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新鞋还是旧鞋,你喜欢的就是好鞋
「90年代」是指一个世纪的最后十年,我们通常指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在这10年中,除了资讯知识信息化之外,更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与此同时,另一场科技“战争”也在激烈的展开着,那就是90年代球鞋科技的对抗。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甚至到80年代中期,球鞋市场一直是Converse的天下,直到这个“减震”年代的开始,各个运动品牌百花齐放,推出的减震科技更是让人目不暇接,现在大家所穿的球鞋科技一直在想办法让重量轻量化,从减震科技过渡到轻量化技术,90年代被堪称为「High-Tech Sneakers」的黄金期。
那个NBA球星群星耀眼年代,如Michael Jordan,Scottie Pippen、Jason Kidd、Dennis Rodman、Charles Barkley、Gary Payton等等,明星效应的产生也让球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次,随着Yoho! Boys一起回顾下那个伟大High-Tech球鞋年代吧!
Nike首先发力,成为「减震技术」的最佳代言
▼
在科技一环中心,Nike绝对称得上俵俵者,品牌最早开发的气垫技术Air Sole让Nike成为了历史颠覆者。这里先告诉大家,因为Air Sole技术的诞生,Nike之后所有的气垫科技都更加成熟稳定,也让Nike成为了「减震技术」的最佳代言。
Frank Rudy
1977年,航天工程师出身的Frank Rudy向Nike创始人Phil Knight提出了一个当时认为非常疯狂的想法就是将空气注入灵活耐用的薄膜中,让弹跳在降落的时候获得减震性,经过大约一年的研发后,革命性的技术被Nike公司命名为「Air」。第一双注入Air Sole气垫的缓跑鞋履就在1979年正式诞生,并命名为「Air Tailwind」。
Nike历史上第一双注入Air的缓跑鞋「Air Tailwind」
经过不停的研发,直到1982年诞生的篮球鞋款Nike Air Force 1,这款经典球鞋被无数鞋迷封为Nike史上最伟大球鞋,来到1984年推出的Nike Dunk,也间接令到Air Jordan 1的革命性地出现。
1984年以50万美金签约Nike的Michael Jordan当时不是很有名,这双搭载着气垫技术的Air Jordan 1由于不符合联盟的球鞋搭配球衣的颜色要求,所以禁止Michael Jordan穿它上场比赛,但Nike公司愿意为他交罚款,从刚开始的每场1,000美金到以后的每场5,000美金,Nike都是大方的拿钱了事,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见识自己的气垫技术。
Michael Jordan in Air Jordan 1 Nike Air Max Family
除了篮球鞋以外,缓跑鞋也是Nike的代表作,但当年大众也在怀疑跑鞋里真的有气垫的存在吗?为了解开这个疑惑,Nike在1987年由Tinker Hatfield设计出现今人所共知的「Nike Air Max 1」,而这个设计更是史无前例的,皆因Nike Air Max 1的后跟位置是作外漏式气垫系统,这个设定也展开了经典的Nike Air Max Family的辉煌一页,当中包括经典的Nike Air Max 90、Nike Air Max 95及Nike Air Max 97。
Nike Air Max 93
Nike Air Max 95
Nike Air Max Family气垫进化图鉴Nike VS Reebok
Reebok不甘示弱,「PUMP」技术诞生
▼
随着Nike Air Sole科技的获得空前的成功,1989年的时候,英国球鞋公司Reebok也不甘示弱,设计师Paul Litchfield也推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CO2充气技术「PUMP」概念系统及Reebok Pump篮球鞋。
如同名字一样,每双搭载「PUMP」科技的球鞋都有一个自动充气的气囊,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脚型来调整球鞋充气的多少,从而达到最舒适最适合自己的松紧度,球鞋可以自动感应进行充气,当到达一定压力值时,气囊便会停止充气。当时的广告口号「Pump Up and Air Out」更是有些挑衅Nike味道!如宣战般,两个品牌在90年代开始球鞋科技的拉锯战,将球鞋科技推到史上最高峰。
Reebok 广告口号「Pump Up and Air Out」
这里一定要说一下诞生于1994年的Reebok Insta Pump Fury「Citron」鞋款,除了鞋舌配备「PUMP」充气技术,后跟更设有另一Reebok独有的「Hexalite」蜂巢科技,在2014年迎来诞生20周年纪念,去年眼花缭乱的配色和联名也让大家见证了这双跑鞋的经典度。
Reebok Insta Pump Fury「Citron」
作为90年代High-Tech跑鞋的代表,更深受当时来自冰岛的歌手Bjork及美国摇滚歌手Steven Tyler的多次亲身演绎,照片堪称张张经典。除此之外,Reebok insta pump fury也曾经打造过多款特别配色,相信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必定是为香港武打巨星成龙所设计的版本,以及1997年与时装品牌Chanel联手制造的罕有鞋作。
Bjork in Reebok Insta Pump Fury「Citron」
Steven Tyler in Reebok Insta Pump Fury「Citron」
Reebok insta pump fury 「Jackie Chan」
Reebok × Chanel insta pump fury
Nike开发Zoom Air科技
▼
1995年,Nike开发了全新科技Zoom Air,这一专门为速度型运动员开发的科技让Nike公司的缓震技术更加成熟,在Air Sole的基础上,在气垫里植入内置附有弹性立体织物,使双脚更加紧贴地面,让球鞋更加稳定易控制。
Nike Zoom Air科技
第一双拥有此技术的球鞋是Nike Zoom Flight 95。到了1997年,Nike公司将1984年开发的Shox科技再次研究更新,在2层TPU板之间加入了垂直的弹性立柱,其目的就是将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高到最大。历经16年的开发测试时间,Nike Shox成为了90年代最常见的科技之一,而2000年Vince Carter在悉尼奥运会那记跨越对手中锋的「死亡之扣」,脚下正踩的是Nike Shox BB4。
Reebok的有三大科技:「PUMP」技术、Hexalite蜂巢科技和DMX气囊
▼
90年代前后,支持Reebok的有三大科技,「PUMP」技术、Hexalite蜂巢科技和DMX气囊,「PUMP」之前我们已经说过,这里我们说一说Hexalite蜂巢技术和DMX气囊。
关于Hexalite科技,1990年Reebok首次以Hexalite技术打造出鞋款Reebok Ventilator,当中鞋身以网状透气素材制作的特点,亦与Reebok Insta Pump Fury的通孔设定有着相同的感觉。
直至1992年左右,Reebok将四位专业的运动员鞋设计师凑成一个开发团队,包括Steven Smith、Steve Burris、Peter Foley及Paul Litchfield,并以「Maepsy」之名研发新款运动鞋,1993年更成功将「PUMP」技术注入到Hexalite蜂巢缓震科技当中,作为品牌最具代表性的缓震科技,当时推出的High-Tech球鞋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Hexalite蜂巢科技重量轻,耐冲击,由看起来像无数塑料小蜂巢组成,因为利用六边形几何结构来向四周分散压力,所以即使Hexalite破裂,其减震结构仍不会改变,当蜂巢吸收能量而弯曲时,它比任何一种泡沫减震材料或气垫都坚固。
Reebok Ventilator
Hexalite蜂巢科技分为后掌式Hexalite、全掌式Hexalite、悬挂式Hexalite,后掌式通俗讲是一个基本款,用很小一块的减震科技放在球鞋后方,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全掌式算是后掌式的升级版,除了把握球鞋的稳定性以外,更加保护双脚;最后的悬挂式称为极致表现,对脚踝提供了极佳的支持外,也将运动伤害降到最小。这里又到了「不得不说」时间,提到Reebok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答案」Allen Iverson,他的签名球鞋分为「Question」和「Answer」两个系列,「Question」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签名球鞋全部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Hexalite系统,封为当时High-Tech篮球鞋的代表之作。
继续来看看DMX科技,1995年,为了抗衡Nike的Zoom Air,Reebok公司开发出了DMX。DMX科技是一种气流流动减震技术,也就是俗称的流动气囊,鞋底注入十枚气囊,为双脚感提供最佳的缓震效果。
Reebok BMX鞋底图
早期的DMX科技不是非常成熟,经常会有科技塌陷的情况出现,到后期则改为了物理缓震,早期的DMX 6、DMX 10、DMX mega、DMX micro都属于气囊减震,后期的DMX ride、DMX foam都不是很纯粹的气体减震,而是使用充气海棉充当减震材料,有些扫兴,而DMX shear则为纯物理减震。比较经典的DMX气囊减震的球鞋推荐两双,第一双是Allen Iverson的签名球鞋Reebok The Answer 1和 Reebok Run DMX 10。
Reebok The Answer 1
1995年,adidas「天足」系统正式被推出
▼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奇怪,为什么只说了Nike和Reebok这两个品牌,其实在90年代,球鞋High-Tech「战争」主要是这两家公司的比拼,而adidas和Converse呢?adidas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还面临着破产的局面,直到1993年新的CEO来到公司,力挽狂澜,到了1995年的时候,我们常说的「天足」系统正式被推出,也就是「Feet Your Wear」。
说是推出,其实是adidas从一家非常无名的公司买下「天足」科技,当时其他品牌都一心认真做减震科技,「天足」的出现同时提供了减震性、稳定性和敏捷性,是一种模仿人类足部的科技。「天足」系列不失经典款,最为经典定为在1996年adidas签下Kobe Bryant,为其推出的签名球鞋系列。
adidas EQT Top Ten 2000
另一在90年代adidas的经典科技就是Torsion System,这款革命性的跑鞋科技为当时的跑者的脚部提供绝佳的延展性与稳定性,而穿着的舒适度也是史无前例。此后,adidas许多经典机种也纷纷采用这项革命性科技,而1989年诞生的ZX9000就是标示性之一。
Converse开始觉醒,发出React避震系统
▼
而90年代初的Converse似乎也开始觉醒,知道不能再继续吃老本,在1991年终于开发出了React避震系统,目的是为了对抗Nike的Air气垫。
React系统的宣传词非常生动有趣,「Juice Up Your Game With React」,用React将你的比赛挤出汁!这也是初期大家对React系统的深刻认识。它的科技理念通俗一些讲就是一种储有压缩液体的“包”,大家也叫它「油包」,在当时「大妈」Larry Johnson代言的Converse Aero-Jet球鞋中已经使用了这个科技,React系统的原理其实和Air有着相同之处,虽然很多朋友用手按压露在外面的React觉得没有Air软,但其实React最值钱的地方在它的内部核心液体包,科技所提供的缓震性能绝对够强,但美中不足的就是因为液体材质所以还原性较慢。
“大妈”Larry Johnson和Converse Aero-Jet
就这样,20世纪90年代群雄混战终于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落下了帷幕。2001年,Converse申请破产,随后Nike以3.05亿美金对Converse进行了收购;Reebok也在2000年以后迷失了方向;而adidas一直与“天足”技术原持有的公司发生专利纠纷,90年代能与Nike抗衡的只有Reebok。随着新世纪“轻量化”科技的诞生,人们对90年代Hi-Tech球鞋一下子没有了热情,但那一双双经典的球鞋和高科技材质还是让我们无法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