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威廉斯堡的小秘密
你最爱伍迪艾伦的《曼哈顿》?
刚看过新上映的《布鲁克林》?
那你知道,住在纽约最潮、艺术感最浓烈、地价炒的最火热的社区,是什么体验吗?我们的撰稿人Nina就住在这里!中美对话新专栏《纽约叨位去》,领你深入这个城市的肌理。
位于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Williamsburg)区域,是Nina给你放大的第一块城市切片。
作者:Nina Huang
编辑:张潇冉
当来自南方小城的父母第一次落地在我纽约住所旁的马路上时,他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父亲问:“这是纽约市吗?这么荒凉哪有一点大都市的样子?”
母亲接话:“我们这是在乡下吧?”
虽然我内心配音“真是不识货”,但毕竟是爸妈在发问,于是我一边内心吐血不止,一边耐心做解释:"这里是布鲁克林区的威廉斯堡,是纽约最潮、艺术感最浓烈的小区,也是全纽约地价炒得最火热的社区之一。租金当然是不便宜的,两室两浴的月租金大约在4100美元左右。"
我希望通过搬出各种之“最”以及硬数据,能让父母对我的栖息地有所改观。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用。“就跟在乡下一样,”母亲总结陈词。
一开始我还有不服气,但马上意识到父母简直是说到真谛:这就是一个小镇。身处国际大都市,享受城市提供的一切便利和文化,却又同时有住在家乡小城镇的亲切感,这恰好就是很多美国年轻人们最理想的生活环境。
“我喜欢这种小镇的感觉,”曾经的室友、来自新罕布什尔州的蕾秋说,“我每次去药房取偏头痛的药时,店员们们老远就会直接叫出我的名字跟我打招呼,很亲切。我觉得这里有一种社区感。”
蕾秋说的这种社区感,其实也就是对于社区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参与感。在讲究个人至上的美国,这甚至很不搭的带有一丝集体主义的意味,完全符合我父母在国内居住的小区爱打的口号:
这个“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指的当然不是上海某著名高校硕士毕业生,号称压力大,就把同小区邻居们的私家车给划了。
也跟为了避免邻居“恶犬”到车子轮胎上尿尿,把私家车打扮成这副德性的画风不同。
也不是某些小区会遭遇的高空抛物。(由于难以抓住现行,我不得不找张漫画来表示。)
顺带说,类似高空抛物的事情我在美国也做过。
有一天早上我在阳台上浇花,一不留神浇得太忘形了,直接洒到楼下路人身上。我大叫一声“对不起”,悄悄探出脑袋,想看看不幸淋到水的可怜人儿是谁,并恭候美国国骂。结果就住同一街的小姑娘抬起头来莞尔一笑,还给我来一句“你的花卉很漂亮。”邻居如此友善,也让我为住在此社区感觉良好。
回到威廉斯堡。
这块区域大约5平方公里,住了约12万人,人口密度跟北京核心功能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34万人差不了多少。可是,在人们抱怨国内一线大都市、甚至是二、三线城市的城市病严重、邻里关系冷漠的时候,十几年前还是工厂仓库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纽约威廉斯堡现在却因其愉快的居住环境成为很火爆的社区之一。
愉快,指的是这里的人跟人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支持的关系,让人心情畅快。
比如,这里的商店、餐馆、咖啡馆多是个体户、小商业,他们主动提供各种椅子供邻居们、消费者们歇息,聊天。
或者,有很多小型画廊,专门支持还没有出大名的艺术家。
像画廊 Figureworks 的画廊主在这里已经住了20年时间。他说,他的画廊就是为一些小众的、可能就住在这个社区的艺术家提供展出空间,让这些出不起钱在曼哈顿高大上的画廊展出作品的艺术家们也能够有生存的空间。
这个社区的布鲁克林啤酒厂已经成为支持本地啤酒和社区的标志。
这个啤酒厂除了酿造好喝的啤酒,还开放场所让人们来参观、聚会,同时也会给周围的艺术机构捐赠啤酒。这既帮助其他机构举办活动,同时又让布鲁克林啤酒深入人心。
本地人有一颗要支持本地小商业的心。我也入乡随俗,外出吃饭基本就在本区内活动,还时不时拉着住在其他区的朋友们来这个社区吃饭喝酒。
我还常去两家小咖啡店;看牙也在步行10分钟的一个社区牙医诊所;配眼镜,不管是框架镜还是隐形眼镜,只去本地的小眼镜店,其他再高大上的连锁店在我心里都很难再起涟漪。因为,在我急着要用隐形眼镜却还没到货的时候,只有小眼镜店的店主会毫不犹豫的送我几副试用装让我应付临时所需。
在这种相互支持的心态下,布鲁克林社区的居民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小生态圈。本地人靠行动支持本地小商业(这些个体户很多也都是本地居民),而不是去购买大型连锁店的商品,这里的人们甚至会联合起来抵制财大气粗的连锁店入驻。
像星巴克、高端连锁超市 Whole Foods 都是这个社区的小商业和居民抵制的对象。绞尽脑汁进驻进来的大型连锁商店,即使本来就是美国品牌,在进入这个社区的时候也必须使出各种花招来表明它们的本地化。
比如,服装品牌 J.Crew 就展开多个跟本地小店合作的活动,包括跟小花店店主合作,给当地居民提供免费的插花课。另一个服装连锁品牌 Urban Outfitters 则是在顶楼做了酒吧,希望大家前来购物的时候在酒吧聊聊天,试图像其他的小商业一样,给人们提供聚会、聊天的场合。马上要开门营业的超市 Whole Foods 也声称将只卖布鲁克林生产的产品。
在大众品牌服饰店 J.Crew 里上插花课。微笑的美女是当地花店的店主。
以上种种都给这个12万人的社区创造了一种文化认同感,让这些原本没有多少联系的人们为同一种生活理念而努力。
社区居民之间即使没有以前国内单位社区那种知根知底感,倒也还算融洽。其实,威廉斯堡只是纽约众多社区当中的一个例子,它代表的社区精神,正是人们幸福感的一个源泉。以前小布什总统在清华演讲的时候就曾经提到过,美国人最引以为豪的就是社区精神。这其实跟中国人所说的集体感相似。
那美国人怎么创造强烈的社区感呢?
首先,想要集体感,社区感,并不是要抹杀区别。相反,要强调恰恰是“差异”,而非千篇一律。
每个社区本身有非常强的特质,靠着它独特的文化去吸引认同这个文化的住户。搬到同一个社区的住户或多或少都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就威廉斯堡来说,最明显的就是花里胡哨的涂鸦文化和热闹的音乐场所。这些都代表社区个性:有创造力,不循规蹈矩,年轻化。这样,喜静、循规蹈矩、家中有很多小孩的,本身也会选择回避这个区,来的都是真爱。
而纽约其他区也具有不同的特色,比如上西区的波西米亚风,东村有很多作家、诗人,公园坡有很多拖家带口的上层中产阶级。
威廉斯堡特别擅长举办各种不同活动,把人们笼聚在一起。
比如,一到夏天,就有各种封街活动(block party),有的时候甚至把主干道给封掉,给本地人或者被游客提供休息娱乐方便。
社区内一天主教堂每年都会斥“巨资”举办游园互动,并租来各种大型游乐园装备供居民享用。
嗅到商机的房地产开发商们也了解住户的需求。他们往往会顺势而行,满足人们追求“原汁原味”的想法,而不是把一切推倒重来。这让当地文化得以保持。
改造成出租房的教堂
这座教堂被开发商买下后没有被拆,而是改造成出租房,一室一厅租金为$4200。当然,开放商是很懂行、很盈利至上的,开发商说,如果改造而不是重建的话,租金可以比建新的还高5-7%。
还有很多接地气活动,让人跟人的互动不会显得冷冰冰。
比如,每周六有农贸市场,居民们可以推着婴儿车,牵着爱犬,在阳光下惬意的买菜、跟小贩们聊天,而不是塞着耳机从冷冰冰的柜子里拿出一包蔬菜。
又比如,社区开放一片土地给附近居民,想要种菜种花的可以提出申请使用其中一小块,这样喜欢种菜的人们又得以互相认识。就连狗狗公园都会细心的分大狗园和小狗园。狗主人只有在狗狗公园里才不需要拴狗。这不仅为狗狗撒欢提供了场所,也为狗主人们搭讪创造了机会。
这些做法都给原本松散的社区制造了一种“熟人社会”的感觉,让本来互不相关的个体间形成了一种“仿佛认识”、但同时又不需要真的透露多少隐私的关系。最后形成的结果是人们会更加自律,在有矛盾的时候也更容易缓和。
美国大多数人都来自于小城小镇或者郊区,当他们来到纽约大城市想要实现职业梦想的时候,精神上也还是会想要寻找家乡的感觉。我曾经也好奇的问,为什么美国人这么在乎社区精神,室友蕾秋说,大家平常离父母和家人都很远,所以需要社区邻居之间的关系跟家人一样。
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咱们中国人爱说的“远亲不如近邻”吗?
看完文章,你想去住在这个纽约的“乡镇感小区”?还是纸醉金迷的曼哈顿呢?来投票吧!
Nina Huang,纽约记者、撰稿人,偶尔做口译。纽约大学媒体文化与传播学硕士。业余时间喜好打理自创自写自编的双语网站www.ChinaQs.us,以抒发关于中美异同的思考。想读纽约的什么?留言告诉Nina吧!
“中美对话”是日报最近成立的自媒体联盟成员之一,它由 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设立,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打破中美之间的藩篱。“对话”不仅是一种最为直接的交流形式,更是一种平等、互动、理解的姿态。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他们的微信号:chinausdial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