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交互设计转HCI PhD申请总结

这篇总结我只想强调一个词:独立思考,只谈三件事:定位、精要、营销

先报一下背景和申请结果:

  • 本科: Information Design
  • GPA 3.92(自己瞎算的)
  • T: 100;G: 321+3.5

一共申请11个项目,5个offer, 6个rej.
Offer: UCI INFS, IUB IS, UCSD CogSci, Cornell IS, Georgia Tech HCC
Rej: UCB IMS, UMD INFS, MIT Media Lab, UW HCDE, CMU HCII, Umichi INFS
最终选择了Cornell.
留学这件事,我不是专家,只是过来人,我的看法充满了主观色彩,只能当做参考,希望大家批判性的阅读、独立思考,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计划。
(FAQ、推荐阅读见文末)

定位: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有什么?

从设计思维的角度看,我们每要解决一个新的问题,都要经历Define这一步骤。一连串的提问有助于我们找到答案:

  • 我为什么要出国?
  • 我为什么要读PhD? 我适合做研究吗?
  • 我是不是因为经济原因才选择读PhD?
  • 我是不是因为逃避工作才选择继续读书?
  • 我到底想要什么?
  • 我想要的是否可以通过读Master得到?
  • 我的现状如何?和目标差距有多大?

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太有必要了。特别在这个出国成风的时代,不少人都是因为跟风才选择出国,但其实并不能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环境;或者目标是找一份工程性工作,却绕了一个大弯去做了学术研究。

申请不是公式:Offer = GPA>3.5 + TOEFL>100 + GRE>330 + 牛推 + 牛实习。这种单维度思考问题的方式深受应试教育影响,而现实不是公式,申请更是一个多维度的考察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兴趣,首先自己要清楚,然后才能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申请计划。

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体验,喜欢去论坛看前辈的经验分享,比较他们的背景、三围,然后估量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的确选校的时候要参考一些前辈的情况,对申master或许有用,但是对于PhD就是另一回事了。他GPA 3.3都被录取了,我3.9就一定没问题吗?他一篇一作两篇二作,我一篇paper都没有,就一定没戏了?我一开始准备选校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是自杀式申请,没有paper,没有计算机背景,还想申Top20的学校?这些判断都是经验,可以相信一部分,但不能全信。没有谁有权力给你的未来下定义,除了你自己。

冰山模型

我认为PhD申请更偏重软件方面,即冰山模型中的能力和天赋。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CV, GPA, 托福和GRE来体现,但更重要的是what you think and what you want.

剑走偏锋——交互设计转HCI PhD申请总结_第1张图片
冰山模型(图片来自网络)

申请HCI的人本来就来自于各种专业,关键在于你如何定位。作为一个设计/心理学/计算机背景的申请者,你如何定位自己?你的Title是什么?你如何定位你在未来团队中的角色?

除了这些,还要思考的是,你的优势是什么?劣势的什么?如何弥补?

我们要尽量保持短板不要太短,但更重要的是让长处更长。我此前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我一直纠结于自己没有计算机背景,虽然自学过编程,但是和专业的人相比还是太嫩了,以后做科研也肯定是不够的。但是,如果从老板的角度想,为什么他冒着被坑的风险,去招一个相对外行的人呢?他想要得到的,无非是一个跨学科的团队,你在其中贡献你从原专业角度的见解。设计师在人机交互研究中的优势在于设计思维能力、对用户行为的观察、对界面和其他交互方式的理解和经验等等。至于会不会编程,最起码C语言什么的入个门,但是并不需要你那么精通,因为团队里肯定有比你更专业的人。

关于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推荐一本书《请停止无效努力》(圈姐的书都是干货,除了书名感觉很鸡汤)。

我到底想要什么?我的职业方向在哪里?这个问题很关键,但是解决度太低。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抱着尝试的心态去留学未尝不可,但缺少了动机和热情多少有些可惜。起初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一开始我一心想做视觉设计师,做过标志、UI、动画,然后学了点代码,写过前端、游戏,接过不少商业私活,也参与过学校和企业的科研项目,最后才决定做学术研究(说不定以后也会变呢)。人生是一条动态的河流,只有不断有水源才会奔流。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尝试多总结,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就像乔帮主说的: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我们的过去塑造了今天的我们,这关乎我们的性格和价值观。只有先认清自己是谁,才能开始有效规划下一步。

精要: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一旦下定决心要出国,你的人生道路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俗话说,锥子不能两头快,想要做成一件事,就必须有牺牲。选择了出国,意味着别人在刷剧的时候你在准备托福GRE, 别人参加社团活动的时候你在实验室默默工作,别人在假期旅游的时候你在图书馆看书写论文。只有少数大神可以面面俱到,大多数人精力有限,我们的注意力只能在一件事上。虽然同时进行几个项目是常有的事,但肯定有轻有重。

多面手是个美丽的谎言

背景条件好的同学会面临很多选择,是申请海外暑研,还是踏踏实实在实验室跟着导师干活?是找一个大公司的实习,还是去创业公司锻炼能力?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纠结于如何找到最优解。我们希望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一种方法就是在同样的时间内做足够多的事。但是这样真的好吗?

大四前的暑假,我实习、和企业合作做项目、参加国际课程、去欧洲参加布展,可谓非常充实。但遗憾的是,每个项目我都无法全程参与,甚至几天内从美国飞中国再到和欧洲,好在自己年轻精力充沛,并不觉得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道理都懂,遇到实际问题了我却不会取舍。做决定很难,如果重来一次,可能我还是会那样选择,但我认为如果有三个以上的事情排在一起,一定可以剔除一两个。例如我的实习,我选择了向往了很久的公司,做的工作却对我的申请和日后的研究方向并没有太多加分。幸好老板很善解人意,没有给我太大压力。假使当初没有做这份实习,而是踏踏实实做完手上正在进行的项目,我就不用心怀愧疚了。

多面手是一个美好的谎言,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可以多线程工作,被所谓的高效蒙蔽了双眼,结果往往是每件事都做不好。

切入重点,少做无意义的事

在做申请的准备工作时,任务也有轻重之分。GPA重要吗?托福GRE成绩重要吗?我不能说不重要,但和做研究的能力和项目经验相比,肯定没那么重要。我不认为托福110分和100分在申请博士的时候有什么特别优势,更何况在国际学术环境里,大家都默认你英语达标。

为自己定战略的时候可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

Q: 成为一个学术工作者,最核心的要求是什么?
A: 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学术研究能力、阅读文献、写论文和报告...
Q: 这些能够通过什么提高?
A: 参加实际项目、像老师和前辈请教、看书看论文...

答案很显而易见啊!那还花那么多时间逛论坛看帖子干什么呢?本科生申请最大的问题是缺乏paper和经验,但优势在于“潜力”。然而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真正有潜力的人不会大学四年什么都不干,等着伯乐发现自己这匹千里马。

现在就参加研究项目,好好看书吧,就算已经到了十月十一月也不算晚,整个申请季从十月到来年三四月有半年时间,这仍是一个能够得到巨大提升的时间段。专业价值的提升,才是申请中的核心问题,而且来不得半点虚假。能最快达到目标的,就是参加专业领域的科研项目,争取发一篇有含金量的一作论文,这最直接的体现了你的价值。

关于如何进行学术英文写作,知乎上有Live和回答可以参考。我是个半吊子研究员,对正儿八经的学术研究起步很晚,也没有很系统。写论文阅读报告还是在美国交换的时候实验室的教授教的,读写论文也是在大四二学位的课上学的。不过我相信只要有心学,都会有收获。

PhD申请的时候需要写Research Proposal介绍自己大致的研究方向,如何了解要申请学校/教授的研究方向呢?教授们的个人都会有Publication, google scholar上也有很多,先从近几年开始读,再看看引用次数最高的。申请的学校一多,这个工作量就不小了。最起码每个教授的论文要看10篇以上才能有基本的了解。从申请季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大量的阅读目标,每天都带着打印出来的论文去图书馆阅读、整理、对比。每精读一篇都要有summary和critique. 一系列的文章要写或长或短的报告。看的多了容易被论文的数量麻痹,陷入了“我真努力”的自我感动。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些文章里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哪些可以为我所用?特别是critique, 即使是大牛发的文章也不会是完美无缺的,动脑筋想问题,非常锻炼批判性思维。一次,我对一篇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发邮件跟教授交流了一下,录取了之后她还和我提起此事,说我当时提的问题挺有意思,让她印象很深刻。

读paper很烧脑,也是一种乐趣。有时候我会沉醉其中,这个实验方法真是有意思,这个研究问题很有创意,这个结果和讨论很有见解... 遇到真正感兴趣的课题心里会对那里的研究充满向往。有时候我还会把近几年的CHI, CSCW, DIS和UIST的paper扫一遍,看看有什么有意思的课题,再看是哪个教授,哪个学校的,是否可以申请。(用这种方法申请的学校和项目基本都是真爱)。

这段经历是我第一次叩开国际前沿学术研究的大门,看了各种方向厚厚一摞的论文之后,对这个领域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很累却很享受,这更加印证了我之前对“我想要什么”的回答。

营销:如何成为高段位的推销员

看过《太傻十日谈》的朋友都知道这个词在书中反复出现。营销,这个词用的太妙了,一语道破了现代社会竞争的本质。书中提到,推销是门艺术,想要做一个把握命运的推销员,就要打破心中的障碍,主动向别人推销自己。

社会上的竞争,跟校园里与同学的竞争两码事。虽说以后是出去读书,但残酷的现实是,这就是一场价值交换。你付出自己的智力和劳动,换取资金的支持和未来的科研成果。我们每个人都在提供一种服务,如何体现自己的能力?如何让别人对我们的服务产生信心?如何匹配我的价值和对方的需求?

从一封邮件开始

大家都清楚,PhD如果不事先找教授的话希望很小,也就是所谓的“套磁”。套磁这个词听起来很功利,但却是一种直接高效的营销手段。人得坚持,得不要脸,还得坚持不要脸。年轻的时候丢几个人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发这封邮件,没有知道你是谁,你也不知道对方今年是否准备招生。

既然已经目的是把自己的服务卖出去,不妨把教授视为用户:
Q: 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A: 找一个科研能力强的、研究方向匹配的、靠谱的博士生来实验室参与研究项目

那么写邮件的时候重点把这些突出就好了。你的背景、经历、和对方的匹配、期望等。套磁要主动,没有哪个推销员是坐在家里等客户上门的。虽然很多时候会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但是不尝试一下谁会知道呢?教授写在个人主页上的介绍和他们正在进行的项目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说不定他们就想招一个设计/心理背景的人呢。没有第一个块敲门砖,你们永远隔着一个太平洋。

第一封之后,如果得到了积极的回复,一定会一来二去的继续发邮件。写邮件没有什么技巧,唯有真诚二字能够打动人。教授们都经验丰富,我们这样的学生他们见的多了,你心里想什么,人家一眼就能识破。所以不要自作聪明,而是摒弃功利心,在套磁中学习。一方面学习如何用英文邮件交流,另一方面套磁促使我们去看更多的论文,对不懂的问题提问,虚心的请教。这是学术交流的一种方式,以后的职业生涯会有很多这样的情景,申请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提前进入学术圈的交流环境里。

幸运的是,我一路上遇到的教授和PhD都非常非常nice,非常耐心的解答我的问题。十二月的时候我自己做一个项目,恰好读到一篇最新的paper和我想做的项目很相近,我试探性的发了一封邮件给一作(一位在读PhD)询问paper里不理解的问题。她毫无保留的告诉了我实验的细节和用到的材料,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其实这件事和申请无关,却告诉我对不懂的问题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

有的教授很有耐心,不仅和我详细解释自己正在进行的项目,在了解我的背景之后还推荐了一些阅读和学习的材料。甚至在拿到好几封offer之后的选校纠结期,他们还给我一些客观的建议。有时候收到一封长邮件会觉得深受鼓舞,或者说是感动,这种情绪立刻转化为了学习的动力。

Note:套磁只是助攻,不是申请阶段的主要工作。提升自身实力才是硬道理,切莫顾此失彼。

一些可以参考的:
我的套磁心得,献给那些对教授充满爱意却无法开口的同学(推荐好文)
从教授的角度浅谈应该如何高效套磁-2L加入两个陶瓷信反面典型
关于套磁有什么经验和建议?——知乎
申请国外PhD的时候如何与教授套磁?——知乎
在申请中套磁起到的作用大吗?套磁都有哪些误区?——知乎

来Skype吧

写邮件传达的信息量终究是有限的。如果前面的表现不错,教授说不定就会跟你说:“来Skype吧”。
谁都怕面试,怕面对面的交流,怕当面被人质疑、被人挑战。但越是你畏惧的,越是一个飞跃的机会。面试要求你最基本的英语交流(语言),对定位、优劣势分析、研究经历和未来期望烂熟于心(内容和干货),还要淡定沉着(心理素质)。

对于面试,我只能说,练好口语、做好准备、看眼缘。对自己简历里的每一段经历都要百分之百的熟悉,当然这些都必须是真实的。准备的时候从面试官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材料,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提什么样的问题?最好请朋友同学帮你看看,他们会提什么问题?有时候我们信心满满的说辞,被别人一问,还是会漏洞百出,所以不要轻易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第一次面试一定都是黑历史,我无语伦次的不知道自己讲了些什么,好在教授人很好,我表达不清的时候还帮我想词。之后我每次面试开始前,都会提前一小时把摄像头准备好,保持网络通畅,看着自己,先说自我介绍再介绍几个项目。总之先把英语说溜了,开几个玩笑,放轻松。

Note: 不管对方有没有问,有几个问题都是要说的:

  • 你的研究兴趣是什么?
  • 你的优劣势?如何弥补?
  • 你能带来什么价值?

还有比Skype更厉害的,那就是面地面交流。有的学校会邀请学生去学校当面招生。我寒假的时候飞了一次西海岸,那次真是被吓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名校的三十多名申请者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开放日。他们有的已经硕士毕业,有的已经工作了很多年,甚至有了几个孩子。他们每个人无论是教育背景、研究经验都在我之上。我作为一个还没毕业的本科生,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但是我明白自己的优劣势,我虽然没有发表过paper,但我项目类型多、充满热情,而且设计背景的申请者本身就不多。所以我会扬长避短,凸显自己有价值的一面。

面试的结果真的吃不准,你觉得聊的不错却没有下文,你觉得十分糟糕却反而拿到了offer. 没有必要伪装和演戏,展示自己最真诚的一面就好。

除了面试,这样难得的交流机会还让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未来五年没有机会共事,以后的研究生涯说不定就能遇到呢。

Note: 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不要因为地理原因拒绝,不然肯定没戏。小秘告诉我,他们不会考虑没来的申请者。

附上一些参考:

  • 圈姐的《求职面试不得不知的9大误区》同样适用于留学申请
  • 申请美国留学面试中应注意什么?——知乎

现在已经尘埃落定,大家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准备签证了。PhD申请真的看缘分,有时候不是你不够好,而是和教授不够match;不是你不优秀,而是今年组里不缺你这个背景的人。我相信,如果做到了找准定位、抓住重点、学习营销,这个申请季就没有遗憾。


FAQ

Q: 要不要找留学机构?
A: 个人认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专家做他们擅长的事,把时间省下来做重要的事。申请的一大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对等。世界那么大,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领域内的教授方向和我们相近,有多少人在招生。
申请前期的大量工作都会花在搜集信息上面。中期会花很多时间修改CV和文书。如果能有专业人士帮助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在正在进行的项目和论文阅读上了,岂不美哉?

Q: HCI申请PhD如何选校?
A: 这个学科目前还没有官方的学校排名,将HCI单独开一个专业的也不多。方法一:参考前人的选校清单,地里和知乎上都有;方法二:问老师,特别是海外背景的教授;第三,把CHI, CSCW, DIS, UIST等会议的网站上各学校投paper的数目从高到低排一遍。

附一些教授写的建议:
A Five-Minute Guide to Ph.D. Program Applications by Philip Guo
另外他还有一本115页的PhD Grind, 讲述了在Stanford读CS PhD六年的生涯。我在UCSD见了本人之后才听说有这本书,立刻翻来看了看,觉得特别有意思。建议大家先读读这本书,再决定要不要申请PhD.

Jason Hong的Grad school advice同样非常有名


最后,拿到offer之后记得给以前联系过的教授都打声招呼。前几天还因为这事被老师给数落了。感慨自己还是情商太低。
感谢这一路上给过我支持和帮助的家人,老师,同学。我踩过不少坑,也得罪过人,但谁没有年轻的时候?这半年是我大学收获最多的时光,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独立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剑走偏锋——交互设计转HCI PhD申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