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流量造假?读《皇帝的新衣》

终结流量造假?读《皇帝的新衣》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广告主痛恨刷量服务商

全球第一大广告主宝洁,2016年财年花掉72亿美元广告费,全年销售额同步下降8%。谈到数字营销广告,宝洁直言:“我们不想在一个糟糕的媒体供应链上浪费时间和金钱”。虽然不能将宝洁销售额下降完全归因于数字媒体,但宝洁之类广告主确实感到抓狂。

广告主看到的是一个复杂、不透明、低效而具欺诈性的媒体供应链。在媒体供应链末端,是提供刷量服务的服务商,他们通过各种数据造假手段,帮助完不成任务的广告代理公司或媒体交差。

2、刷量服务商有哪些手段?仅举例说明

1)标准化服务:给电脑安装虚拟机模拟几十台电脑,利用“暗弹”软件制造客户需要达到的UV和PV数据。这种造假方式,人眼看到的是正常的浏览器画面,但后台不断弹出广告弹窗,所有后台弹出的这些,都计入PV中。简单的标准化刷量产品,淘宝明码标价:1000个假的独立IP点击1000次某个广告,PC端收费1元,移动端收费1.5元;1个广告要获得1万个PV,PC端收费1.5元,移动端2.5元。

2)个性化服务:如果需要制造更“真实”的用户浏览轨迹,则需要考虑到IP所在地域、频次、跳出率、停留时间、浏览器类型、操作系统等几十项参数,参数越复杂收费越高。

3)真人服务:造假有时需要真人配合,如涉及APP下载量、文章转化量、评论量、新增注册用户数、收集调查问卷等,就会通过“赚大钱”诱人广告等招募“万人转发团队”。文中指出,使用真人手工服务,获取一次点击的收费至少0.5元,贵,性价比不高。文中还举例,上海某个流量造假工厂,老板购置5000部iPhone6和iPhone7手机,每个小女孩负责一片,冲单、刷单、刷量,都做。

4)其他补充说明:文章还摘录了《互联网广告作弊十八般武艺》一书的几种方法。

A、针对CPM/CPC,用机器生成山寨监测代码,计入第三方统计结果;黑客劫持用户手机刷广告;广告伪装成网页下载按钮,诱骗点击;

B、针对CPS,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给用户打上标识站长的cookie,将用户此后的自发购物行为变成看到网站广告后引流的结果;雇佣兼职人员,冒充顾客留下个人信息,表达购买意愿。

C、更多可参看文章链接:《互联网广告作弊的十八般武艺》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780235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925836

3、为何数字广告媒体或代理公司要找刷量服务?

1)中小媒体为了生存:处于金字塔塔尖的大广告平台如腾讯广点通等处于良性循环,活的滋润,无造假理由。下端众多的中小媒体,在广告主要求的投放效果压力下,为了解决温饱,只能造假。

2)广告主KPI驱动:部分广告主制定苛刻的营销KPI,获得广告单的代理商把KPI压给媒体实现。比如用5000万元的预算卖掉5万部车,相当于一辆价值几十万的汽车销售转化,只配备1000元推广费用。这在某知名广告公司集团董事总经理看来,不造假,这项荒诞任务根本根本无法达成,该公司放弃了比稿。但总有人愿意接手并造假。

4、平台及广告主们如何对抗流量造假?

1)Google,发布归因工具,将旗下各广告产品的归因功能整合,帮助广告主掌握各渠道的汇总数据,并帮助广告主弄清楚营销费用花在哪些地方,以及获得何种效果。阿里巴巴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2)宝洁,不再雇佣全球化的广告代理公司,而是与更多本土化机构合作,并倾向于多平台投放策略。

3)联合利华,投资一家广告公司,专门为自己打工。

4)优衣库,自建内容团队,承担50%-70%的广告营销内容生产和基于社交平台的主动传播行为。

5)蒙牛、雀巢,投放效果标准逐步从单纯的定量到定性。如蒙牛喜欢微博平台,热搜榜、短视频有大流量,意见领袖KOL、网络红人则可与消费者互动;如雀巢则使用区域性KOL,选择妈妈们关注的生活、健康、时尚等垂直领域的KOL。

5、流量造假依然不能完全规避

1)在淘宝还能找到购买加假粉丝的店铺,如用新浪+分丝搜索(注:文章撰写之时可搜到)

2)微信朋友圈暂为第三方外部监测的盲区,广告的曝光量和点击量无法实时监测。比如一个专门针对微信造假的商家,2016年通过站内红包获得收入16万元,另外,还有用机器刷微信的阅读量和粉丝,做真人点击和投票的微信群等业务。

虽然造假者们忙乎得非常开心,但文章最后写道:有越来越理智的广告主,关心的指标慢慢发生变化。

整个行业的参与者,盼望着在形式丰富、跨屏组合灵活的数字媒体平台上,看到更多内容创意上更聪明的优秀广告作品。或许,在反思与蜕变之后,属于数字广告的新时代正在来临。

PS:以上文字是阅读《皇帝的新衣》文章所做读书笔记,仅用于个人学习分享;另,配图源自网络,并非文章自带配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结流量造假?读《皇帝的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