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上映的电影《让子弹飞》中,姜文扮演的张麻子多次使用同一种步枪快速射击,屡屡命中目标,尤其是开头那一段将“马拉火车”打散的镜头,和“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台词一起给观众形成了很强的视听冲击感。影片中这些镜头并非是艺术夸张,张麻子手持的枪支,经典的“英国制造”——“李-恩菲尔德”步枪,这款在英军中服役多年,为大英帝国赢得了两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优秀武器,的确可以做到影片里所表现的那样。
许多二战武器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一战时期,而李-恩菲尔德步枪的历史则更加久远。首先要解释一下它的名称,“李-恩菲尔德”(Lee-Enfield)是一个“混搭”的名字,“李”是一个人名,指的是詹姆斯·帕里斯·李(James Paris Lee,注意,中间名可不能翻译成“巴黎”),“恩菲尔德”指的是位于英国伦敦北郊的恩菲尔德皇家兵工厂(建于1804年的英国“国有企业”)。詹姆斯·帕里斯·李原本是苏格兰人,出身于钟表世家,5岁时随父母移居加拿大,成年后移民到美国,先后居住在威斯康星州简斯维尔和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就是经常能听到的“春田”)。
步枪,后来的李氏步枪大都保持了类似外形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美利坚,这位精于机械钟表的非主流设计师开始涉足枪械领域,他先是在雷明顿公司工作,设计出了经典的后方闭锁“李氏旋转后拉式枪机”,并申请了专利,之后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李氏军械公司。在此期间,他设计出了M1875步枪,但并未被美军方看中。
▲M1879步枪,已经出现了李氏步枪标志性的弹匣
后来他又设计出M1879步枪,这款步枪已经采用了他的一个创新——并可拆卸盒式弹匣,这在当时算是一个突破性的设计,不过缺点是不能单发装填(只能用弹匣)。这种步枪仍然没有当时仍然死抱着活门步枪“老传统”不放的美国陆军高层看中,倒是被美国海军看好,先后采购了1000支,不过生产商还是“李”的老东家雷明顿公司。有意思的是,清政府也曾在1884年向雷明顿公司购买了4000余支M1879,并且在中法战争中使用过。
▲李梅特福弹匣步枪(Magazine Lee-Metford)
虽然在美国的投标屡屡不顺,但却在1888年被詹姆斯帕里斯李的“祖国”英国采用为制式步枪,口径为0.303英寸(7.7毫米),这就是李-梅特福弹匣步枪。第一种被采用的型号被称为Mk I,稍后改为10发双排弹匣的型号为Mk.II。之所以还要加个“梅特福”是因为此枪所采用的圆形截面膛线是一位名叫“威廉埃利斯梅特福”(William Ellis Metford,1824-1899)的土木工程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清理当时仍在使用的黑火药燃烧后的残渣。
抗烧蚀性能要比梅特福膛线好
在后来改用了能量更高的无烟火药后,这种容易被烧蚀的膛线形状又被改成了方形截面(即恩菲尔德膛线)。膛线有了变化后,因此这种步枪也在1895年被重新命名为“李-恩菲尔德弹匣式步枪”(Magazine Lee-Enfield),简称为MLE步枪。由于许多步枪只是更换了枪管,就在枪身上印上一个“E” 以示区别,不过从外观上看,除了“E”字母外,“恩菲尔德”和“梅特福”并无区别。MLM和MLE的长度均为125.7厘米(与三八大盖相当),为了与后来的型号相区别,这两种步枪被统称为“李氏长步枪”(Long Lees)。当年八国联军中的英军就是拿着“李氏长步枪”打进了北京,这算是这种步枪第二次跟中国联系起来,但这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枪能以大仰角来“吊打”2~3公里远的目标,实
战证明只适于集群使用,这个设计在一战时被
取消了
目的是阻断弹匣供弹,以免士兵射速过快浪
费弹药,后来这种无用装置也被取消了
李氏步枪在后来的布尔战争中暴露出许多缺陷,对手布尔人所使用的毛瑟步枪能用桥夹快速装弹,李氏步枪的弹容量虽然高达十发,比通常的步枪多了一倍,但只能一发一发地装填,火力中断时间长,另外瞄具竟然只能在工厂校准(步枪从南非运回英国,只为了校准一下,这个实在有点蛋疼)。
期仍然保留了齐射瞄准具
在总结了战场经验之后,恩菲尔德兵工厂对李氏长步枪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主要是去掉了通条管;枪管被护木完全包裹;枪机上方添加了弹夹导槽,这样就能用桥夹装填,速度快多了;同时长度也缩短到了112厘米。这就是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ShortMagazine Lee-Enfield),简称SMLE。在1903年正式装备后的型号为SMLE—MKI。如同后来的“中间威力”弹和“小口径”一样,这种“短”步枪在当时是一种有开创性的设计,它使士兵的操纵更容易,受限制也更小,可以通用于步兵、骑兵、炮兵等兵种。
▲从上到下为MKI、MK.III、No. 4 Mk I*和
Mk.III*型(*表示有了一个微小的改动),
枪托右侧的圆形铜片是用来铭刻兵团标记的
李-恩菲尔德短步枪有多种基本型号,还有基于基本型号持续改进的众多改进型号,其命名比较啰嗦,不过我们一般只需要搞清楚基本型号就行了。MK I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队广泛使用,前枪托与枪口齐平是它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MK II为训练型。MK III于1907年定型,为MK I的改进型号。MK I型和MKIII型在外观上很相似,只能从一些细节上“找不同”——二者只在照门和枪托端面的倾斜角度上略有区别。No. 4 Mk I*型比较好辩认,可以直接从枪口形状区分出来,另外照门也被因为改成了觇孔式而被移至机匣尾部,而前两种的照门为缺口式,在枪管尾部。
上一个榴弹发射器,用空包弹发射米尔斯
手榴弹,枪身上黄色部分是为了加固枪身
而缠绕的铜线
一战时期,标准型的Mk III由于结构复杂难以大量生产,于是在1915年又出现了简化版的Mk III*,主要变化是去掉了弹匣隔断器,又加入远距离齐射照门(可能是为了应付堑壕战),但是在外观上难以与原型分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Mk III又恢复了生产,弹匣隔断器又出现了,直至1942年才完全被抛弃(英国人还真是死板得可以)。后来英国觉得自己产量也不够了,便委托美国生产,这种委托生产的步枪被称为P-14。Mk.III*型是李-恩菲尔德步枪中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一型,也是英国在二战时期的主力步枪,在很多影视剧中能看到的多是这种枪型。
通常的姿势不同,此时要用中指扣扳机,
食指开锁,拇指闭锁,整个过程可以做
到“手不离枪”
李-恩菲尔德步枪最大的优点是射速快,由于采用了后端闭锁的旋转后拉式枪机结构,避免了前端闭锁易受热膨胀而导致的操作困难,所需要的力量轻,开闭锁行程短,单凭手指的力量就能完成开闭锁,操作熟练的士兵可以达到15发/分钟的“手速”,几乎达到了半自动步枪的水平。为了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在实战中英军还使用过容量更大的20发弹匣,通常几名步枪手就可以形成猛烈的火力,常让对手误以为遭到了机枪打击。后端闭锁的缺点是不能承受太高的膛压,在射击精度上也不如前端闭锁结构好。不过,世上没有万能武器,在实战中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才是致胜之道。
李-恩菲尔德步枪还有一种更短的型号No.5Mk I,又名丛林卡宾枪(Jungle Carbine),枪管仅520毫米,枪托缩短,全枪也更轻,因为枪管缩短会导致枪口焰过多(枪管短,未燃烧完火药会形成耀眼的火光),因此在枪口安装了喇叭形消焰器。1944年正式定型投产,在二战中主要用于东南亚战场。由于枪管短,射击精度就差了一些(短枪管导致火药做功距离减小,初速降低),但短小的体量非常适于在丛林中使用,因此仍是东南亚英军的主要装备。这种枪型在外观上很好分辨,枪管前端外露并且有喇叭口的就是它了。
在白刃战中吃亏,英军使用了长达55cm
的P1907刺刀,但实战证明长刺刀并不好
用,二战末期就不再生产了
1926年,英国兵工管理部门决定采用新的命名方式来统一叫法,原因是感觉原来的命名法太乱,于是.303口径(7.7mm)SMLE步枪统一命名为No.1步枪,而.22口径(5.58mm)的训练枪则被命名为No.2,P-14步枪则被命名为No.3。实际上这样一来更乱了,本来大大小小的型号就多,结果同一种步枪还有不同的名字,很多不太熟悉的人会被搞得更晕……
在1942年2月,英国在No.4步枪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相应的狙击型No.4Mk.I(T),“T”表示“瞄准镜”(telescopic sight),由在经过挑选的No.4 Mk.I步枪上安装贴腮板和瞄准镜组成。瞄准镜放大倍数为3倍,为了能同时使用机械瞄具,瞄准镜座安装在机匣左侧,枪托上也装上木制贴腮板。这种狙击步枪大约共生产了25,000到30,000支。
▲援助中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上面会刻有“国军”字样
在二战中,也有中国人使用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的纪录。根据《租借法案》,中国曾获得了4万支美国萨维奇轻武器公司产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曾装备过远征军,在电视剧《我的兄弟我的团》中远征军有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的镜头,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是这种步枪的口径与当时中国的7.92毫米制式口径有差别,子弹还得单独供应,后勤上就不太好办,再加上刺刀固定不太牢靠,容易掉(对英军不算事,但对中国军队来讲就太糟了),因此除了在远征军以外,应用并不广。在电影《集结号》中,谷子地评价“英77”步枪“不好使”,大概也是因为子弹难以找到。
在朝鲜战争中,参战的英军仍然使用李-恩菲尔德步枪,在这场二战后最大规模的战争中,这款英国老步枪已经是渐露窘态,在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面前,纯手动步枪已经优势不再。而在自动步枪大量列装后,李-恩菲尔德步枪这位老兵只能慢慢远去了。
二战之后,英国的制式步枪换成了7.62mm口径的FN步枪,但狙击步枪还沿用了二战时期的No.4 Mk.I(T),由于口径不同,后勤保障就成了问题。到了60年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恩菲尔德兵工厂在No.4步枪基础上更换了新枪管,研制成了L42Al狙击步枪。L-42A1被使用到上个世纪80年代,并在马岛战争中亮相,在此之后就退出了英军的装备序列,不过L-42A1仍然被英国警察使用至今,算是李氏步枪如今唯一的“子孙”了。
步枪,照片中枪口还套着一战时期的榴弹发
射器,和远处的M-16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但是这位枪中老兵并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世界上的一些局部冲突中,我们还能时常看到它出现。这款操作简单轻巧的步枪很适合力量较小的人使用,这样一来妇女儿童都能成为战士,射速应付一些小战斗也没问题,所以是游击队的好选择。在阿富汗反抗苏联占领的战争中,曾有美国记者在阿富汗看到一名“儿童团”战士用李-恩菲尔德步枪连发射击,打爆了苏军汽车的油箱,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李-恩菲尔德步枪在操作和射速上的优势。
最后来一张李氏步枪的“全家福”,并献上一波手持“老李”步枪的妹子照,流口水的同时,也认认型号哈……
参考资料:枪炮世界网站
新浪军事
《军武次位面》官方新浪微博:@军武视频
《军武次位面》总导演的个人微信号:crazy262a2
欢迎广大粉丝关注互动!
想了解更多关于军事知识的朋友们欢迎在各大视频网站观看《军武次位面》系列节目,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凤凰网、土豆网、乐视网、ACfun、Bilibili、网易等视频网站,每周五晚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