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选首饰、VR看房、智能家居、共享空间……很难想象,这些新事物会出现在一家银行中。
7月11日,建设银行首批三家“5G+智能”银行在北京开业。日前,《IT时报》记者前往北京建行建国支行,一探5G银行背后的“黑科技”。在这里,没有传统的柜台,也没有ATM等自助设备,取而代之的是太空舱、智慧柜员机、互动娱乐体验区等。
不止建行。6月22日,工行在南京推出了首家基于5G应用的新型智慧网点。据《IT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六大国有银行均已披露了有关5G领域的战略部署。
5G银行一片火热,但是也引来争议:传统银行为何要抢滩5G?5G究竟能给银行客户带来哪些实质性的体验?这是银行业的一场自嗨,还是对未来的未雨绸缪?
这一切,还需要时间和科技革新来解答。
走进“5G+智能”银行
走进建行建国支行,记者首先被“金融太空舱”吸引住,这是一款沉浸式、智能交互的设备。在太空舱外层的镜面上,当对着它微笑时,屏幕会显示出你的年龄、微笑指数等数据。当然,这是让你走进太空舱的“诱饵”。在太空舱里,还有“班克”在等候。
“班克,信用卡!”当记者言简意赅地说出想了解的业务后,屏幕上显示出建行的信用卡种类和介绍。除了和“班克”对话,还能用手势指挥“班克”,比如面对屏幕食指朝上,就可以唤醒“班克”。不过记者注意到,现在能办理的业务并不多。
据了解,太空舱融合智能语音、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可实现无卡、无证、无感快捷办理金融服务。
在“5G+智能”银行内,还有一面由成百上千个小屏幕组成的一个大屏,名为“客户旅程”。当客户站到指定位置,通过人脸识别就会在屏幕上展现出个人信息,还可以查看自己最近办理的一笔业务。和“金融太空舱”相似,这里也可以自助了解各类理财方案。通过大数据技术,结合客户特性,“客户旅程”会向客户推荐合适的理财方案。
要说“5G+智能”银行的核心是什么,当属智慧柜员机(STM)。这台融合了智能语音、刷脸、电子证件等技术的机器,已经在建行的很多网点布放。从外形上看,STM比ATM更“强壮”。据了解,账户服务、个人贷款等对私业务,单位结算卡、对公预开户等对公业务,转账、汇款等支付结算业务及外汇业务等近300项功能都可以在STM上完成。
STM上也有一个智能客服“小智”,对着它说出“我要……”,小智就会进行提示下一步的操作。贴心的是,如果需要帮助,还可呼叫远程专家“手把手”指导,屏幕上会显示出操作步骤,5G低时延的特性实现了远程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国支行,还铺设了5G WiFi。遗憾的是,《IT时报》记者连上5G WiFi后,发现在微信上发视频的速度并没有得到很大提升。
银行转型之痛
银行玩转黑科技,多年前已开始。
从2013年开始,银行这架“赚钱机器”放缓了脚步,整个银行业的环境已悄然改变。麦肯锡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转型创新系列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17家上市银行的利润增速为12.8%,2014年降至个位数,2015年的利润增速仅为1.9%。
当时国内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存贷汇,收入来源主要为利差、手续费。2013年,货币基金迎来爆发,使得部分存款从银行流向了货币基金的一端。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开始大举进入金融领域,代表事件是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当时马云还放出豪言:“如果银行不改变,那我们就改变银行。”
多重冲击下,银行业的确发生了改变,纷纷成立金融科技公司、上线智能投顾产品等应对措施,并取消了部分线上业务的手续费。
在国泰君安看来,目前国内经济环境发生改变,优质资产越来越稀缺,在监管趋严之下,套利空间越来越窄,加之用户越来越挑剔,分工越来越细化,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倒逼银行转型。
在此背景下,银行也在考虑未来发展。2018年4月,建行上海九江路支行开业,这是国内第一家无人银行。用户只需携带身份证和建行银行卡,便可体验机器人客服、人脸识别、语音导航、全息投影等黑科技。
5G银行推广至少还需5年
在亿欧智库高级分析师薄纯敏看来,5G不能够简单地理解为4G加1G。“5G不是简单的移动通信技术优化,而是一项跨越性的技术。”
但是,对于5G能给银行带来什么变化?银行业中5G应用场景在哪里?不少人心中还存着疑问。
林涛(化名),一位银行业协会从业者,就有着类似的疑问,他告诉《IT时报》记者:“现在5G能做的,4G也能做,区别不过是速度快慢。” 在他看来,5G银行目前还没有典型应用场景,“5G银行更像是噱头。5G的应用更多在于工业制造、智慧家居等领域,和金融没有太大关系。”林涛称。
薄纯敏坦言,5G不像AI、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会对银行产生直接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其他行业来带动银行业务的发展。“目前银行的5G布局,更多在于战略层面。”她补充道。
即便无人银行、5G智慧银行等网点已经出现,但5G对银行业最直接应用是什么,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没有找到确切答案。
像5G银行这类5G的间接应用场景,在薄纯敏眼里更像是银行的试点。根据她的判断,在最乐观情况下,5G银行的大规模推广还需要5年。2020年,5G将迎来商用化,但还需要2-3年的技术成熟期。而银行要将全部网点智慧化,仍需要一段时间。
这看似是一个矛盾。一边是消失的银行线下网点,另一边则是智慧银行网点的宣传。
根据银保监会统计,自2017年7月17日至今年7月17日,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共退出6190家。今年以来,已有1504家银行网点离开了历史舞台。而在本月关闭的银行网点有188家。
由于手机端的普及,银行线下网店似乎成为鸡肋。据中银协发布的《2018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共有营业网点22.86万个,而银行业离柜率(电子替代率)为88.67%。
未来,银行线下网点是否会成为历史?
薄纯敏告诉《IT时报》记者,大多数人认为银行的网点会消失,是因为C端的业务可以在手机上完成。“除了个人业务,银行还有企业业务,这部分业务还是需要到线下网点办理。从这个角度上看,银行网点还是有很大的存在必要性。”
记者/孙鹏飞
编辑/挨踢妹
图片/ IT时报 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