年的人不少已经去世。
在变幻的世事中,我们仍旧看到了希望。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拍摄于1979年,这一年是起步的原年。
这部纪录片说的是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访华事件,曾经拿过1981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那一年,中国刚刚开放不久,到处都是改革的生机。
纪录片中,有一幕现在看起来火特别震撼——
斯特恩参观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小学,镜头沿着小琴房的窗户一路推下去,每个窗户里都有一个琴童在认真练琴——
或钢琴、或小提琴,或琵琶、或二胡。
斯特恩留下了后来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这每一个窗口里都蕴藏着一位未来的音乐大师。
这个长镜头的最后,留给了10岁琴童王健。
王建认真拉琴的样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看了这部电影,美籍华裔林寿荣先生主动写信给王健的父母,愿意免费赞助王健前往美国学习。
王健的人生因此改变,他先是去了耶鲁,后去了茱莉亚音乐学院。
四十年过去,他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过音乐会,成了和马友友齐名的顶级的大提琴家。
当然,不仅仅是王健。
这片里出现的很多琴童,唐韵、徐惟聆、贾红光、李伟钢、何红英、王健、潘淳,都成了蜚声中外的演奏家。
《从〈中国〉到中国》,是一部中国宣传片,也是一段既有哀痛又有生机的现代史。
那些曾经出现在纪录片的人,老了,那些出现在镜头里的房子,大多也拆了。
世事无常。
如果说,我们要向世界展示中国,并不应该只是奶茶,熊猫,功夫这样的时代标签,应该是《从〈中国〉到中国》里的景观,成熟而得体地体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的复杂历程。
它有着中国的过去,现在,也照进了触手可及的未来。
有的人随波逐流,一脸愁容。
有的人抓到机会,翻身富贵。
有被误解的,终于和解。
有所期望的,也不负期待。
电影铺子
微信 |movpuzi
电影大餐、生活甜点,荤素搭配,常吃不累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