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程度,要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中秋的月亮是圆的,月饼是圆的,这一切内里的美好意愿就是人也该是团圆的。
而这个中秋节我不能回家和父母团圆,因为我要准备考研。
之前我不能理解那些过节不回家的人,难道连那么几天的假期时间都不能给家人吗?哪有那么多的工作?哪有那么多的身不由己。
而如今,我深有体会。
年初,我返校父母送我到车站,车启动,他们向我挥手,妈妈黑发下无法隐藏的白发和爸爸再也挺不直的身子是那么的刺眼,是的,他们都已经老了。
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我怕我再怎么努力也追不上他们老去的步伐。
不回家,是为了更好的回家
现在社会城市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都成为了城市的漂流者。
我就是其中一个,我是外卖小哥。
我一年送了7000多次餐,却没能给父母送过一次餐。
每年的节假日,都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请假回家过节,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好想家啊,想我的父母,想我那刚满三周岁的孩子,想那条每天上学的路……
我告诉女儿中秋不回家,女儿一句“爸爸,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让我真的没有绷住,在大街上哭的像个傻子。
记得去年中秋节,给一个老人送餐。由于当天下的雨很大,我送餐晚了十几分钟,我怕客户投诉,那我一天几十单就白忙活了。
我打电话过去解释,他说没有关系,还叮嘱我路上一定不要着急,慢慢来,要小心。
到了以后,他没让我走,给了我一条毛巾让我擦擦雨水,还给我了几块月饼,我怎么能收客户的东西,推脱着不要。
老人突然有些哽咽: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我的爸爸是今年3月因为肝癌晚期,离开了我们。
今年的中秋节,我们不准备过了。没有父亲的中秋节,就不是完整的中秋节。
记得以前过中秋节,都是父亲张罗,提前一周买好各种菜品和月饼,那天一定有他最拿手的浇汁鱼和油爆大虾,然后强迫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喝点儿小酒,说一说心里的话。
爸,这是我最难受的事情,那时你强迫我喝酒说话,我好烦,还和你发脾气。可是现在,我好想和你喝喝小酒,说很多的心里话,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如果我知道你这么早离开我们,我一定每天都来陪你喝酒说话。
爸,你说过我出生那天,你着急见我,开车开到水沟里,人和车都没事。不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吗?你的后福还没有等到,你怎么就走了呢。
你走的那天,我和哥哥都像疯子一样,用哭哑了的嗓子大喊:爸,我们来世在聚。
爸,你听到了吗?记得找我们,我们来世还做一家人。
真的希望你一切都好,希望你能够保佑妈妈。
你放心好了,我和我哥,一定好好替你养你老婆。
林心如在片子里说,她永远欠外婆一份情,因为她还没有能力照顾外婆,外婆就去世了。我也觉得自己永远欠你的,我还没有报答你的养育之恩呢。
前段时间,有人要买你和妈的老房子,给了很高的价格,我哥和我想都没想,拒绝了。
因为无论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多方便多宽敞,故乡的那座尖尖的房子,才是我们的家。
我想以后每个中秋节都回故乡老房子过,但是今年我不行,我还是没有办法面对没有你的家。
爸,我真的好想你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我所能的回家。
为什么中秋节会涌起我们那么多的感受和思念?
因为没有一个节日,像中秋节一样代表着故乡和亲人。
麦家说,故乡就是童年。
而童年是我们最为单纯美好的记忆。与其说过中秋节,不如说我们怀念从前,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那个单纯善良,充满爱的世界。
如今麦家定居在距离蒋家村不远的地方,为了更好的陪伴母亲,更代表他与父亲十六年冷漠的和解,完成人生的疗愈和对简单的回归。
而今的林心如刻意放慢了工作的脚步,虽然也会一次次出发,却能及时回家,因为家里有她最深的牵挂。
曾在网上看过一篇《回家调查》,报告里说,70%的人和父母不在同一城市生活。54%的人不回家过中秋。
其实,中秋节不回家,本身这件事情就蕴含着每一个人的酸甜苦辣。尽管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等方式随时与亲人互动,我们也知道,回到故乡的那一份踏实和熟悉的幸福,是什么都代替不了的。
这个中秋,如果你没有回家,请一定拿起手机,对最爱的人说一句,“中秋快乐”。
如果还有时间,就回家过中秋吧,毕竟回到故乡,回到生命里来处,是岁月赋予你最温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