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时候,一说起学习就想到读书,一说到读书,就想要读的越多越好。很多人对中国人人均阅读量太少而“痛心疾首”,从2011年以后,我每年阅读书籍超过100本,自2014年以后,每年阅读量近400本书籍,自己有时候也感觉有点儿自豪,感觉自己读书读的多了,自然学习到的东西也就多。但今年以来,就很少计较自己阅读的多少本书了,一方面我的mentor易仁永澄曾经对我说过:
阅读是成长的重要部分,但是阅读绝对不能以读过多少本书来作为关键指标。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读过这本后浪出版社出版的经典书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从前年开始,自己阅读速度上升的很快,一年能读3、400本书籍不在话下,然后感觉自己既然已经有了极大阅读量,必然是一个水平很高的人了,在隐隐然的沾沾自喜中,看到这本书中一开始的文字就给了我当头一棒:
迄今为止,你读过那么多书,到底记住了多少内容呢?
而当对方问题下面的问题,你会怎样回答呢?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这些问题让我有些汗颜——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读完,而是为了学习成长啊!
如何阅读一本书##
陆游在诗中说: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没错,在阅读的时候,想要读书好,读好书,其实也需要在“书本之外”,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上面提倡的是:
想要好好读书,先学会选择好书。
从如何罗列购书清单,到指名购买某本书籍的重要性,再到如何找到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当你阅读的是有“高营养价值”的好书,你的品位自然慢慢培养起来,也就不容易“营养不良”,这比一般泛泛而谈学习就是多读书,效果要好的多。对于阅读,作者提倡的也不仅仅在于“读”,他更关注的是: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做读书笔记,其实是一种主动式学习方式,让自己主动的汲取和消化书籍中的营养,让你的灵魂因此变得丰盈起来,让你的心智获得改变。这一点,是被动的泛泛而读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我特别欣赏台湾地区的著名出版人郝明义先生,他在自己的书中介绍过历史上三位名人的读书风格: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诸葛亮的“观其大略”,以及朱熹的“熟读精思”。
- 说陶渊明“不求甚解”,典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 说诸葛亮“观其大略”,典出“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三国志·诸葛亮传》)
- 说朱熹“熟读精思”,典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子读书法》张洪)
郝明义先生并不认为这种比较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不相信这三个人真的是各自只有一种读书风格。他说:
有些书就是需要“观其大略”,有的需要“不求甚解”,有的则需要“熟读精思”。不但如此,同一本书里,有些地方读来需要“观其大略”,有些需要“不求甚解”,有些则需要“熟读精思”。更有甚者,同一本书,可能第一遍读来只能“观其大略”,第二遍“不求甚解”,第三遍才能“熟读精思”。
因此,与其说“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熟读精思”是这三个人不同的风格,不如说是三种不同的方法。而这三个人一定都是对这三种方法都很精娴的。
从这个角度上去看,如果一味的快速阅读,其实并不是读书,而是炫耀自己的速读技巧,是在拿书本玩杂耍,对提升自己素质方面毫无意义。
阅读速度说白了,并不是一个多么神秘的方法。虽然很多书籍涉及快速阅读方法或者是影像阅读法,都是教你如何速读的东西,确实有不少有价值的方法和技巧。但是这些技巧也好,方法也好,都仅仅是术的层面。卖油翁曾经说过: 无他,唯手熟耳。阅读其实也是这样。我在2009年的时候每周都读一本书,一年下来52本,2011年的时候就可以突破100本了,2013年阅读168本书。直到2014年,我才开始努力尝试挑战平均每天一本书的标准和效率。当书读的多了,尤其是某一种类型的书籍读多了的时候,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相通的。特别是在讲究方法、技巧的地方,往往只是换个名字,其本质和内在原理,都不会有所改变。这样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很轻易的快速掠过,重复的东西只关注作者自己定义的内在含义。这样一来,读书当然也就快了许多。你说这是什么秘籍吗?只是熟悉而已!
和书一起成长##
记得曾经在一本关于阅读的书籍中看到过这样的观点:一本好书可以和读者一起成长。第一次读到这样观点的时候,我还心里暗暗的笑作者有些故作玄虚。我一直坚信的是“作者已死”的观点。认为书一旦写成了,原作者的主观方面内容就不在我们考虑之内了,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去体验书中的东西,去诠释书本的内在含义,这一切都和作者毫不相关。但是我忽略了两点内容:
- 一方面,“作者已死”的观点主要针对的,是小说的虚构性作品,或者说是纯文学作品。
- 另一方面,“作者已死”这个观点并不代表着书籍本身不能成长,正如种下种子的园丁离开了,并不代表着种子不能发芽、开花和结果。
当然,我真正理解这个概念的原因在于,我读到了让我一直和它共同成长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当我每年重复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都能从这本书里得到新的感受,体会到新的精神,那么这本书肯定是和我一起成长的书籍。永澄,板砖还有王肖杰老师他们推荐的《论语》、《道德经》等书籍,当然也是可以和人一起共同成长的书籍,但是正是因为过于博大精深,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感觉“肃肃如敬大宾,言语逊逊似对师长”,因此,仿佛每次面对的都是一座从未登顶的高峰,岂敢奢谈“共同”二字!而我重看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每次重看的时候,就像是久别重逢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彼此聊聊自己近年来的感受,总会从彼此身上得到新的发现和惊喜。最近,我看这本后浪出版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发现比之前的各种关于阅读的书籍更加有可操作性,更加的平易近人。
如何分享一本书##
读一本书真正读懂了的标志,不在于自己因此通过了多少考试,或者读过多少遍,而是在于你能讲给别人听,让别人也认同或接受这本书的观点。
分享一本书,肯定有其内在的技巧。我读书毕竟还是少,这方面的经验不够丰富。只是有一次我看到了拆书帮赵周老师的作品《这样读书就够了》,才发现,阅读分享原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而且对自己来说,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提高。比如说为了准备分享而反复看书,可以让自己更加熟悉书籍本身的间架结构,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针对自己需要分享的章节内容进行内化和提炼。而且分享本身是对书面知识转化成自身能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如果读完一本书却不去分享,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的进一步内化知识的机会。
当然,分享并不只是参加读书沙龙这一个途径。写成文章分享是对自己的文笔提高进行的针对性练习,而进行游戏化分享不仅提高自己对本书的掌控能力和理解深度,而且还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游戏力,也就是玩商。是更加全面的分享和内化。比如一本《不抱怨的世界》,你写一篇书评,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是一种分享。你参加读书沙龙,用语音把自己对“无怨”的感悟说出来,可能效果更佳,更促使自己不再抱怨。而如果你组织一场“不抱怨”的活动,让小伙伴们分享的话,不仅让自己对书本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内化,更多的是你全面深入的进行不抱怨的实践,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而参加读书沙龙分享,难度比游戏化要小得多,但对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巨大的。
- 一方面是提高自己对书籍本身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更加快速的转化经验。
- 其二,是可以通过参加分享活动,增加自己沟通交流能力。都会对平时比较腼腆,又没有多少机会参加公众活动的我这样的屌丝来说是个难得的体验机会。
- 其三,参加读书沙龙活动要求一般使用ppt的方式进行分享,对自己把书本知识视觉化、框架化等能力提高尤为突出。
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提到的另外一种方法也颇为令人心动,那就是: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的确,我们想要读书,本质上不是泛泛而谈读过多少本书籍显得你很“厉害”,而是希望你通过阅读,通过有效的阅读,促进自己思想的内化以及升华,让自己过去的阅读体验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得到应用,让思想增色,让生活添彩,让成长提速。
这样的有效阅读,绝不可能“读过就忘”,“阅后即焚”。
有效阅读,不仅仅在于“读”##
前两天曾经看过一本书叫《书店之美》,反映国内各个大城市中各个独立的书店之美妙,里面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
阅读并不仅仅是看书,而是利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感受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阅读也就是用自己的灵魂去悦人、悦心、悦事。
这样的阅读应该才是最高端、最时尚的阅读方法吧!罗振宇在《逻辑思维》里一直在说读书是件很苦的事情,所以他要替别人给大家读书,但他的读书内容中,如果没有把人世间这么多离奇故事娓娓道来,没有自己这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去融合内化,谁又会感兴趣呢?
自从入手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以后,一直把书上的原则方法当做宝贝,因为这本书讲的有效阅读,已经突破了“阅读本身”,贯穿整个学习的流程,因此,如何再结合《如何阅读一本书》建议的主题阅读形式,可以让人更加容易结合自己的知识,去建立涉猎范围更广的阅读体系。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更多时候,需要阅读的,还不是手头一本薄薄的小书,而是人生、社会这样一本本厚重的“大部头”。需要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实践,去摸索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