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浮萍
重回内容赛道,无上限投入。
这是今年上影节期间,阿里影业带给外界最强烈的感受,在经历前两任掌门人张强和俞永福分别强调内容制作与基础设施搭建的基础上,第三任掌门人樊路远重新将阿里影业的定位调整为“基础设施+优质内容”双轮驱动。
具体来说影业旗下共有三大基础设施建设,一个是用户观影决策平台淘票票;一个是阿里鱼,希望打造成营销、授权、衍生品的平台;还有一个是娱乐宝,解决金融的资金周转压力。
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投入,因为没有内容的公司就不是好公司,内容是阿里影业的必由之路,目前已经成立五大电影工作室,培养编剧、制片人等电影行业急需的人才。
无论是内容制作还是基础设施搭建,对于阿里影业外界最关心的还是淘票票,尤其是在市场上仅剩2个主要玩家的情况下,2018年淘票票运营策略如何、即将到来的暑假档如何做票房增量、何时考虑盈利?
上影节期间,阿里影业副总裁、淘票票CEO李捷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应,面对以淘票票为代表的互联网力量开始深度介入影视行业,李捷有信心与行业一同成长,最终帮助中国电影票房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场。
2017年以来,全球电影市场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让人喜忧参半。
首先来说一说令人担忧的北美票房市场。根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 日前发布的2017 年电影市场报告,虽然美国和加拿大合称的北美地区仍是最大的电影市场,2017年年度总票房达到111亿美元,但相比于2016年下降了3亿美元。
伴随着总票房的下跌,美国电影票房市场在一些核心指数上开始出现创纪录的衰退,资料显示北美市场的观影人次创下了1995年以来的最低纪录。电影票售出数量下降6%,也创下了1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幸好平均票房增长了4%才不至于整体票房数字难看。
与全球第一大票仓北美市场状况相同的还有日本和英国市场,2017年全年票房数字分别为20亿美元和16亿美元,相比于2016年的20亿元和17亿元的年度票房数字,日本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英国已经连续多年票房下降。
根据这份报告,全球电影票房前5名的市场中,只有中国一枝独秀,实现高速增长,2017年实现票房79亿美元,相比于2016年的66亿美元,增长接近20%。
这是全球电影市场一片衰退之中唯一能让好莱坞感到欣慰的地方,连好莱坞都不能不预测中国什么时候票房能够超越美国,成为单一市场最大的票仓。
“我们看到,中国必将超过美国票房,只是时间问题。实际上在美国电影进程中,工业化对美国电影行业改变非常大。但是中国的电影行业中,互联网对电影行业改变非常大,这是两个国家不太一样的地方。”阿里影业副总裁、淘票票CEO李捷在上影节中国电影工业化主论坛发言表示。
中国电影票房的强劲增长动力是综合的、也是复杂的,既有国产电影影片质量的集体提高、也有中国电影观众的日渐成熟,更有影院排片经理排片能力的成熟。
但其中互联网的拉动作用,也就是李捷所言以在线票务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影视力量对电影票房的贡献毋庸置疑,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创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在线购票释放购买力,促进三四线乃至小县城票房的崛起。
在线票务平台没有诞生之初,观众必须要去柜台才能购票,这是一件时间成本十分昂贵的事情,在线票务的出现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购票的全套程序,极大地释放了购买欲和购买力,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网络的触达,看电影也成为一种习惯。
根据资料显示,在线购票率从原来的不足20%,到最新的2018年超过80%,在线票务平台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电影走势的重要力量。
其次是精准触达,赋能电影宣发环节。以往没有大数据的时代,宣发其实不知道用户在哪,转化效果如何,而有了互联网在线票务平台海量数据沉淀后,就能轻松拿到用户画像,实现精准的触达。
最后是口碑扩散,加速票房的正向增长。随着票务平台的发展,评分和评论已经成为观众观影的重要参考因素,一部真正的好电影,一旦口碑爆棚,必然会带来影片票房的极大提高,这在2017年以来的黑马电影中已经屡试不爽。
在线票务平台成为推动中国票房增长中坚力量的情况下,未来淘票票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暑期档淘票票会有哪些创新的玩法?
“首先灯塔是长期的战略性产品,是面向片方的,如果参加过灯塔发布会就知道,这是整个行业率先推出第一个系统性、完整面向片方的宣发工具、平台性的产品。”
李捷表示,淘票票推出的一站式宣发平台灯塔,力求解决数据不透明、投放精准度低等行业痛点,通过整合阿里体系内最完整的影视分析数据和相关联的媒介、商业数据,提供智能化的宣发方案。
一经上线,便得到片方和宣发方的认可,即将到来的暑期档大战,灯塔凭借自身优势一举拿下《西虹市首富》《我不是药神》和《风语咒》等电影的主宣发和联合发行,可谓承包了暑期档的流量电影。
其中暑期档电影《西虹市首富》推出一夜霸屏的产品,实现了35个APP,整个流量全部展现出来,标志着灯塔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今年暑期档,灯塔会推出一些指数,包括爆米花指数、搜索、社交平台、物料、热度、还有想看等,尽可能从技术上透明化,帮助宣发公司简化宣发流程、透明宣发费用等。
“面向客户的产品,就是购票平台和观影决策平台。淘票票专业版是工具型,给解决数据查询和票房大数据的问题。”这是淘票票的核心竞争力,拥有海量真实用户的购票数据,背靠阿里的技术,李捷有信心把数据用好,让行业更透明和高效。
今年暑期档期间,淘票票会联合业内著名的数据公司凡影,共同推出舆情产品,利用淘票票平台上沉淀的观影大数据,分析影片受众特征、试映反馈等,帮助片方更高效、透明地进行宣发。
除了这两个产品,淘票票与其它产品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平台化。
“我们和别的公司不太一样,我们并不是以宣发项目为思路做电影,是以平台的思路。和所有的电影都可以合作,无论你的投资方是谁,我们是开放的。”李捷表示,只有平台才能消除电影行业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风险。
(投稿、合作、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wysygc2017。文章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和来源,文末需带本公众号二维码,否则举报)
阅读文娱商业观察(ID:wenyushangyeguancha)往期热文
《妖猫传》遭质疑、《二代妖精》或难达5亿、《前任3》逆袭|贺岁档电影观察
《极限挑战》《明星大侦探》停播后回归,但趋严政策仍是综艺节目最大风险
文娱商业观察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百度百家| 一点资讯
U C头条丨腾讯新闻丨网易新闻
微博 |牙牙| 界面 | 搜狐公众平台
36氪 | 虎嗅 | 猫眼电影 | 淘票票
雪球|知乎 | 天天快报 | 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