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赋闲忆琅琊

去年冬天,赋闲在家便想就当时的几部电视剧说说。只记得许久未曾动笔写东西,也不知从何说起。细细搜了搜知乎上的有关讨论,不禁莞尔。

琅琊榜,无愧于近几年来最让人赞赏不已的电视剧。上次有这种感觉的时候,还是看神探夏洛克的时候。当时只觉得英国编剧们居然能如此巧妙的把大侦探挪到现代中来又那么贴切而没有生硬,确实只有拥有了相当功力才能这般得心应手。而琅琊榜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当的起万千赞誉。

古装剧近来真心不缺乏胡闹的搅局制作。这些剧不乏噱头,不缺大牌,不欠制作费,动辄几位数的投资令人咋舌。可惜总感觉从导演到编剧都是盒饭大队的,只管把经费都混进盒饭去了。上映的电视也是稂莠不齐,失望颇多,雷剧横行,实在是直教人觉得不看也罢,反而庆幸没辣眼睛。

首先,我很不赞同有人说琅琊榜剧情拖沓,很不赞同,因为这部戏剧情非常紧凑,第一集在时间大体固定的情况下,就运用了琅琊阁侧面,血战背景,主角回忆,旁人赞赏等等各种手法烘托出了一个江湖地位甚高的江左梅郎形象,然后剧情的推进简直快的喘不过气,几集过去,太子的庸懦无能,誉王的枭雄本色都很清晰,要说自己觉得不好的地方,也就是快的太厉害了,别说梅长苏说选择靖王时,景琰吃了一惊,我都被吓了一下,这表白要不要那么快那么直白。哈哈。霓凰认出梅长苏的时间也感觉好早,搞得早早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悬念感低了好多。

其次,各人物的刻画十分到位,主要也是这部戏以情动人,看着是权谋机诈,夺嫡复仇翻案才是主线,但是穿插的感情都非常深厚,令人动容,加上演员们的用心演绎,那眼眶里的隐隐泪光简直是绝了。真心得给演员们一百个赞。不管是霓凰的落泪还是梁帝最后的癫狂,或者夏江在牢中看着儿子,听着“清明寒食,有你一祭”的无语哽咽,各种细节表现,张力十足。几条支线也是分布到位,并不散乱。值得一提的是,偶见的调皮,也让人不禁大乐。梅长苏和晏大夫的那个您老的身体咋还这么好嘞的对话,我想肯定不是我自己笑了。

再次,是剧情草蛇灰线的伏笔设置,非常仔细。从来偶然提起的某一个事情,原以为只是随口一提,但是慢慢的发展起来,居然是一个很大的契机。比如怪兽一事,前几集提出,说京兆府人力不足,找靖王求援,看似偶然一提,中间几集也是偶然点了一下,直到夏冬祭奠聂锋,才算第一次正经出镜。结果最后九安山事变后,这件事被认真的提了出来,变成了大反转,瞬间觉得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虽然吃惊,却不会觉得哪儿啊剧情怎么就这么走了的不可接受。剧情此类设计颇多,令整部戏浑然一体,不散不乱,实在难得。

最后,不提服装配乐特效的用心,因为服饰的精致实在是华美和实效结合统一,无用多言,最后我想说的是对细节的处理。所有人秉承着汉服峨冠博带的文雅装饰,而人和人之间的礼仪更是到位,很多行礼的地方都非常细心的处理得当,离位时尊卑前后各自有序不乱,就算是一直做背景的龙套路人,在上官经过时也是躬身行礼,官员走过才直起身子,这般照应细节和实景还原实在令人不得不叹服于现场的拍摄统筹做得实在用心。此类例子比比皆是,稍有用心便能发现很多。

虽然整部戏还有一些只要来回推敲便疑窦丛生的地方,比如静妃到底进宫多久,一会儿二十多年一会儿三十多年,到了最后简直医神附体,比如夏江说乌金丸只有悬镜司的人知道,江湖上无人得知,偏偏一提起静妃就一副哎呀怎么中了这毒,晏大夫也是滴了血就确定嗯没问题这毒解了。这么一来火寒毒反而跟莽牯朱蛤一个疗效了。

天朝从来不缺乏找bug的人才,然后就是口型对不上的问题经常有,可见台词和配音不同步。

最后附上最爱的一段对话。

初冬赋闲忆琅琊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冬赋闲忆琅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