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王昌龄《闺怨》

<诗书优游>

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活动是一项由家长与学生新发起的活动,在活动中主播们将按照固定的频率分享诗词、历史、古典小说、文学常识的知识,将国学传统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将古老的华夏文明传承下去。活动从2018年3月25日开始,目前有数十听众与主播共同交流。我是诗词主播猫猫。

诗书优游国学分享交流台
猫猫诗词学习分享
猫猫频道简单介绍 【本次分享优秀反馈展示】百合与妈妈的反馈


大家好,我是猫猫。这几个月,我将会每次向大家分享一个主题,每个月分享两个相近的主题,让我们对某一方面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本月我们要说的小“主题”是:闺怨

一个“主题”是这个运作的:我将会带头分享一个主题中的一/二首诗词或一/两个相关的例子。

大家好,我是诗书优游的猫猫。

上个学期我们主要的基调是欢快的,这个学期呢我们的目光会更多地放在诗人们各种各样的“愁”上面。回顾九月份,我们在秋天来临之时读了几首描写诗人秋天愁苦的诗词,而从这个月开始,我们将研究一种新的门类————闺怨诗。

喜马拉雅音频《闺怨》

闺怨诗的内容预计会讲一到两个月,本次我们就先看看闺怨诗是什么,对这种诗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闺怨诗属于汉族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唐代这一时期,其中又有特别的一类称为宫怨诗。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大致说来,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女人本身就具有诗人的气质,感情细腻,容易入诗,加上些幽怨,就更让有哀怜了。一个欢乐的女人,她身上诗的意味可能要少一点,一个感情细腻,而处境又不佳的女人,她身上诗的意味就要多一些。当她在思念自己的丈夫或者情人的时候,诗的意味就更多,更加缠绵,更加动人心弦。


猫猫-王昌龄《闺怨》_第1张图片
丈夫与妻子

先说一般的闺怨诗。这种诗一般是说青年士子为了博取所谓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之中生出怨恨之情。另外,则写那些闺中少妇因为丈夫没有多少时间留给自己,使得自己的青春红颜空对着明镜暗暗消退。比如王昌龄的《闺怨》诗中写到:“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次我们就来讲一讲王昌龄的这首《闺怨》。

先看一下整首诗。

闺怨

[ 唐·王昌龄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猫猫-王昌龄《闺怨》_第2张图片
闺怨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凝妆:盛妆,严妆。

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

陌头:路边。

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悔教:后悔让

觅封侯:觅,寻求。从军建功封爵。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他的另外一首《长信秋词》等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这么分析看来,王昌龄这首《闺怨》绝对可以说是经典了。


除了这种闺怨诗以外,还有一部分特殊的妇女怨诗,包括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少女闺怨诗等。这些内容我们将留到接下来的几讲说,敬请期待哟。

最后我再留个小作业,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其一来做哦~

第一个是请你再为大家分享一首符合我们本次讲的闺怨诗的内容的诗,并简单说明你的推荐理由,比如说这首诗精妙的地方在于哪里。
第二个是——你知道“折柳”代表着什么意思嘛?“折杨柳”呢?“折杨柳歌”呢?简单提示一下,这个题目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噢,里面可是包括了很多朝代很多人的呢!找的越多越好哇嘿嘿

期待你们的分享!

我是猫猫,我们下期再见咯~

你可能感兴趣的:(猫猫-王昌龄《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