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
可这一天,却传来了一件令人无比悲伤的消息。
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
31日下午,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多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
但由于原始森林的情况复杂,加上当天的风向突变。
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突遇山火爆燃,造成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牺牲。
3位70后,1个80后,24个90后,2个00后……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9岁。
表姐多么希望这条新闻是假的,只是上苍跟我们开的一个愚人节的玩笑。
可无情的山火带走的不只是草木,还有英雄的血肉和生命。
牺牲的中队长张浩的朋友圈,他刚刚结婚不久。
这场吞噬了太多生命的大火,不仅灼烧着凉山的土地,也揪着全国人民的心。
这让表姐想起了一部美国电影,一部讲述森林消防员的英雄事迹的电影。
《勇往直前》
Only the Brave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2013年的6月,美国亚利桑那州亚内尔山因为雷击引发火灾。
由于当地夏季高温、干燥且多风的状况,导致火势迅速蔓延,这为消防队的扑火行动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在当时,有一支名叫「花冈山消防队」的20人队伍临危受命,前往火情最严重的地区救火。
这场大火令19名消防队员殉职,只有一人生还。
这场事故成为美国30年来最严重的的扑火伤亡事故,也是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最大的一起消防队员牺牲事件。
影片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
在电影中,他没有使用过多的煽情和套路,也没有刻画太多灾难场景与救火场面。
反而以近乎纪录片的白描手法展现了消防员们的生活,和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故事的主角埃里克·马什,是一名经验丰富且训练有素的森林消防员。
这一角色由“灭霸”乔什·布洛林出演,他是一支市立二级消防队的队长,也是队伍的灵魂人物。
埃里克作为队伍中的大家长和前辈,不仅救火经验丰富,而且个性严格坚,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消防事业。
对消防员这一职业充满理想和热情的他,希望能够亲手将这支二级消防队,带领成为被政府认可先锋消防队。
因而每当发生火情需要救火的时候,埃里克总是带领队伍冲在第一线。
他深知大火的可怕,所以更加严格地督促队员们训练。
这不仅是为了队伍的荣誉,更是为了守护山下小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影片的前半段,主要围绕这支二级消防队的队员们为了成为先锋队而努力训练,并冲锋在救火一线的情节展开。
导演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消防员们的艰苦训练和森林救火的危险程度,不仅很多山火场景采取实拍,连真正的灭火作业都由主演受训后,亲自完成。
因为真实,也让影片的情节更加打动人心。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首先要求:
不能怕脏和累。
每天都要进行艰苦的训练,经常穿着肮脏的衣服,酸臭的汗味和黑污污的脸。
尤其是火灾高发季的时候,森林消防员们甚至一个月都不能回家一次。
对于他们而言,每一次的突击训练都是对危险的一次彩排。
因为——
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
每一条训练手册上的经验,都是之前的消防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他们必须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
普通人眼中的山顶景色,但到了消防员的眼中——
一旦危险来临时,所有的风景都成为了“可燃物”的代名词。
其次,森林消防员的最大任务——
并不是去灭火,而是要想办法控制火的蔓延趋势。
因为他们不能像建筑消防,那样离开建筑就好。
森林山火往往是大面积扩散,温度、湿度、风力大小、易燃物(树木花草)的密度,都会对火情有重大的影响。
消防员们要做的补救方法就是:
挖隔离带。
隔离带要有一定的距离,才能保障火花不会溅到另一边的易燃物,把火源控制到一个不可蔓延的程度。
有时也需要依据环境,把挖好前面的树木点燃,以火治火。
这就相当于烧出了一条隔离带,把火势控制住。
此外,作为一名消防员——
在他们的工作中,随时面对着各种危险。
因为每一次出活动,消防员们都是在和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不可控制的火情做殊死抗争。
队员不仅要面临浓烟、高温、窒息、坠崖、乃至蚊虫叮咬等多种风险的考验。
但其中最危险的还是,无情的火舌。
在庞大的山火面前,一切树木、动物等包括人类在内的可燃物都显得渺小而无助。
因为森林火情的蔓延方向难以控制,消防员有时甚至会面临大火包围的险境。
这时候就要用防火袋包住自己,然后扑倒在洼地里,等待大火过去。
可水火无情——
花冈山消防队员们这一次却没能避过,内尔山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火。
和凉山火险一样,同样是受到瞬间风力突变的影响,花岗山消防队员们在救火过程中没有留下足够安全空间。
一开始,他们在队长埃里克的带领下,在几百米外的峡谷外侧修建防火带,试图阻拦火势。
但几分钟之后,风向突然变化。
在空旷的山林里,大火会迅速随风蔓延,甚至连一般的车辆都来不及撤离。
撤退无路的情况下,队长埃里克下令队员们就地设立防火区,全员进入防火账中避险。
可因为大火的核心温度实在太高了,即使防火账也无法抵御高温。
当大火席卷过后,焦土中的19位消防员无一生还,唯有一位因为要观测风势,而提前撤离的消防队员幸免遇难。
导演克制住了影片中所有的情绪,消防队员们即使在被困火场的时候,也依旧在相互鼓励。
然而,死亡就这样无声无息的降临了。
没有一点预兆,根本就无迹可循。
作为消防员,当大火来临的时候,当所有人选择撤退的时候,他们选择的却是逆行。
可这些被称为英雄的人,同样也是普通人。
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要守护,也会面临工作和家庭之间的两难抉择。
影片用大量的细节来展现每一个普通消防队员的生活、性格、家人,也正因这份基于真实的触动,最后一场大火中19名消防队员殉职才令人悲恸难忍。
性格偏执强硬的队长埃里克一心扑在救火工作上,结果导致忽视了妻子和家庭。
以至于妻子出了车祸,都不愿意告诉丈夫。
影片中另一位让表姐印象深刻的角色,是由“爆裂鼓手”迈尔斯·特勒饰演的队员布兰登。
布兰登曾经是一位十足的问题青年,有坐牢吸毒的前科。
最初加入消防队也仅仅是因为女友意外怀孕,为了承担起一名父亲的责任,才找到了消防队的工作。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布兰登都与我们想象中的英雄形象不沾边。
可他硬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熬过了艰苦的训练,逐渐在一次次火场逆行中,懂得了责任与使命。
这些性格上的瑕疵缺点,构成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英雄亦凡人,但在灾难面前,他们又必须成为那个勇往直前的人。
电影中的每一位消防队员的生活,是这样的普通、真实,但他们却对自己的工作有着共同的热爱和信仰,珍视队友间的兄弟情义。
但这群糙汉子们最令表姐为之感动落泪的地方在于——
他们的勇者之心和牺牲精神。
影片的最后一幕尤其催泪,死里逃生的布兰登来到来到体育馆。
见到所有牺牲队友的家属之后的他,产生了巨大的内疚和自责的情绪。
他对队长的妻子说:
我应该替他们去死,他们每个都比我好,他们每个都比我更有资格活下去。
可队长妻子却告诉他说:
不要愧疚,不需要愧疚,应该活着。
虽然这群看似平凡的西部男人的生命,被定格在悲情又英勇的那个瞬间。
但在那之前,他们早就已成为英雄。
因为,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
不是因为宿命,而是因为选择。
有人说:
和平年代,消防军人是牺牲最多的职业。
他们水里火里,风里雨里,只要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去往哪里。
他们一遍遍上演最伟大的逆行,直面死亡。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致祭亚内尔山大火中,牺牲的19名消防员。
致祭四川凉山森林大火中,牺牲的30位英雄。
愿英雄们,一路走好!
同时,也希望今后的救援更加科学高效,提高救援的安全系数。也希望大家注意安全用火,消除火灾隐患,减少不必要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