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疯传商评君以发掘案例见长。
(嗯,真长,动不动就上万字,饶命!)
做个调研:能一口气读完的,请举手!
(放下吧,讲真,我也读不完)
创刊15年,我们写了几百个案例。
每个案例背后都有好些故事。
(也叫花边、花絮、八卦、番外)
它们比案例本身可能更有趣儿。
燃鹅,我们从没讲给您听。
(这很没有分享精神)
我们错了,我们改!
于是乎,我们做了
这部《寻鹤记》
▼
某日,某老师找到我:你总说(chuī)你们《商业评论》是中国案例挖掘机,这样,我给你推荐一家企业,你挖挖呗。
我问:做啥的?
某老师说:奶粉。
我(端着咖啡一哆嗦,差点儿烫着手):奶粉?国产奶粉?
某老师(眉头一扬):昂~~
我:国产奶粉不都集体阵亡了么?咱俩没仇,你可别害我,别我前脚写,它后脚出事,毁我一世清誉。
某老师说:你去看看不就清楚了吗?人家刚从布鲁塞尔捧了个大奖回来,叫啥国际食品品鉴金奖,号称食品界的诺贝尔奖,去年得过一回了,今年蝉联。婴幼儿奶粉得奖的就这一家。
我说:AUV~~ 那得去挖掘一下。叫啥?在哪儿?
某老师说:飞鹤。总部在北京。农场、牧场和工厂都在齐齐哈尔,为了保证产品安全和新鲜,老总坚持做全产业链,做了十几年。因为这个,行业里的人都管他叫“傻子”。还有~~(他清清嗓子,插了个四分之三休止符)2008年,它是为数不多几家没被查出三聚氰胺的乳企之一。
这~~简直就是奶粉业的一股清流哇!
跟主编一商议,采访选题立马敲定,开始排采访计划和行程,飞鹤那边说所有环节无条件开放,随时来,随便看,随便问。(太敞亮了)
因为没在冬天去过东北,去齐齐哈尔前,我在朋友圈喊了一嗓子,问要不要穿棉裤棉鞋,结果:
貌似大齐齐哈尔老少爷们儿娘们儿那天都聚到我朋友圈来开同乡会了。
看了那些留言,我赶紧在某宝整了条羽绒裤,又去徐家汇港汇广场某GG专卖店花1580元(不给报销的)整了双雪地靴。
一切准备好,我脑补了个画面,浪漫得嫑嫑的~~
(一不留神,暴露年龄了。少剑波和小白鸽是上世纪经典名著《林海雪原》的CP,约等于如今的霸道总裁和杜拉拉。)
话说那些日子,我整日介天戴着耳机,单曲循环那首《丹顶鹤的故事》(本文配乐),因为齐齐哈尔有个扎龙湿地,是丹顶鹤的故乡,而飞鹤的农场、牧场、工厂都离那儿不远。
记得中学地理课本说过,齐齐哈尔是东北重工业的摇篮,但去之前,我还是上网查了些资料想多做些功课,从度娘那儿得知,齐齐哈尔别号“鹤城”,“齐齐哈尔”是达斡尔语的音译,意思是“天然牧场”。
从上海飞齐齐哈尔,经停青岛,不算起降,光在飞机上就呆了5个钟头。
我以为到齐齐哈尔就到目的地了,谁知来接我的司机说还没到,还得往西再开60来公里,到甘南县。矮马,寻个鹤,老费劲了。
OK,行笔至此,爱唔宝呆(Everybody),你们感绞大东北的县城会是啥样儿?酱紫?
错!是酱婶儿的。我还看到广场上跳舞的大爷大妈了呢,老整齐了。
还有县城宾馆?会不会很埋汰啊?我都准备和衣而眠了我。
结果?
老洋气了,直接闪瞎我的24K钛合金狗眼。
晚上被带去吃酸菜锅烙,就是酸菜和锅贴。要说东北菜跟东北银一样,老实在了。我还入乡随了个俗,吃了两瓣儿生蒜,贼辣。
饭桌上,跟接待我的飞鹤朋友唠嗑儿,他们都可骄傲了,告诉我说飞鹤是齐齐哈尔当地纳税第一名。 我问飞鹤奶粉有什么特别吗?其他牌子好像也有做全产业链的啊,也有牧场啊,还能观光呢。
他们说:别家奶粉都是从牛身上挤出来的,俺家奶粉那可是“种”出来的。
啊?奶粉?种出来?怎么种啊?
他们说:明天你就可以看到了。
(切~~ 你家奶粉是种出来的?你咋不说是天上下下来的呢?好吧,明天,等着瞧~~)
飞鹤精彩案例,12月19日为您呈现
作者:刘雪慰,《商业评论》副主编。
文案编辑:旷世敏
图片编辑:代延平
编者注:文中部分插图人物形象创意来自文怡,由刘雪慰再创作。
如果你对飞鹤这个企业老感兴趣了
或者你忒喜欢我们的采访手记了
欢迎加入飞鹤案例讨论群
来和我们唠唠嗑儿呗
▼
●●●
长按二维码关注“商业评论杂志”,扫尽管理强文
温馨提示:如果喜欢我们,请选择“置顶公众号”
优惠订阅《商业评论》杂志,请戳以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