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中下旬开始,工作加入了一些新模块就变得稍微忙碌了一些,生活依旧是平平淡淡,最大的问题是我的情绪,明显没有上半年那么好,整个人的状态也略显颓废。
经过这一年多的自我管理,我比过去更加注重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变化,其实生活和工作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在重复,想在日复一日中保持良好状态,最重要的就是心态。这段时间在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的书《活出最乐观的自己》,对悲观、乐观、抑郁、积极等情绪和心理阐述和分析,看的过程对自己也进行了一些比对,做了书中的一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我的解释风格偏悲观一些。
如果我可以很好的执行我想做的事情,比如早起、运动、阅读、体重在适度控制饮食中稳定下降、规律的作息,我心态都会比较好;但是如果一些我想做的事情我没做到或者持续的坚持被我自己破坏掉了,我就容易陷入挫折感并导致恶性循环,比如我咬指甲,上半年都没再咬我都觉得自己改掉这个毛病了,突然又咬了,我就对自己很失望;比如我虽然坚持运动但是不忌口导致体重一直在某个范围徘徊并还有上涨的倾向,我反而因为郁闷而更加想吃东西。
这本怎么样摆脱悲观、抑郁让自己变得平静和乐观的书我还没看完,希望看完会有些收获。
当然也不能光靠看书,还需要不断地做调整,想做的事情按照计划去慢慢的做,不要想太多,关注过程会比结果带来更多的乐趣。保持开放的心,遇到不开心和郁闷,不妨说出来,说给家人和朋友,去了解自己的情绪周期,最重要的是学会和自己对话,学会和自己和解。
书影音
书
本周看完两本书,《无声告白》和《一个人的好天气》,本周情绪不高和看这两本书我觉得也是有关系的。
59/100《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第一本小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这句话传播度很广,就是这本书的封面语。如果单从这句话来说,这本书写的是亲子关系,但不光只有亲子关系,深层还写了导致这种亲子关系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
书的开篇就点明这个家庭的老二也是长女,16岁的莉迪亚死了,随即开始寻找,失踪、报案、找到尸体、葬礼和后续,直到警察结案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一家人的反应、回忆和心理变化。文笔十分细腻,好几处我都感觉很窒息、压抑、痛苦也很悲伤。
爸爸詹姆斯·李是一名华裔,偷渡来的美国,为了融入这个社会,为了有好的生活,不断努力,但不管他如何努力他总被歧视,没有童年、不被重视的、没有朋友、患得患失、很自卑的一个男人。妻子的青睐让他觉得就是做梦,可丈母娘的不认可又让他对是否可以让妻子幸福产生疑虑。他概念中的幸福就是衣食无忧,儿女成群,可他没有关注到妻子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妻子的幸福是不是和他一致。妻子的离家出走给他们的感情和家庭划上了裂痕,女儿去世,妻子奔溃,才发现裂痕底下已全部腐烂。而他却选择了逃避,跌入助教的温柔乡。
妈妈玛丽琳是一名单亲家庭长大的独女,母亲是一名家政老师,母亲带大她的辛苦和父亲缺失对玛丽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在对抗,立志要活的精彩,她很好学可那个时代对女性还是有歧视的,比如没有女医生,但是她还是立志做一名医生并考入了哈佛,全班就她一个女孩,母亲得知她考入哈佛第一反应就是可以找个好男人,当玛丽琳找到詹姆斯并准备结婚时,母亲却不看好这段异国婚姻。婚礼上的对白在母女和女婿三人间扎下了刺,这仿佛是一个诅咒,又像是一个漩涡,想要逃却逃不过。等结婚后,日复一日的平淡,母亲直到去世也没有联系过她,给母亲办葬礼好像让她看见了自己的一生,于是曾经的对抗情绪再度冒了出来,她不愿意就像妈妈一样平凡一生,看着烹饪书,围着老公和孩子转,她要继续她的人生上学工作。当陷入这种亢奋的情绪,玛丽琳选择了最最极端的一种方式,抛下所有,离家出走,试图重新开始。并不知情的怀孕打破了这一切,于是重新回到家庭的玛丽琳发现女儿莉迪亚理解了她,藏起了烹饪书,热爱学习,于是她找到了心灵寄托,期望女儿可以实现她的梦想,活得精彩。
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在这个家庭是经常被忽视的,唯一不同的,内斯小的时候还是得到过爱的,所以他虽然被忽视,但是看见妹妹莉迪亚被重视的辛苦他是同情的,他也一直在开导莉迪亚;汉娜的出现让妈妈回归,但也让妈妈任命和死心,所以从小她就敏感的知道自己不受重视和喜爱,她随时随地在隐藏自己,让自己变成空气。
家里的掌上明珠,父母关注的重点就是莉迪亚,她身上背着父亲母亲所有的期待和爱。
爸爸希望她是一个受欢迎的很多朋友的女孩,一直告诉她社交很重要,有朋友很重要,别人喜欢你很重要。于是她装作自己有很多朋友,每天对着电话忙音嘟嘟嘟的自说自话,但是其实她在学习因为有亚裔血统,还是会被歧视的,他爸爸无法改变的种族歧视的社会环境她也无法改变。
妈妈希望她好好的学习,当一名医生,过早的灌输各种知识,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莉迪亚小的时候因为妈妈离家出走选择迎合母亲的一切需求只求母亲永远在她身边,这种诉求代价就是放弃自我,不会对母亲说不,这也导致母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到对莉迪亚是一种紧箍咒,没法喘息。
于是莉迪亚只能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孤独,成绩也越来越差,她的苦只有内斯知道,而内斯考上大学,他兴奋的想离开这个家的举动在莉迪亚看来就是抛弃和背叛,她不敢想象没有哥哥在她会怎么样,她会淹死,就像内斯曾经推她下水又救起她的感觉,那是死亡和重生的感觉。
在和杰克的交往中她有所改变,虽然还没有对母亲说不,选择撒谎、叛逆等方式表达了一些真实的情绪和自我,也是杰克压垮了骆驼身上最后一根稻草。莉迪亚不想死的,她想通过跳入湖中,只要踢水,她就能一路游向码头,她不用靠任何人包括内斯,她可以自救!她可以从头来过!她会大声的告诉爸爸、妈妈、内斯、杰克她要什么,不要什么!可惜......
那夜在湖面,莉迪亚无声的告白,无一不在诉说对父母、哥哥妹妹的爱,那是一种祝福、释怀和重新开始的决心,可是重生变成了死亡,这些无声的告白变了缺少半边脸的尸体,她用死亡这最惨痛的代价打破了这个病态的家。那些希望和祝福,还好最后爸爸妈妈哥哥和妹妹都听到了,他们都听到了。
我看书的时候包括写这篇书评的时候都哭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有这些影子,我们受父母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对我们的期待,我们又用什么方式方法教育孩子,我们又怎么期待孩子。
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相互影响。
我爱你!
这都是为你好!
你应该这样!
你不听我的话以后绝对要后悔!
那个人/城市有什么好!
你快回家来,家里需要你!
好不容易给你找的工作,你可要好好珍惜!
你喜欢的那都是些什么,还是好好学习/工作!
......
我爱你!
爱是什么呢?
爱不是束缚,爱是自由!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60/100《一个人的好天气》这本书也值得说说,你说它是散文吧,我觉得不算,说是小说吧又写的太散。印象日本人是很会生活的,他们注重细节,讲究仪式感,我看这个书名的时候本以为是讲一个独自生活的女孩或男孩认真对待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比较鸡汤的,一个人只要快乐,天天都是好天气什么的。
看的时候也是蛮压抑的,为什么说压抑,因为作者将一个离开妈妈寄居在远方亲戚老奶奶家的女孩一年的生活描写的特别真实,细微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点滴,你有时候就想,可不就是这样么?不管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人,生活都是惊人的相似。
你还记得曾经刚步入社会,离开家庭独自生活的自己吗?知寿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妈妈去了中国工作,她不想继续学业,以打零工为生,也算是想尽快进入社会,赚钱养活自己,妈妈不放心她就联系了一位远方亲戚吟子家,吟子是一位独居老人,家里挂了很多死去的猫的照片。老人家不是一个性格怪异的人,对待生活还是比较认真,倒也说不上热爱,就是这样一天天活到了这样的岁数。知寿虽然年轻,但是性格却有些不讨人喜欢,爱拿别人的小东西,尤其是和她有交集的人,不贵重她认为不是偷只是“收藏”,会在心里腹诽老人家,会有坏心眼的各种想法。谈恋爱也不顺心,总是谈着谈着就归于平淡,男友会离她而去,对自己也没自信,对生活也没动力。就是这样走一步看一步,埋怨着、期待着、失落着、苦恼着过了春夏秋冬,到新的一年春天,知寿算是鼓起了勇气,离开了老奶奶吟子家,归还或扔掉了“收藏”的东西,找到了一份聘她为正式员工的工作,搬到了宿舍,认识了新的朋友,也开展了一段摆明没有结果的爱情。还是平淡,还是一天天重复,心境变化也有但不多,终于是自己走了出来,独立了。
书中感人的、温暖的、悲伤的场景和对话也不少、都是浅浅地,不深刻,可是这就是生活啊。生活真的没办法像一部精彩的小说几个小时就可以跌岩起伏、历尽千帆,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生活就是一秒一秒过,慢的快的,一天一天的,大多平淡,也有精彩,只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归于平静,老了后看看照片,回忆回忆,就像吟子年轻死了丈夫,养了很多猫,都先离她而去,房子也住过很多亲朋好友,来了又走了。
我想这应该是作者想要传达的吧,人是群居动物,但是也是独自来独自走,生命长河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了,一个人的好天气,这就是生活。
影
去电影院看了《侠盗联盟》、追了《快乐男声》、《极速前进》、《三流之路》10集
有些人就属于年纪越大越好看,刘德华是,舒淇也是。
运动
keep加上快走慢跑
生活
平淡的一周,情绪所致吧!
言语
1、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
2、你的人生完全取决于你,你能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无声告白》
3、只要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就什么都想跟别人说。--《一个人的好天气》
4、嵌不进模子才是人之常情啊。嵌不进去的才是真正的自己啊。--《一个人的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