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4

                                从此,老家记忆中

                                                        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    李云龙

       我的老家在豫灵镇杨家村,因东汉“关西孔子”杨震曾耕读于此而得名。这里地理环境独特,豫陕晋三省交界,历史文化内涵厚重,每年都有很多海内外董、童、杨氏来这里寻根问祖。

       我们自然村叫老车站,听老人们讲我们村是解放前铁路上的一个火车站,村里的巷道命名也是以“站台”和“站下”来命名,让人记忆最深的当属站台通往站下的通道,是童年游玩的集合地点。

       老家最让人难忘的有三个物件:房、路和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村交通不便,是贫穷和落后的代表,村中有青砖瓦房的人家寥寥无几,基本都是“胡基”(黄泥土做的四方形土砖)房,周边的村民都说“你们车站村可以建成电影基地,拍鬼子扫荡后的景象真实的很!”。路是“好路”,这个好是人们的戏称,晴天“洋灰路”,雨天“水泥路”。基本出行都靠走路,虽然也有农用三轮载客,但不逢镇上的集会日,车辆是少的可怜,更关键的是坐在车辆上晃荡的感觉应该比如今的甩脂机效果要好。在那个计划生育大如天的年代,因为道路的不便,到我们村检查的几率是远远低于临近国道的村庄,因为检查组就会主动说“杨家村咱下回再去”。从老家到豫灵必经一座桥,位于牛头塬下,文峪河自秦岭流出注入黄河,在与黄河交汇处人们都叫“清河口”,从名字就能想象河水的清澈,小学时过河是不存在桥的,都是拖鞋淌水而过,虽然麻烦,但河中捞鱼、洗衣人的欢声不断。初中时修建了用预制板改造的真正的桥,让人高兴不已,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矿山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山上的尾矿渣在河道淤积过多,已经有两座桥与淤积相伴,埋入河床,如今的桥应该是第四座,虽然桥的质量越来越好,但面对日益增高的河床和浑浊的河水,每次带给人们的都是无声的思考!

       走进新时代,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灵宝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豫灵镇党委政府真抓实干,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村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借着移民政策的东风,杨震祠所在地的杨家村父老个个喜笑颜开,一条宽5米、长近2公里的水泥大道,从310国道一直修到了杨震祠;为祭祀和停车之用的3000平方米的广场硬化工程完工了;洗笔池的护坡及青石台阶高高地耸立起来了;由文化局负责设计和绘制的、由几十幅生动地再现杨震故事的壁画廊展现在人们面前了;由林业局负责设计和完成的绿化带使杨公祠周围的环境靓起来了;为了迎宾和祭祖,杨家村的锣鼓队精心排练了《亚武雄风》等大型鼓乐节目为大会助兴,热烈欢迎世界杨氏宗亲回故里祭祖省亲。杨震祠东侧依次修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幼儿园和集医疗与养老为一体的卫生院,打造了农村生活的新样板。

       水泥硬化道路从公路边延伸到每一个巷道,太阳能路灯从村内主干道铺到了每户门前,让人们日夜出行更加安全便利。投资1800多万元改建的房屋,使302户乔迁新居,两层楼房彰显了新农村的富有,现代化的房屋格局打造出舒适宜居感。宽阔的巷道、统一放置的垃圾分类回收箱让地面更加干净整洁。房前屋后开辟的家庭花园,让房在花中住,人在房中笑,演绎出一副美丽乡村图景。

       投资1200多万元,村里建起了集现代农业、观光、休闲为田园综合体,实现了矿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华丽转身。68座温室大棚,通过种植蔬菜、草莓、瓜果等反季节食品,为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实现小康解除了后顾之忧。贫困户李永明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种了两棚蔬菜,村干部帮助着卖菜,今年第一茬蔬菜收入了6000多元。在外务工村民陈巧玲返乡承包2个蔬菜大棚,在她的精心管理下,5个月收回了一个大棚的投资。每一个村民都在劳作中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五亩乡党政综合考察团参观后留言道:通过承包闲置土地,建设专业化大棚,返租农民,既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又能鼓起群众钱袋子,同时也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共富共赢的局面,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如今310国道改线从我们村经过,更是有连霍高速、郑西高铁从地头飞驰,借着新时代的东风,全村上下更是掀起了廊道绿化的高潮,在牛头塬和道路两侧栽植雪松、塔柏、栽植油松1590余株,为美丽中国增添了一抹绿色。桥还是那座桥,河还是那条河,但河水已再现澄清透亮的景象,经过近半年的专项治理,压在河道中近三十年的秽浊矿渣被清理。

       抚今忆昔,不禁感叹永远跟党走,生活节节高。我的老村---老车站,也即将完全成为回忆,按照一户一宅和整治空心村的政策,老村庄即将被平整开发,打造成田园综合体的升级版,面对规划图更让人坚信:党的政策这么好,咱就努力向前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