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感同,却无法身受

可以感同,却无法身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可以感同,却无法身受

      ——阅读庆山的《仍然》偶感

文/所以

在聊天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感同身受”这个词。倾听者用它来表达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却可以感受到那样的痛苦,或者喜悦。可是,你真的可以感同身受吗?

偶然间翻看了一本摄影集。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作家庆山,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难得可贵的是,这本影集的每一帧照片,不是庸常意义上的唯美或者震撼的旅行摄影,更多的是拍摄者也就是作家本人,因时,因地,与我,与自然的走心之作。

每一帧的图片,均带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感悟。写作者在每一帧图片上,或多或少地倾注的是拍摄的时候“我”与自然界的恰好重叠。

有时风刮过植物的叶片的声响、敲醒沉睡在内心某一角落的思潮。有时在清晨,看着撒在异乡床头的朝阳,想起地球的另一段的某一小镇,微冷的风,树木的香气,碗里的樱桃,洗衣机的声响。有时候,一帧图片里,只是简单不能再简单的场景,却是拍摄者曾经经历过的人情世故。图片上的一顿简餐有那天的云、那天的雨、那天的一杯咖啡的醇香、那天与友在雨中,在绿色蔓延的草坡上,跑步……。

看到这些的读者,能说感同身受吗?不能。我在旅行中,或者生活中,也是常常拍摄一些别人看似普通的图片。她们看到的是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顶多认为你这张图片拍的好看。然而,我看到这些图片时,既带着几分回味的思绪,又带着一丝丝浓烈的情感代入。拍摄照片的时候,内心想要表达的思想,往往并不是观者看到的仅仅是好看。有更多的层次杂糅其中,或许是一种情感的释放,或许想要搁浅的一段故事,或许是单纯的为了记录一时的花开。

既然一帧照片带着拍摄者对生活,或生命中的层层的情感温度,那么,别人无法感同身受。

出于对这位作家的作品的喜爱,几乎阅读了她的全部著作。这些图片或多或少地出现在她的著作中,或者在书中曾经描写过。所以对这些图片看着全无陌生感,仿佛在昨日曾听别人介绍过似的,一层似曾相识的感觉,犹然而生。

这样一本简单,思想干净的书,阅读过后,也可以在心中升起一些快意。

可以感同,却无法身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以感同,却无法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