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乌龙事件反思:谁在妖魔化顺风车?

看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杭州母子深夜遭顺风车遗弃村道边”的报道,最后果然是熟悉的反转: 一场由于未提前沟通而导致的“报警乌龙”,顺风车司机成了“坏人”,大喊冤枉。


我一直觉得,人类往往倾向于亲手毁灭自己发明的美好事物而不自知。 这并非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而是对真正的共享互助模式“顺风车”在中国频遭舆论妖魔化(而且往往来自于乘客)的真实感受。

杭州乌龙事件反思:谁在妖魔化顺风车?_第1张图片


【“乌龙报警事件”: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一周前的8月15日,一篇《母子凌晨打顺风车,司机带到偏僻小路要加价,打110后被扔半路》的报道在网上传播,将杭州一位厨师推向了风口浪尖。 劲爆的标题,风口浪尖的网约车,惊险的情节,引起了网友强烈关注。


据事主翟女士自称: 7月5日凌晨,她和儿子在杭州机场通过哈啰出行APP约了一辆“顺风车”,路线从萧山机场到三里亭,预计价格64.1元。 上车后她发现车开进了村道,她有些警惕,要求司机把车开回大路自己下车。 协商无果后她用手机拨打了110,然后司机拐到了大路上,按要求把她和孩子放在了路边,然后被110接走。


然而,据浙江电视台追踪报道,车主王师傅却大声喊冤: “我不是坏人!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人! 只是想顺风车赚点汽油费。 ”据王师傅称: 走村道一方面是为了节省高速过路费; 另外一方面,翟女士选的是价格更低的拼单服务,所以他得按导航去接另外一名乘客。 双方争执不下,翟女士表示要报警,他也同意了。 按110的调解和乘客要求,他安全将翟女士放在机场路,随后继续接下一位乘客。


哈罗顺风车也公开表示: 此事对社会各界造成了一些困扰,哈啰顺风车深表遗憾,后续将会不断优化产品,升级服务,给司乘双方更好的出行体验; 顺风车本质是“共享互助”,“帮助别人,赢得尊重”是顺风车的精神内核。 在此,哈啰顺风车也积极倡导司乘客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营造文明,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事实再清楚不过了,一个乌龙、一场误会而已。 欲辨已忘言,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坦率讲,核心问题是造成期望值过高,经常超出实际。 甚至于作为用户(乘客),并不太清楚顺风车“顺路捎你抵点油费”的互助本质----互助经济,可是需要互相理解的!


时下,社会对“网约车安全”极度重视、甚至有些过度反应(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我以为,这个呼吁并不为过。
【顺风车不是快车,而是共享互助】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乘客翟女士会误会司机王师傅? 其实,许多人都有一个严重的错误认知: 顺风车不就是便宜的快车嘛!


错,大错特错,这根本就是两码事好嘛! 许多网约快车、专车司机是以此为生的,换言之,他/她买车甚至租车、跑网约车就是为了赚钱,路线也是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反正费用都是默认乘客全掏的。 而顺风车司机往往都是另外有正经工作的,只是为了补贴一些油钱而已,如果你要求走高速你就得掏高速费,不愿意出就得避开高速。正是 因为都是顺路,才使得社会的交通资源利用最大化。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顺风车的定义是“私人小客车合乘”。 按照官方规定,顺风车属于私人小客车合乘,与拼车同属一脉。 顺风车是需要符合固定时间、固定路线的合乘者,与私人车辆所有者分摊费用的共享出行。 这个定义,权威而清晰。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顺风车被乘客误会成了快车”的现象? 不客气地说,因为整个行业都被资本大鳄们催肥甚至扭曲了。


早在5年前的2014年,中国市场就上演了罕见的一幕: 打车软件发生了生死时速的竞价排名! 打车不但不要钱,而且比赛倒贴给你钱! 为此许多人不打白不打、甚至还出现了不少司机专门刷单猛赚了一票。 当时,上演比赛倒贴的两家分别是滴滴、快的。 而背后的投资者,正是腾讯、阿里巴巴两大中国互联网超级垄断集团的狂野战争。 这是两个5千亿美金公司之间,对移动支付的长期血战缠斗,倒贴实为巨头直接花钱买移动支付用户。 网约车大战,只不过是阿Q代理人的战争而已。


后来,因为烧钱过多这两家都打不下去了,最后干脆直接合并了! 只是,在攻城掠地的过程中,给大量用户和全社会一个简单粗暴的印象: 网约车就是应该便宜,而且便宜很多!


要知道,共享经济的精神是“使用而不占有”(Access but not Ownership)。 一个人闲置的物品、多余的时间、拥有的技能都可以和其它人分享,甚至从一开始就不通过购买去占有所有权。 共享经济,首先是一种互助和公益,然后才是一门生意。


可惜,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错把顺风车当快车”,这不是对对共享和互助经济的扭曲么? 在此,我也呼吁顺风车回归本质; 同时也呼吁司机乘客双方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营造文明,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互助经济需要互相理解,请乘客管理好期望值】


管理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期望值管理。


即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取决于Ta主观层面上的感受、和对一切外境的解读。 随着欲望和期望值的不断扩张,在“期望”的对比之下,我们就永远都无法对当下所拥有的感到满足。 因为我们总是想要拥有更多、获得更多,不断的试图达成更多的期望、达到更高的标准。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这种被欲望所驱使的状态,那么你就很难从你所拥有的是事物之中感受到幸福。 因为在过高的期望值对比之下,当下拥有的一切都会显得不够好、不够完美。


以顺风车为例,要知道,乘客以比出租车、网约车便宜很多的价钱享受了交通服务,为啥却要求顺风车提供超出出租车、网约车的服务呢? 这是否期望值太高了呢?嘀嗒出行联合创始人李晓帅说过“xx把顺风车当快车做,司乘关系经常发生不愉快。因为教育出来的市场预期是错的。”


统计数据显示,仅以2016年为例,全国每天有6000万量级的出行需求,而出租车和黑车分别满足3000万次左右。 而全国35万租赁车牌,其中只有一部分是营运车牌,其每天能承载的运输量最多400万单,每天有2600万需求依靠黑车来满足。 衣食住行,大家总要出门。 而互联网配置供需最合理,所以社会化交通大爆发。


但是,网约车长期游走在政策边缘,各地持观望甚至约束态度,但对顺风车、拼车却是相对鼓励的。 早在2013年底,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出台,为拼车和顺风车“定了性”,跟黑车划清了界限: “小客车合乘能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轻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这对整个行业都是利好,只是因为去年滴滴一些顺风车安全事件,导致滴滴顺风车下线,好在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及时的出现,虽然在产品上还有一些成长空间,但实实在在满足了一部分乘客用相较之快车更实惠的价格拼车、车主顺路分摊油费的出行需求。


以北京为例,前两年的数据是每天打到车的人有150万次左右,成功率只有60%。 按此计算,打车需求的人每天有250万人次。 60%只是一个刚刚及格的分数,没有打到车的100万人次怎么办? 挤公交、挤地铁、坐“黑车”,有条件又能抽到车牌的,就买私家车。 许多人还嫌专车贵呢! 人们基于互联网的出行需求匹配还远远未被满足,顺风车的刚需是摆在那里的。


我一直都觉得顺风车是一个资费性价比最高、深受用户欢迎的好产品,更符合共享的本质。 但它客观上是一个双边市场,需要司机、乘客双方都对此有基本的理解,不要情绪化。 媒体们更应该秉承专业精神,不要标题党,也不要妖魔化---否则,伤害的将是所有人的利益。

杭州乌龙事件反思:谁在妖魔化顺风车?_第2张图片


【结束语】
顺风车的本质是互助和共享。 帮助别人,赢得尊重,是顺风车的精神内核。 很多司机和乘客间的矛盾和纠纷,都是基于双方没有深刻理解顺风车的本质而造成的。


如果有一天,司机和乘客之间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体谅,那么这个行业的春天才能说真正来临了!


顺风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且行且珍惜。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搜狗360。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我们的10万+和爆款文章


春晚红包反思|互联网红利消失|双11大复盘

硅谷发展史|互联网20年|重启理想主义

Facebook发币/TOP20科技巨头|亚马逊退出

华为5G国运之战|联想危矣|金蝶2B持久战

大数据乌托邦|云计算|区块链|机器人

腾讯科技向善|阿里港股奇谋|百度已死标题党

蚂蚁场景之战|小米谤满天下|危险敌人刘强东

三英战张一鸣|美团船长王兴|滴滴程维胜UBER

你不懂周鸿祎|对话王高飞|好人张朝阳

市场快手计划抖音|爱奇艺奇点|优酷算账

美团收购摩拜|大搜车超越瓜子?|链家

围剿知乎大V|小红书|58

黑镜|王者荣耀|阴阳师|恋与制作人|沙盒

追风者傅盛|蓝港王峰|APUS李涛

俞敏洪炮打司令部|王石的红烧肉|十问赵何娟

海尔|万达|苏宁|国美

OPPO|vivo|荣耀

实地|泸州老窖|加多宝

自媒体十问答|罗辑思维分手|致创业爱好者

互联网必读10本书|大佬推荐重创新

跪舔90后的病得治|乌镇饭局之外价值为0


扫码关注。预告:人工智能再掀浪潮


杭州乌龙事件反思:谁在妖魔化顺风车?_第3张图片

“原文”有图有真相

你可能感兴趣的:(杭州乌龙事件反思:谁在妖魔化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