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很多文章总是隔靴搔痒?读吴思《我想重新解释历史有感》

为何很多文章总是隔靴搔痒?读吴思《我想重新解释历史有感》_第1张图片
吴思《我想重新解释历史》

今天还是继续看吴思的访谈录,其中有一章节讲述他为什么会创造“潜规则”、“血酬定律”、“元规则”、“官家主义”等新词汇来描述他的想法,从而构建他的新的历史体系观?是因为他觉得现有的词汇中不能透彻的表达他所想要表述的含义。而为了把一个问题说透,若是找不到合适词汇时就不得不创造一些词。与其说他是为了建立一个新的历史体系而故意为之,不如说是为了把一个问题,一个观念说透而不得不为之。

一个“透”字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忍不住的写这篇文章。当然,我因为思想深度、人生阅历、逻辑思惟等各方面都远远不够,所以我常常对自己写出来的文字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总是不够淋漓尽致而感到“很不爽”。不仅对自己的文章很不满意,读很多其他人的文章也总是会有“不痛快”的感觉。为什么明明已经说了一,却不继续说二、说三,直到问题说的比较透彻呢?为什么很多文章给我一种浅尝辄止的感觉呢?唐人用短短二十个字就能把一个问题说的很透彻,为什么我们现代人即使用了两千字、两万字都说不清楚一个问题呢?

看了吴思的访谈录后,我有了这么一个假设,是不是因为现在人习惯了浅层阅读,所以自然所输出的内容也就浅层了?若是一个人没有进行深度的思考,又怎能指望他写出来的东西能透彻呢!因为思想是混乱的,所以写出来的文字内容也是不清晰的。即使作者努力试图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的有内涵,更加的深刻,但事实却是大部分的作者写出来的文章或者书籍只能用“隔靴搔痒”来形容。有的甚至连“痒”都没有“搔”到!

在一个访谈者询问吴思关于研究历史,如何建议读者去读“真正的历史”而非“官方的历史”时,吴思是这样回答的:

“我觉得最要紧的不是史书,而是心态或眼光。我读的史书就是常见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明清笔记。问题在于,我们究竟是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头脑想,还是放任别人在自己的头脑中跑马。最严重的,大概也是最常见的现象,就是读书的时候连想都不想,根本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比较起来,我宁可用心读一页,也不胡乱读一本。除非是消闲打发时间。学而不思则殆,读不出想法,还不如不读。”

为什么我会把这段看似和本文章没有关联的句子摘抄出来呢?在这里,我似乎找到了很多文章之所以给人形成“隔靴搔痒“的原因。在我看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用心”上出了问题,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大多时候只是放任了别人的观点在自己头脑中任意霸占位置,从而写出来的内容也只是前人观点的“堆砌”,而非自己的“创造”。

因为思考力度的不够,因为知识积累的不够,因为生活阅历的不够等总总原因,或主观刻意为之,或客观个人能力有限,很多人所写出来的文字感觉就是软趴趴的棉花糖,没有任何力度。

若是在看书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写文字的时候多问几个如何解决?不断的深入的系统的去钻研自己所想要探讨的问题。在内化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所学所感融为一体,再进行输出,是否能从“隔靴搔痒”变到“触碰神经中枢”呢?!

吴思有段话,我特别欣赏,他说:

“你说普及性的写作,假如一百人里面有十个能把历史故事写的好看,但能从历史里找到新发现的可能只有两个。我既然能做一些别人做不好的事,那就别把时间放在很多人能做好的事上。时间那么紧,不能做二流的事,每次都应该做一流的事。”

我想说,如果能写一流的文章,就不要写二流的内容。

当然这只是一种期望,这篇文章因为我个人能力有限,还是如以前一般是篇“隔靴搔痒”的次品。

但我希望,总有一日,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一流的文字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很多文章总是隔靴搔痒?读吴思《我想重新解释历史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