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头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

题目是个英语梗吧,是说房子里的那头大象(那件事)本来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东西,但是却被大家刻意回避掉了。

电影《大象》就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当时还是变态心理学的大学老师推荐我们去看的,要不是因为他说:“我下节课可能会抽同学起来回答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问题”,我肯定在电影放到20分钟左右的时候就放弃观看了。



剧透警告!!下面文字涉及严重剧透!!可能会影响初次的观影感受!!!

剧透警告!!下面文字涉及严重剧透!!可能会影响初次的观影感受!!!

剧透警告!!下面文字涉及严重剧透!!可能会影响初次的观影感受!!!



《大象》的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中1994年美国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为什么一上来就要说这一点呢,因为如果不了解这个背景,那一定会对电影的前60分钟有着一万个问号:

“我在哪儿?”

“我在干什么?”

“我为什么要看这个电影?”

电影虽然高度真实了还原了当年事件发生当天的起末缘由,但在前60分钟留下的伏笔在我眼中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句话:

“get the fuck out and don’t come back. Some heavy shit’s going down.”

说实话,如果只是这一句话,你也不知道到底影片要演什么。于是,很多影评抓着电影里一些小细节说着一些过度解读的话,我不敢苟同,但只能说,我在一刷的时候,绝不会想到向主角投纸浆是暗示主角同性恋、主角卧室拍摄360一周表现了主角内心复杂、严苛的家庭环境成长等等。

但我不是说我就忽视了这些细节,我只是没有把这些细节与“大象”两个字联系起来。

就像那头在房间里的大象,我看到了,但是我刻意的忽视了。

一个由教授领导的“同性恋辨别会议”在讨论如何在街上辨别同性恋?WTF?

在课堂上积极分析电子轨道的同学趁老师不注意朝男主丢白色浆糊物?WTF?

三个女生在食堂到处八卦和撕逼之后,饭菜几乎没动却在厕所抠嗓子眼呕吐?WTF?

主角领到枪支快递之后去洗澡,男二趁机而入在浴室壁咚强吻?WTF?

总之,我的第一遍的观影一定是觉得这部电影“无聊”+“扯淡”+“神转折”。

但二刷的我,却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我知道这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和校园暴力的电影。所以我发现了那头“大象”。

早上遇见开车撞坏别人车后视镜的老爸宿醉回家的A,迫于无奈把老爸接到学校之后请求哥哥来学校接走爸爸,忙完后因此迟到被教导主任B逮到,带到办公室后,一脸嚣张的样子让我以为这是大学,然后教导主任B也没干嘛就让A走了,A随后出门与自己家的狗狗玩耍,殊不知八卦三人组隔着窗户在嘲笑他和他的狗,A调戏狗狗一半,发现了凶手二人组男主和男二,男主丢下前面那句“shit”就走了,A赶快到处劝告路人远离教学楼,并开始寻找喝醉到处乱跑的爸爸,最终逃得一劫。

不愿穿长裤的学霸女同学C在高中辛苦打临工整理图书馆书本,可能是因为有着腿部疾病或伤痕的她不愿让同学们知道她的伤病因为她已经被同学们一直用“书呆子”嘲笑,谁知道同学们在知道她的伤病之后会不会更难听的外号来取笑她呢?更难受的是,体育老师却不管三七二十一,以“其他同学都能穿短裤,你为什么要特殊穿长裤呢?你明天就给我穿来,否则我让你好看。”结束了对话。最后她也不用纠结是否应该穿短裤了,因为她被枪手男主第一个打死。

八卦三人组简直不要太像,讨论别人的女朋友、分享节食减肥心得、以闺蜜关系要挟对方花费更多时间陪自己而开始撕逼、一起去厕所呕吐和抱怨小肚子上的肉,最后却因为估计平时毒舌,逃避凶手的女生无视了三人组没有警告她们,三人惨遭杀害。

爱好摄影的D和情侣二人组只是在过着自己生命里非常平常的一天,D是到处走走拍拍洗照片,情侣则是互相关心和担心啪啪啪之后是否中奖的可能。只是D没想到对着迷彩服的男主和男二的快门声宛如高潮开始时的敲击,而那张照片成为了D生命里最后一张照片;情侣二人以为躲在储藏室就能逃出生天,结果却被男主点兵点将来决定死亡顺序,在你听到枪声之前,电影已经用一面阴沉的蓝天结束了。


你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吗?没有。


电影除了有着良好的多个人物经历的塑造(国内某《逐梦》18个角色,你怎么不去写108个梁山好汉呢?),还有非常独特而又细致的叙事剪辑技巧。

很多影评都说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在与电影拍摄的长镜头与剪辑技巧。

确实,长镜头配合背景音乐给我带来压抑的氛围,长镜头中拍摄角色的自由互换很有纪录片的感觉。

剪辑则是讲好这个故事的关键,从ABCD各个角度还原当天的各个视角,这一场触目惊心的校园枪击到底是怎么发生的,都通过剪辑完美的叙述出来了。

但详略得当的叙事也是必不可少的,影片中间花费了一首《献给爱丽丝》的慢拍时间给了男主和男二极多的戏份,在贝多芬的忧伤共悯的古典钢琴声中,你能预感到故事的高潮即将来临,而弹奏者男主,一边缓慢地抬手弹奏,一边又在想什么呢?

“我以为会是一个风腥血雨的日子我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没想到,不过是一个稀拉平常的下午。”

有了前面的叙述,后面的发展自然也就一蹴而就了。不过是planAorplanB的事情,男主在收到枪时甚至没有一丝慌张,反而一脸兴奋去地下室试枪。并且觉得就此结束自己的人生很不甘心?于是就和男二浴室出柜。

在教学楼一轮枪杀之后,男主还在镜头之外一枪打死了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二,那种“我要毁了一切,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感觉”让男主一定非常兴奋吧,甚至在情侣二人组面前唱起了《天生杀人狂》开头的歌谣。

整部电影其实非常安静,没有发疯似的吼叫,也没有愤怒的指责,从头到尾带给我“这只是平常的一天”,但经历过这平常的一天之后,我们是否能有所反思呢?

酿成这出悲剧的到底是谁呢?

昨天玩了一个小游戏叫《materialgirl》,游戏下的影评非常触动(链接在后面):

游戏里,“小樱的堕落,到底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电影里,男主的屠杀,到底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那些校园暴力对男主造成的心理愤恨虽然是偶然发生的,但在那个校园的那个环境下却是不可避免的,同样的校园暴力在A、C身上也在发生,只不过男主选择了爆发,而他们选择了沉默。

校园暴力早就不是什么少见的事了,但政府社会以及我们天天对着经受校园暴力的人们说着对不起说着不再发生,但除了说还有行动吗?

就像《怦然心动》里的男主,说着对不起女主,就真的能对不起了吗?说那么多都不如栽一棵梧桐树。

如果有可能,请也为身边的人栽一棵树吧,说不定就能减少一场悲剧的发生。




Ref: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47798

http://steamcommunity.com/id/GreatBaron/recommended/644570/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头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