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微信颠覆社交,企业不会新媒体营销,后果如何?

编 | 张凡

企业不会新媒体营销,后果如何?

1、错过微信就错过未来

微信用户月活量达8.5亿,日活量达7.5亿。微信已成为互联网营销的主流阵地。

原创:微信颠覆社交,企业不会新媒体营销,后果如何?_第1张图片

2、失去最重要的连接机会

传统营销是爬楼梯,微信快营销是坐电梯,今天是“人人皆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微信进行连接,开拓渠道和客源,推广企业品牌和产品。

3、大量广告被白白浪费

很多领军企业最早重视这块,今天已经取得了战略性成功;

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新媒体重视不够,收获不大,进一步轻视了新媒体。

新媒体是企业品牌传播的主流阵地。

今天,微信生态已经占有互联网整体流量的42%,占有移动互联网流量的60%。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错过微信,就错过未来”。企业在新媒体上的运营行为,本质是具有拟人化人格的公司,在和他的朋友们说话交流。

新媒体给了中小型企业、初创品牌、创业者一个良好的发声机会,好像也是唯一的机会!

三个痛点值得再次重视

1、领导不重视新媒体,市场部喜欢投广告。

对手的老板不重视新媒体,那我们就要重视,这就是机会!企业新媒体基本都做不好,做好了就很厉害,往往把行业的10%流量就吸走了!对手的资源整合为己所用,这是没有硝烟的心智战场!

2、用销售考核新媒体,新媒体团队无动力。

3、新媒体专业须升级,思维和方法要迭代。

为什么企业市场部不喜欢做新媒体?

因为做新媒体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因为新媒体需要市场部动手动心思去做,而做互联网广告就容易,投百度SEM,投腾讯广电通广告,找第三方合作,市场部不用那么累,而且对结果不用自己负责;如果效果不好,都是第三方的事。 而自己做新媒体的话,效果好不好,一看就明白,一方面出力不讨好,何况努力了老板也不重视,何必要那么辛苦呢?

企业新媒体营销核心是用产品/品牌连接用户,冲着你品牌,产品来的粉丝,一个抵好几百个屌丝。企业公众号做一万粉丝,价值绝对不亚于一个百万自媒体的大号…

企业新媒体营销的目的有三点:

1、品牌传播

2、销售卖货

3、获取渠道资源

企业新媒体运营的重点就是围绕这三个地方持续用力,内容只是载体并非必须,重点是服务和沟通好奔着企业品牌和产品而来的用户。

企业新媒体营销与自媒体完全不同(诉求、结果、运营、顶层设计等),自媒体完全是靠内容,所以需要做大号(百万粉丝、10W+阅读量,搞不来就刷流量)才能有机会拿到广告投放从而变现,但这条路会越来越艰难,未来两年温饱可能都解决不了。  而企业的做法有很多种,也更有意思,至少绝对不是追求百万粉丝10W+阅读量的,也很少有几个企业能做到也不需要。企业一次精准传播能做到5000-10000就非常棒了,对于企业来说的1个精准粉丝(用户)的价值相当于自媒体粉丝的100个甚至500个…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我们理解的新媒体要落到实处的,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为组织的人服务的,核心是组织(企业),只有企业可以把市场上的很多人聚集起来,发挥出新媒体的作用。

正是因为快和变,才给了我们中小企业很多机会,每一次的变都是重新洗牌,每一个快都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未来没有什么不是媒体,也没有什么不是广告。一切产业皆媒体,一切内容皆广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社会化网络力量的兴起,自媒体营销已经不仅仅是“可以做”、“值得做”的企业营销行为,而是企业营销“必须做好”的事情。自媒体营销对于一个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入人心的。

微信颠覆社交?下一个新技术业态下的风口

从前是先从流量到内容,用户不能决定;现在是先有了内容,然后精准地找到流量。

微信公众号的爆发带来了一众内容创业者,总体上来看,它实际上完成的就是对渠道分发的颠覆。

过去一整年,媒体上关于基于内容平台的互联网公司都提到了这样的观点:

用户爱看什么样的内容,用户就在那里留存,用户在那里留存,用户就可能在那里消费。

长久以来,互联网的流量其实一直跟着内容走。最早的时候内容创作者在 Web 时代的门户,后来去了论坛,移动时代后来是微博、微信。从根本上看,内容和流量有关联性:

内容创作者在哪,流量就在哪。而流量在哪,它就能带起其他的业务——电商、金融等消费场景。

社交以及流量入口版图

覆盖了 25 个行业 100 多个细分领域数据的 TalkingData 移动观象台近期发布了一份《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

以致于一直以来,觉得内容以及产品的关系都遵循了一定的逻辑。

创业者削尖脑袋想挤进社交领域,工具类产品在获得用户后也都想扭转为这个最高层级属性社交,但事实上是两者突破失败后,又重新从内容下手。

历史上那些昙花一现的爆款朋友圈型工具都是如此,摄影、修图类……最后大家都要回到“利用新的内容壁垒抢夺用户”的路上。

人找内容,内容找人

如果人口红利结束,流量之争又变为了应用对用户留存的战争。用户留存就是利用更好的内容达到更长的时间,这两者也开始成为内容平台互联网公司非常重量的两个参考因素。

这个战争理论上应该从微信公众号谈起。

微信让每个人都成为了自媒体,把那些对你喊话感兴趣的人聚拢到一起,人们不在习惯于看一份报纸,打开某个新闻客户端,而是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改变分发渠道也由此而来。至今也已经拥有千万的数量级。

但或许也应该被定义在四年前。

张一鸣建立了今日头条,他用自媒体、数据和机器算法再次重构了内容分发,让人人只要刷新就可以让想要了解的那些新闻找到自己,每个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头条。谁也没有想到,让内容找人,通过机器算法连接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在内容行业现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到改变格局的事情。

用覆盖率或许也可以说明问题。

在 TalkingData 的榜单里,拥有 15% 左右覆盖率的今日头条,被 16% 左右覆盖率的昔日巨擎微博看作对手。如果从内容上看,去年开始今日头条试水的图文、短视频等一系列新内容也和微博平台的内容方式极其类似。最可怕的是用户时长,据官方的数据,今日头条竟然达到了惊人的 76 分钟。

而时长更多的视频内容入口如爱奇艺拥有 25% 左右的覆盖率,而被誉为最佳支付场景的滴滴出行只有 7% 左右的覆盖率,就算打包上滴滴全家桶也就 10% 左右。

直播平台覆盖率虽然都在个位数级别,但呈现了一定的增长趋势,重点是有更高的消费需求。

内容和工具类应用有明显的对比,内容和流量之间也产生了微妙的关系——“从前是人找内容(先从流量到内容),现在是内容找人(先有了内容,然后精准的找到流量)”。

转向内容这个现象非常容易注意到。

一切开始以内容达到更长的使用时长为目的,在更长的用户时间下才可能实现变现。回到开头所说,流量其实都是跟着内容走的。

以用户使用时长为基准,促成用户消费为目的

一切以用户使用时长为基准,促成用户消费为目的。大家其实都在做这样的事。

归结到背后可能有这么几个明显的背景和趋势,这点不少报告都有总结:

第一,人口红利期的结束,整体互联网用户规模已封顶,流量经营时代来临。更多的制造商开始深挖市场需求和渠道,渠道也更下沉。不论是用户年龄,还是城市渠道趋势,都有更下沉的市场需求。

第二,新兴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很多全新的尝试,但也始终没离开内容,在这基础上应用也都有很多场景化的新尝试。

第三,消费的内容变化实际上是终端用户的变化,不管是从移动终端角度还是用户角度。网红、直播、以及结合 IP 的内容,火热的内容消费后面是其实也是更年纪小的用户。

第四,资本对内容的追逐。

下一个新技术业态下的社交风口

第一,共享经济

也是一种有趣的社交存在。比如顺风车或者小猪短租,你能通过他(她)的车型跟住宅判断其个人属性,也算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

当然,不是所有的专注型产品都有市场。在人数少的情况下,如果做不到高净值人群社交,也是没有意义的。

很多人说这是单纯的财富判断,非常不好。但是人群的不平衡性是社交中非最重要的部分。不平衡就有流动的力量,有势能,才会有发展。

第二,技能社交。

用相对专业的爱好来进行社交,更有针对性跟趣味性。

比如游戏技能社交。如果你是土豪,靠装备能上位,至少能判断你的经济能力;如果你游戏打的好,靠技术上位,认识技能牛人也不是坏事。

同时游戏IP的特性决定了其可以有粉丝社群,有线下聚会等。如果大力发展,不仅仅是玩玩游戏这么简单。

第三,中老年社交。

老年社会离我们并不遥远。

预计2020年60岁以上人口达2.48亿,占总人口的 17.17%。他们对于互联网社交的需求也是非常旺盛,但是适合他们的产品却非常的少。他们不一定需要在社交上得到人脉来进行职业发展,更多地是需要被认同跟被需要。如果你是电工出身,可以在小范围内参加互助社群,帮社区中的人免费维修;如果你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所贡献,比如你是烹饪高手,可以录视频课或做直播,教大家做几个小菜。

中年市场是一个更大的市场。2020年,70/80后分别也步入50/40岁大关。社会财富大部分掌握在他们手中,同时他们会陷入中年危机。这时候,适合他们的社交产品也需要适时出现。

微信一定不是最后一代互联网社交产品,技术的突破就会在形式上突破它。但社交的需要一定还在,如何抓住下一个风口,除了技术形式上的突破,功能出发点也决定了其未来。关注人性更高的需求,才是下一个社交产品的正解。

在现在没有技术壁垒、新应用产品根据用户、关系、内容等三因素换个市场再打包又出现的情况下,几大巨头的流量入口、应用地位还都难以撼动。用户和关系链很难增长了,内容就是唯一出路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微信颠覆社交,企业不会新媒体营销,后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