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回顾的管理编年史

《管理百年》作为一本很有名的书,相信很多人都如雷贯耳,去年也曾有过阅读,不过那时候因为是学院的要求,更多的是当作“任务”来完成,而且对管理史不熟悉,所以读的时候少有思考,仅仅记住了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他们的杰出贡献。

批判性回顾的管理编年史_第1张图片
管理百年,风云激荡

今年拿来重读,算是开始加入自己的思考。

首先,我是带着一个问题去阅读的,即:什么是管理?比如我司去年的较大规模调整算管理的一部分么?如果是的话,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管理阶层据说在调整中首次被触碰,是因为产生了管理人员的冗余么?为何在平时很多人对管理不屑一顾,觉得大多数的管理都是水中月,虚幻的不行。甚至我听过最极端的情况下有人说,没有管理人员的存在,反而会更高效一些,因为管理人员只会定规则,让人开会。( ╯□╰ )

那么什么是管理呢?管理的目的呢?如何衡量呢?好的管理和坏的管理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如果说管理真的是百年来改变世界的力量,那么为何现在很多非管理从业人员是如此轻视管理呢?

我几乎是带着脑子里一系列的问题开始阅读这本书的。

管理和经济是不可分家的两只手,管理在我看来应该是伴随经济产生的。资源的稀缺性(不管是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还是自然资源)让我们需要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再者,我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也充分说明了由人组成的组织是复杂的,需要管理者将不同的人不同心思和需求的人组成一个有机体,并能高效的运作。

如果我上述的想法是正确的,那么管理的目的自然就是,科学、合理、优化配置经济要素资源,达到经营低投入,高产出。管理既然核心在于人,那么自然管理之道,应该在于用人。管理百年中也提到了管理百年的后期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所说的“先人后事”,即先找到合适的人,再考虑制定公司的战略方向。这也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要想基业长青,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不过对于这一点,我有另一个想法,某些特殊情况下,事或许可以吸引“人”来,虽然人依然是最终决定因素,但事是可以成为驱动因素的。比如:马BABA当年认定了电子商务的大趋势,这个“事”帮他吸引了十几个愿意追随他一起成事的人。

管理百年的历史,风云变幻,却没有一种管理理论可以长期存在。比如:泰勒的秒表虽然促进了生产装配流水线的产生,并极大提高了工人的生产效率。但毕竟忽视了人作为高级思考物种的智慧面,逐渐就不再适用了。这种不定性也向我们揭示了管理的真谛,没有唯一的管理真理存在,所有的管理都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管理百年还讨论了价值观问题,很多管理者会抱怨员工具备的是打工者心态,但却没有去进一步了解为何是打工者心态。是企业选错了人?还是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不吸引员工?导致员工找不到主人翁的心态。此处不再展开,不同的情况下自然管理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

最后,管理百年讨论了学习型组织问题。大多是引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的内容,该书研究了在日益复杂和快速变革的世界,企业及其他组织如何培育出适应这个世界的能力。圣吉指出,学习型组织有5个组成部分: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

看了这本书,说了这么多,借用王阳明的一句话结尾:“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你可能感兴趣的:(批判性回顾的管理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