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理家》教学点评

《探春理家》教学点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4年11月17日,青山高级中学,省师陶杯教科研论文颁奖活动高中语文教学现场。 两位教师执教语文选读教材《探春理家》,各有特色。我的评点主要就文本解读目标和教学个性之间展开——

一是基于文本语言文字分析人物形象。阅读理解,是一个明辨与分析的过程,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去了解人物活动的个性形象。选文所选的关键人物是探春,探春在做什么事?这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这是一场红楼梦大观园内的改革运动,改革从谁开始,触动谁的利益,宝钗等一系列人物又是如何表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背后有没有作者隐秘的价值观,看来,要解决这一些问题,只能从人物的言行上得到答案。尤其是探春、宝钗、李纨之间的对话,各自的心机在整个兴利除弊的改革中或多或少的有了表现的机会,特别可以看出探春为了给自己争一口气的动机与能力。

黄老师说,42句话,10几句“道”,30几句“笑道”,笑着说与不笑着说有什么区别?这一个问题出乎意料,有嚼头。仔细看来,认真的“道”与相互的“笑道”确实有讲究,几乎一切的改革在不经意的的“笑道”中完成,看来这一场改革业绩逃脱不了一个“笑谈”的命运。

二是基于人物矛盾纠葛阐释人物个性。贾家大观园面临着家族之间、主人与主人之间、主人与下人之间、正钗之间、女性之间等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探春理家的时候,同样有着王夫人们、风姐们的利益关系、名义关系、秩序与制度关系、道德与改革关系的纠缠不清的利害冲突。

黄老师抓住了前后四件事看探春与宝钗、王夫人与李纨会不会做来追问,王夫人与凤姐知不知道这些事,有没有能力做这些事,为什么没有去做这些事。原来,王夫人们是不能做,风姐们是不愿做,这篇选文明写探春与宝钗,暗写王夫人和凤姐,而真正掌握贾府命运主流的不可能是探春与宝钗,贾府的命运又将如何,一时的兴利除弊怎么可能挽回贾府倒倾的形势呢。

三是基于审美情怀体贴人物命运。语文教育的而至高境界是审美情怀的交流与共鸣。邵老师一上课就揭示“文学即人学”的道理,以人物为灵魂,赋予文学作品以生命。然后抓住几个主要人物几件主要事件来分析“节流”与“开源”的背后隐藏的人物个性,还说到了宝钗安插“间谍”公私兼顾名利双收的动机(出奇的分析,似乎合理)。其结论就是人物的价值观推动了情节的大发展。

特别欣赏黄老师将选文植入《红楼梦》的整个背景之中来赏析,首先梳理55回的两件事,最后联系74回抄检大观园、5回的探春判词来贯通人物和情节的脉络关系,紧紧扣住人物的命运与个性加以分析,严谨之中有根基。

《探春理家》教学点评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探春理家》是选文,而语文选修教材大多是长篇选文,因此,选修文本既可以当必修文本来解读,又可以当经典文本去理读。尤其是后者更值得提倡,毕竟选文是长篇巨著之中特别精彩的章节,人物与事件是核心的纽带,可以贯通整部经典的脉络。

作品的艺术价值不是一两堂课就能解决得了的,但是至少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激发阅读的兴趣,彰显教学的魅力。

在中国古典文学里,《红楼梦》有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主题,那就是把女人当女人看。尊重女性,“使闺阁昭传”。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静雯、鸳鸯、紫鹃、平儿等几十个青年女子,不仅美丽聪明,而且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独立的人格见识。所以,《红楼梦》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这一曲悲剧之歌特别震撼人心,是因为在一个个美丽的女性形象里有着丰富的美丽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个可以从贾宝玉的视角来看才得出的悲剧,同样反映出他美好的性格和心灵,他的痴狂样子中同样有着爱与怨、笑与泪。

艺术之不朽,在于不朽的人物形象和艺术价值。

探春虽然没有迎春的懦弱和惜春的孤僻,有着治家理财的能力和政治家的风范,有着自己的生命抱负,虽然探春理家是一次难得的施才的机会,但是人生生不逢时,恰值贾府末世,其结果不仅越理越乱,反而给自己招来一系列的“烦难”,施才不能,伸志不得,最后只能失去信心,命运“偏消”。

如果说,选文的教学需要提一个建议的话,我想,还是可以从第5回贾氏姐妹之中探春的“才自清明志自高”作为解读线索来设计教学思路,一个是“才”,一个是“志”,第74回中王熙凤说过,“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与众不同”“将贾中少爷少姐一个个算过来,都是不中用的货,只剩三姑娘一个。”第55回,探春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探春先天不足不是男人,又是庶出,志大才高兴利除弊,只是时运不济,所以才会有56回的伤心大哭,71回的感慨万千,73回的抄检大观园。

《探春理家》教学点评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至于林黛玉其人,她的品性,她的情感,她的行止见识,不仅反映的是高洁美好,而且揭示出茫茫尘世的流俗弊端。如果不能与她一起想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爱,你就无法感受到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悲剧艺术。其实,一个林黛玉,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化的诗化的艺术化的人物;一个是薛宝钗,是作者笔下描述的现实化的生活化的平凡化(有心计世故色彩)的人物。不是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而是两个人物有着同样的女性光华,有灵有肉,有爱有恨,他们只不过是女性的代表而已,一大圈少女少妇遭遇了一场“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命运。

研读文本的时候特别需要在还原与比较中赏析,由此滋生点点见解。

有点说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探春理家》教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