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疯狂的股市,癫狂的人性

点拾导读:历史上似乎每一次以7或者8结尾的年份,都会出现一些经济危机。即将过去的2018年就是一次全球新兴市场的大熊市,包括A股在内的新兴市场股市都出现了25%以上的跌幅。甚至此前坚挺的美股也在最后一个月取得了历史上第二差的12月表现。


我们在往前看一些,2008年的金融危机记忆犹新,1998年也发生了俄罗斯违约和香港楼市和股市的双杀。在此之前的1987也发生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从迷信的角度看,真的以7或8结尾的年份被“诅咒”了吗?其实未必,背后更多体现的是人性,以及人性推动的经济周期发展。


危机的爆发,都是源于巨大的泡沫。如同因为有了生,才会有死;因为有了白天,才会有黑夜;因为有了夏天,才会有冬天。危机和泡沫,都是相伴相生的,几百年来人性中的“乌合之众”从来没有发生改变。确定的是人性的不变性,不确定的是,人性波动的幅度。


今天分享一篇文章,纪录了1987年美国黑色星期一发生的同时,大洋彼岸的台湾和日本却在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级别的大泡沫。连金融哲学家都低估了亚洲人的泡沫反身性。他曾经在1987年做多美股,做空日本,认为日本的泡沫比美国更严重。然而这笔交易差点葬送了索罗斯,日本当时的泡沫癫狂程度最终远超他的判断。


1987年是个特别的年份 。


这一年华尔街上的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 “ 黑色星期一 ” 。 6.5小时之内 , 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 , 其价值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8 。 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重挫了508.32点 , 跌幅达22.6%美国股市暴跌狂潮在全球引起巨大恐慌 , 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 , 数以万计的人精神崩溃 , 跳楼自杀 。


然而 , 太平洋另一头已经开始狂欢的人并没有被这些泡沫的破裂所震慑到 , 相反 , 则是将疯狂演绎到底 。



“ 天欲其亡 , 必令其狂 ” —— 台湾股市


1987年前后的台湾 , 经济高速发展 , 过去35年里只有4年GDP增速低于10% 。 经济的腾飞促使谋求更多的财富成为社会热潮 , 也催生了更多人一夜暴富的念头 。 类似赌博的博彩活动甚至一度成为社会主流活动 , 致富热潮在不断膨胀 。 在泛滥资金的冲击下 , 各种资产价格随之暴涨 , 除了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 , 地下钱庄和投资公司的月利息率达到4% , 甚至6%以上 。 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 , 自然股票市场就成了最大的蓄水池


台湾股市先是从1985年的636点起步 , 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冲破1000点大关 。 随后从1986年10月开始仅一年时间 , 就飙涨到4673点 , 整整翻了将近5倍 , 之后更是继续一路上涨 。 尽管到这个牛市顶点的过程中也历经了两次大回撤 , 但最后总能扭头继续高歌 , 并朝10000点奔去 。 到达10000点的时候 , 没有人觉得这很疯狂 , 人们甚至觉得大盘下一个即将到达的目标是15000点 , 然后 , 天空才是尽头 。


图 : 1989年6月17日 , 台北 , 指数以10013.42点冲破一万点大关 , 交易所里股民大开香槟庆祝


1987年:疯狂的股市,癫狂的人性_第1张图片


图 : 台湾加权指数与1987年前后的三次拐点


1987年:疯狂的股市,癫狂的人性_第2张图片

那几年的台湾股市有多疯狂 ?


开户数从五六万暴增到600多万 , 而几十年后的2015年 , 台湾股市开户数才达到900多万 ; 全民炒股 , 估计也不过如此 ;


有文章称 , 在台湾1987年到1990年的三年牛市过程中 , 任何一个人采取 “ 扔飞镖 ” 式的随机选股策略 , 都可以获得平均8.5%的月回报率 ;


再或者你随便丢硬币选出股票持有一个月 , 也能平均能挣到10% ;


坐庄更是成了暴利的手段 ;


比如有只股票叫易航 : 这家公司只有几艘船 。 但庄家把它包装成各种高大上的概念 , 最终股价从1.6涨到200 ;


就算公司再烂 , 只要被庄家相中 , 市值也能各种飞上天 ;


一只叫做 “ 新奇毛纺 ” 的股票 , 该股在一开始价格低于7元新台币 , 没有内在价值 , 仅具有壳资源 。 因为被庄家相中 , 之后在25个交易日中有22次涨停 , 且有13个交易日均为涨停价成交 ;


一只本地银行股总市值超过摩根大通 、 美洲银行 、 富国银行等综合 , 但是其利润却只有这五家银行的5% ;


到了1989年四季度的时候 , 台湾市场整体市盈率已接近100倍 。


图 : 1989年春 , 台北 , 各地投资人在交易所内纷纷抢购股票


1987年:疯狂的股市,癫狂的人性_第3张图片


这种疯狂持续到了1990年 , 台币升值速度放缓 , 贸易顺差也不再走高 。 终于 , 在政策面没有致命利空的情况下 , 大盘开始掉头向下 。 然而所有人经历了之前的下跌都会被拉回来之后 , 每个人都认为下跌就是买入机会 。 可惜 , 这种打了兴奋剂的癫狂 , 在药效过后 , 剩下的只有颓软与不支 。 大盘从1990年2月最高点12498点一路暴跌至1990年10月的2560点 , 10个月跌掉了将近10000点 , 消灭了一大批中产阶级和富裕阶级 。


图 : 1990年5月 , 台北 , 投资人在证交所内看着一片惨绿的股市行情


1987年:疯狂的股市,癫狂的人性_第4张图片


癫狂过后是 “ 失去的十年 ” ——日本


无独有偶 , “ 一夜暴富 ” 的还有隔壁的岛国 —— 日本 。 1985年日美英法德签订了 《 广场协议 》 , 旨在通过人为干预来迫使日元兑美元升值 。 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日元兑美元上升了近一倍 ( 1美元兑换220日元变成了1美元只能兑120日元 ) 。 在一夜暴富面前 , 人性确实没有种族地域之分 。


1986年1月日经指数13000点 , 1987年9月26000点 , 1988年日本股市总市值超过当年GDP , 1989年12月日经股指创下接近39000点历史记录 。


和台湾全民炒股后家庭主妇开始消费升级一样 , 一向默默无闻的日本家庭主妇也会花上500美元喝着一杯点缀着金粉的精致咖啡 ;


在大量资金的冲击下 , 日本的地价也开始喷涨 ;


据当时媒体报道 , 仅仅是日本天皇居住的东京皇居的土地价格就超过了整个法国的土地估价 ;


更有人戏称 , 在东京的银座地区 , 如果把一张一万日元的纸币扔在地上 , 甚至买不到它所覆盖的那一小片土地 。



图 : 商人们在夜总会豪掷成千上万美元吃喝玩乐


1987年:疯狂的股市,癫狂的人性_第5张图片


大量的钱炒热股市之后 , 日本社会进入一个人人巨资购地作抵押 , 然后贷款再次购地或炒股的恶性死循环 。 在那段时间里 , 日本政府与银行几乎从来没有质疑过 , 一旦贷款者无力偿还巨额贷款 , 他们该如何收场 。


同样的癫狂过后 , 毫无疑问是同样的惨痛 。


从1990年初开始 , 日本股市急速下行 , 到当年12月股市已损失约合2万亿美元 , 到1990年年底 , 日本股市彻底崩盘 ;


当时日本报纸的头条几乎全部被公司破产新闻霸占 ;


所有投资活动在那一年戛然而止 , 此前日本民众根本停不下来的购买欲望也被低迷的经济打倒 ;


一家家房屋贷款公司相继破产 ;


被不良贷款所充斥的日本银行也不得不采用合并重组的方式来获得新生 ;


而后 , 就是日本那 “ 失去的十年 ” 。


图 : 日本股市大跌


1987年:疯狂的股市,癫狂的人性_第6张图片


狂起时不盲从 , 跌落时不惶恐 —— 巴菲特神话


1987狂欢的背后 , 是1990的落寞 。 正是因为持续的时间较长 , 才让我们看到人性可以癫狂到几何 。 追逐资本的刺激游戏确实很容易让人沉沦 , 只是在这个游戏里 , 激情澎湃过后 , 也许自己已经成了那成千上万追涨杀跌里的一员 。


庆幸的是 , 在这些狂欢的市场里也还是有给予人希望的力量 。 那就是一直坚守价值投资的巴菲特 。 同样是经历1987的 “ 黑色星期一 ” , 在暴跌那一刻 , 可能巴菲特是整个美国唯一一个没有时刻关注正在崩溃的股市的人 。 他的办公室里根本没有电脑 , 也没有股市行情机 。 整整一天 , 他和往常一样安安静静呆在办公室里 , 打电话 , 看报纸 , 看上市公司的年报 。


尽管在这场暴跌里 , 他的损失也不小 。 但他之所以能够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有所淡定 , 还是因为在市场狂热的时候 , 他不会去盲从 。 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 只有在非常有把握的情况下 , 他才会重仓出手 。 “ 我从不试图通过股市赚钱 。 我们购买股票是在假设它们次日关闭股市 , 或者在5年内不重开股市的基础上 。 ” 他追求的确定性并不是来自于股市的波动和股价的涨跌 , 而是来自于公司内在价值的持续增长 。


也正是这样的价值坚守 , 在1995-1999年里 , 他拒绝投资市场上热火朝天的高科技股票 , 也因此得以安然度过2000年的泡沫破灭 。


回顾历史并无意于借古喻今或者对未来做任何预测 , 只是过去市场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在将来的任何时候都有思考借鉴的意义 。 “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 ” 在这个市场里 , 也许只有像巴老这样坚守价值投资的 “ 理性人 ” , 才有资本抵御人性在暴涨暴跌时的癫狂与慌乱


最后,在进入2019年之际,我们再次推荐精心制作的《投资大师私房课》。详细并且用简单动听的语言阐述了各位投资大师的方法论。一定会是假期中最好的精神食粮!

1987年:疯狂的股市,癫狂的人性_第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1987年:疯狂的股市,癫狂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