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4

作者:老孙

         



                                           ———— 凡人修道指南

 

 

 

吾已飞升爪哇仙界,此秘籍乃毕生之心血,留赠有缘之人


目录

 

序言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妙解道德经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道境与凡境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修道与修行

[if !supportLists]四、 [endif]元神与识神

[if !supportLists]五、 [endif]完成与安全

[if !supportLists]六、 [endif]抑郁与焦虑

[if !supportLists]七、 [endif]睡眠与静坐

[if !supportLists]八、 [endif]道与理想国

[if !supportLists]九、 [endif]道与节奏感

[if !supportLists]十、 [endif]死亡与游戏

后记










序言


古来修炼之士多多,而有成者寥寥。

老子乃修道鼻祖,道德经震烁古今。

小子乃无才无德的一个闲人,因为头疼,不得已而欲悟道,再还看道德经,不由得五体投地,以前真是有眼无珠。

说心里话,我真的给老子提鞋都不配。

可是老子也有不如我的地方,哪里不如?他竹简刻字太费劲,我电脑拼音打字多爽啊。我既然悟了,我就不惜废话连篇说出来,我如果说不出来,我就太废了。

道德经字字珠玑,许多文字浅到小学生都能看懂。即使不懂也有众多的名家解读,我绝不是要跻身去注释,水平达不到也没这资格。  但是我想老子恭为道家之祖,太上老君,道德经难道不是一本修炼之书么?

世间多少修道文,或语焉不详,或晦涩难懂,或装神弄鬼,或故弄玄虚。直到本篇独门秘籍出世,凡夫俗子的金丹大道闪现:

“静”是衡量境界的唯一标准。

打坐是有为;静坐是无为。

有为是修行;无为是修道。

修行是修识神;修道是修元神。

完成感是当下的秘诀;安全感是行为的根源。

焦虑是灵魂疲惫;抑郁是理想国坍塌。

道是节奏感,得道是实现理想国。

求道是死亡游戏。

长生了道是古往今来人们的至高追求,既然落入红尘,修道是必不可少之事,道也绝非虚无缥缈。道无所不在,万事万应,人不修道,道自修人(说得好像钱)。

凡人,这里的道跟道教没一毛钱关系,本篇无关乎宗教,探讨的是修身养性,自我提升。

道本来就说不清楚道不明白,本篇切忌快餐式阅读,一览而过无异于买椟还珠。

当人明白一个道理后会由衷的高兴,如果同时还提升了状态,那就是顿悟。

凡人,前方高能预警,祝你至少能获得一个顿悟,就不枉此番阅读。

前提是先放下脑中固有的概念和预设的结论,文中的名词有可能不是原有的含义,文中的观点也不必强求一致。

看本篇一定有不舒服的地方,看:这小子废材一个,还偏要露出一副得道高人的嘴脸。非也非也,写文最大目的是记录启发自己,文中所有的你其实都是我。公之于众,是以文证道。所以我可以语气狂到没边,道不同不相于谋,只当看个把戏,何妨?

还有不得已之处,就是头疼,容后再表。  所以我懂老子啊!难道只有我看道德经是一本修炼之书。

凡人,随着阅读,“我”将逐渐消失。

记得从小喜欢走远方四处寻找,去书店上下翻找,其实并不知道要找什么,但真的想要找到什么,如今恍然大悟,原来要找的是道啊!

就是这本独门秘籍。

以此修道,不日可致金仙。

从此不用羡慕玄幻小说中的主人公。

修道,“我”来了。


一、妙解道德经

本书不是注释讲解,看之前请先读过原本。不过没读过也无妨,省的有思维定式。修道要的就是随意,无须刻板。

研究道德经,一定要懂老子的写作状态。

老子的生平事迹是个迷,有活到160多岁的说法。

就寿命而言,道德经里面说了:“死而不亡者寿。

如果仅从字面上解:象道德经流传下来,可以算是死而不亡了。

那么假如道德经失传,老子是不是在意呢,因为不寿啊。

老子其实并不一定想留下什么,只是骑牛过关时,应弟子尹喜所请,顺其自然才写下道德经。

老子即使当过周的图书馆馆长,知识面也肯定不及现在的普通大学生,何以对世界有如此深邃超越千年的认识?

相传老子出生时就是须发皆白,若此传言不是空穴来风的话,一定有所依据,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有些专家由此推断老子有白化病,乃至自闭症,脑洞真是开的太大了。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经中这句话本来很不好理解。老子和别人最大的区别是,他只重视食物和母亲,要知道老子写书的时候胡子全白了,母亲肯定离世了。

同段落的另一句:“如婴儿之未孩”,可以互相印证。

道德经直接间接提到婴儿状态的有十余处。

我们有时候说有一颗童心,或者老顽童,这不是老子的状态。

老子是回到了人之初的状态。

这可不是简单的返老还童,这是“复归其根”后的境界。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肯定是有自知之明的。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正因为是婴儿,才无名,能“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婴儿的视角不同于常人,还没有接受文字语言价值观的灌输,才能看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成人才有善恶观念,婴儿怎有?你看小孩到了上学,开始比较吃、穿、住,手机、车的品牌,就是“懂事”快脱离纯真了。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段话也很有意思,老子非常重视,好像是唯一怕别人不懂,又解释了一番。要所有都这样就好了,在刻竹简这么辛苦的情况下,真是难得。

可是越说越糊涂了。难道是要舍身取义?

如果不想曲解道德经,还是要回到老子的道上来。老子作为一个得道之人,处于得道的状态,难道真的是要教为人处世的道理么?非也非也,那是孔子做的事。很多人精研道德经几十载,从里面悟出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感叹非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不可得。其实呢?根本就没搞懂道德经的本意。

道德经表面上,81段很松散,也不怎么连贯,说了很多的东西,里面光成语就能找出100多,很多的名句。我理解其实通篇都是在描述道和如何得道。所以即使做不到,但也一定要以同样得道的状态去理解,即用婴儿的思维。人生的阅历越深,越是会曲解道德经。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若是婴儿,无知无识,哪里会管什么宠辱,又哪里会在意自己的身体。但现在已然成人,又怎么能无视己身呢?“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就是得道的境界。

成人用知识,婴儿是用天性,知识可以分析万物,而天性是感悟本源。即“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所以道德经是一部老子用婴儿的眼光,结合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创作的。知识只能分析表象,而老子却能发现事物的本质。

老子极为推崇,多次提及“古之善为道者难道是还没有语言文字的原始人?能以一颗初心看世界。俺不是瞎说的: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飈兮若无止。”

审慎、谨守、恭敬、潇洒、纯朴、旷达、敦厚,宽广、疾进。疯狂原始人呼之欲出。

老子所言的“道”,是道不可道,名不可名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者万物之奥。”

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争议最多,“道”可解作道理、道路、说道,还有版本“道可道,非恒道......”排列组合下来能有几十种解释。

但还是道德经本身的内容最有说服力。

注释上咬文嚼字,引经据典,没用的,如果你懂得老子讲的是修炼,一切就迎刃而解了。道如果可以说出来,那么就不是道了。

“道”不在现有的语言文字范畴之内,这一点道德经全文表达的明明白白,“道”只能是道,目前所有的注释都是误解。

这就象灵魂中的神性,是说不出来的,说出来神性就消失了。

以老子的语言才华,名言警句层出不穷,但在对道的描述上,也是有心无力,甚至连名字都不能取。

道德经的神秘,就在于此。

这个道,显然不同于一神教里面的上帝,上帝是可以说清楚的,道不可表达,道不可知。

相传孔子曾问道于老子,当然已不可考。

但孔子有句名言:朝闻道夕死可也。这显然不是为了表达好学精神,或者舍生取义。

因为“”真的难闻啊。

最理解道的,肯定是老子同时代的孔子。

那么孔子是否闻道了呢?应该没有。

据说他跟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为什么老子说不清楚,孔子也看不透。

比如别人没见过雪,你见过,那么你是可以把雪景说给他的。

象现代科学实验,虽然不能观察光子的运动,但也不妨碍研究啊。

既不能说也无法命名,难道是构成世界的源代码?上帝哦!难怪“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故弄玄虚吧。

除了圣经,道德经是在全世界传播最广的,也是哲学类影响最大的书籍。肯定是触及到了人内心最本源的东西。

我很怀疑“”是否能翻译出来,最准确的翻译就是不翻,因为本来就是老子用非文字的思维感觉到的。

老子怎么得道的,回到婴儿状态。

道家所谓成就圣胎,养成元婴,恐怕还真有些道理。

人回到初始状态,才能感悟世界本质。

那么老子是怎么炼成的呢?

从道德经来看,老子并没有避世隐居,或者打坐炼丹。

里面多的是一种无为的心境修炼。

单纯的心境,有这么神奇么?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先不看那些保持心性的哲学说教。

我们找一下有可能的具体的修炼法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道德经5000文里面里面,关于练气的部分,大致就这些,恐怕有几句还很勉强。而且老子写这些话,好像也都是附带的,求道之士如果想去发现一些修炼秘诀,或者神通法术,那免不了要失望的。  道德经里面大段的是治国统治术,军事政治哲学伦理为人处世,搞毛呢?哪里有修仙啊?

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去看,当然也可以认为所有章节都是功法,道教就是这么注释的。

圣人治世和我们修道有什么关系呢,老子内心有一个理想国,哪是与道相合的和谐社会。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离现实世界太远了,我们是要搞一带一路的。

凡人该如何着手呢。

现在的社会是科学的,我们反对一切怪力乱神,如果至今没有一例人体特异功能被证实,当然我们也不可能修成神仙。

但是仅仅把道德经作为哲学书解读,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老子确实到了超出常人的境界。

就是老子能保持一种如婴儿的静的层次。因而能对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

老子的修炼和他的处世和道是浑然一体的。

在老子的生活中,修炼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因为道无处不在。

我试试从道德经总结出以下功法:

独贵食母,宠辱若惊;

我有大患,在我有身;

载营魄抱一,虚其心,实其腹,引气致柔,能婴儿。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绵绵若存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今日为世人推崇,主要在于他的哲学部分。比如“祸兮福之所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以柔克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无为无不为”等等等等。但现在只取其糟粕,恐为智者所笑,哈哈哈哈!

但真的只对修道感兴趣,当然修道也不是不干正事,太多人误解了老子的无为和不争。现在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代,但是别忘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长期国策就是无为无不为的绝妙注解。“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争的才大呢。

道德经的注释不计其数,道家偏向于神化,将老子理论句句引向虚无缥缈,引申出炼丹,修仙。而其他解读又偏于哲学,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等。都是各取所需,捡到筐里就是菜。

道德经应该成为我们开发自身潜能,明悟世道人心的指导书。

独贵食母将人的满足感降低为最基本的有饭吃,母亲将我生养于天地之间,面临无穷无尽的诱惑,先立足于根本,再不为外物动摇本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如果能从最基本处得到满足,人生何处不如意?

宠辱若惊比上面更不易做到,人面临荣誉或挫折,内心是不受控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需要对世态人情有及其深刻的认识。

我有大患,在我有身  比上面更难,上面通过心性的培养锻炼,还可以改善。而痛苦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内心的伤痛。

载营魄抱一:身体、元神、识神要紧密结合。

虚其心,实其腹:人无压力轻飘飘,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引气致柔,能婴儿调息法门。

塞其兑,闭其门合目闭唇。

    挫其锐,解其纷:平和无念。

    和其光,同其尘同化环境。

绵绵若存若有若无。

致虚极,守静笃深度入静。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得道。


i�P�l�5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