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变革的前夜

序:「勿忘初心,初心不是What,是Why。」

2014年腾讯科技频道根据《2014互联网跨界趋势报告》为蓝本撰写了《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相较于其报告赢得行业内的诸多赞誉,《跨界》一书在网上却是批评声一片。读者从内容上指责「泛泛而谈,不够深入」,有堆积、拼凑之嫌;从态度上,还出现不可饶恕的失误,「诸多错别字与胡乱注释」,可谓是破屋又遇连绵雨。这种堪称灾难级别的内容与制作,配上其醒目的标题,倒是很切合互联网「快餐」范。

《跨界》:变革的前夜_第1张图片
《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

时过境迁,四年之后。眼看今天的互联网产业格局,环顾四周,发现基本所有行业被互联网所渗透,并且大部分企业已经完全互联网化了,抛弃了传统的经营之道。再来回顾这本书,不由得感叹「跨界势不可挡」。

《跨界》这本书的主旨很清晰「解读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和变化趋势,助你拨云见日,把握发展机会」。如果说四年前传统行业「改革是找死,不改革是等死」的心态来到界限边沿,焦急而谨慎地伸出脚去试探,还在为要不要拥抱互联网而踟蹰不决。四年的时间,市场换了一个天,现在应该没有企业怀疑互联网化的问题,都在积极拥抱互联网化;哪怕出现野蛮的碰撞,传统企业也有壮士断腕拥抱互联网化的决心。互联网在一步步地打破行业的界限,模糊了行业的界限,「跨界」成为了全民认可的概念。

在《跨界》一书中,唯一不能确定是互联网金融,或许是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金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相较于其他行业,金融行业其高强壁垒带有很强的政策性。

即使这样,互联网金融依然发端于依然互联网支付。马云曾坦言,「做支付宝之前是做好了坐牢的准备」。马云之所以这么说,它深知这是动了银行的奶酪。故曾有一段时间在互联网金融的博弈中,「支付宝让银行睡不着,银行凭借国家政策让马云经常睡不着」。最后强大的资本大鳄还是敌不过人民与时代车轮的力量,支付宝、微信支付最终取得了胜利,倒逼银行进行改革。可互联网支付终归是金融销售,这些依然无法撼动整个银行业。

在传统互联网化时代,互联网金融真正有生命力的是p2p。这是一座普通用户和中小企业之间的桥梁,它是真正意义上利用互联网,让互联网银子渗透到企业财务中。可是p2p经过几年的野蛮发展,依然水很浑浊,出现令人咋舌的校园裸款及E租宝事件,固然是项目短视急功近利的表现,危害了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它给人造成无法摆脱非法集资的印象。p2p乱象促使行业信用迅速崩溃,这实质是它依然没有找到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囿于规范市场秩序,近来政府不得不加强对p2p监控。于是,2018年上半年出现了众多p2p平台爆雷。政府加强监控并非是坏事,或许政府的强化监控,会促使p2p网贷提早进入合规化。然而,P2p网贷未来依然要面对三大关卡:监管风险、资金风险与经营风险。并且,其与传统金融势力的冲突仍不可避免。

2018年上半年除了p2p爆雷之外,还有一个互联网金融引人注目。这个模块是「区块链」。自从比特币08年诞生起,一直被认为是革命性的技术,可是由于其认知难度高,致使区块链技术一直存活于地下和小部分极客圈的币圈。

直到这两年因为炒币造富神话才正式走入公众视野,更多的人才正式关注区块链技术本身。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可溯源性」、「公开透明」、「不可篡改性」似乎天然为金融变革而诞生。区块链的价值传递基于信任共识,这种共识会赋能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会受益,破坏者自动出局。这「code is law」区块链模式解决了传统金融的诸多痛点。因此,区块链这革命性的技术最有可能在金融业率先发轫。

币圈经过17年的乱象与喧嚣过后,让更多人的反思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区块链在逐步回归技术本身。2018年被誉为区块链技术场景落地元年,区块链技术赋能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昔日互联网+一样炙手可热的风口。

2012年王(健林)马(云)关于互联网化的1一亿赌局已不证自明。历史何其相似,而今又走到了一个关口。区块链这一野蛮人会不会像上一次「跨界」主导者是互联网化一样,砸窗而入革了传统互联网的命?

如果最后万物归于区块链化,这区块链+或就是许《跨界》一书所期许的「趋势与未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跨界》:变革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