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名士篇23 | 王徽之

王徽之,字子猷,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名士、书法家,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五子。

王徽之生平好竹。

有一次,王徽之去拜访一位隐士,而隐士旅行去了,他就住进人家的庭院,第一件事就是叫人种上竹子。

有人问:“只是暂住而已,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地种上竹子?”

王徽之啸咏良久,指着眼前的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徽之才华出众,却生性落拓,崇尚当时所谓的名士习气,平时不修边幅。

早些年,他曾在桓温幕中做事,蓬头散带,不理公事;又为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负责管理马匹。

一次,桓冲故意问:“王参军,你在哪个部门工作?”徽之想了想,回答:“不太清楚,只是时而见牵马的来,也许是管马的部门。”

桓冲又问:“那你管理了多少马?”

王徽之毫不在乎地回答:“我不过问关于马的事,又怎么能知道它的数目呢?”

恒冲又问:“这些日子有没有马死,又死了多少?”

王徽之神色如常地回答:“未知生,焉知死!”

桓冲听了,也无可奈何,便不再问。

后来,有一天,王徽之跟桓冲出行,正值大雨,徽之下马钻进桓冲的车里,说:“大雨如此,您怎么好意思一个人坐在车里?我来陪你。”恒冲知王徽之不拘小节,又见外面下着大雨,便让他同坐。

转天清晨,桓冲来到王徽之的府衙,催他进入工作状态,他没搭理自己的上司,而是临窗远眺,用手板撑着腮,徐徐道:“看早晨的西山,似有一股清爽之气。”

王徽之很快厌倦了官场生活,便回到会稽,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会稽山阴,王徽之去拜访小名阿乞的前任雍州刺史郗恢。

王徽之在厅里等了一会儿,还不见其出来,便开始转悠,随后一眼就瞥见那张珍稀的西域毛毯,于是问郗恢的手下:“阿乞从哪儿得此物?”

还没等手下回答,便叫自己的随从把那毛毯卷起来送回自己家了。郗恢的手下瞠目结舌,而王徽之旁若无人:“阿乞起床没有?”

郗恢此时已来到厅里,看到自己珍稀的毛毯没了影子,知十有八九是王徽之所为,便问毛毯去哪儿了。

王徽之说:“刚才有个大力士背着跑啦!”说话时,脸色自然极了。

郗恢听后,面无忤色。

一个冬天的傍晚,会稽郡的治所山阴下起大雪,雪越下越大,渐渐覆盖了东晋的山川林木,不一会儿,天地间就一片洁白了。

王徽之来到庭院中。

遥望暮色中大雪纷飞的世界,王徽之咏西晋诗人左思的《招隐诗》:

“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雪夜清洁,高歌纵起,王徽之饮酒弹琴,把这个晚上弄得熠熠生辉。

突然弦止歌停,他想到老朋友、艺术家戴逵。心血来潮的徽之叫侍从备船,去拜访戴逵。

经一夜行船,黎明时,王徽之终于看到戴逵在河边的寓所。下船后,王徽之来到宅前,他慢慢抬起手,但那手掌好像跟历史有默契,因为终于没拍下去。他转身上船,又顺着原路回来了。后有人问其故,答:“我本是乘兴去的,兴尽了便返回,何必一定要见到戴安道?”

公元386年,弟弟献之大病。

王献之死时,哥哥徽之并不知道,直至两天下来没有听到弟弟的消息,于是猜测献之已不在人世,但此时似乎并不悲伤。

随后,他驾车奔丧,一路情绪平静。

献之好琴,于是徽之入得灵堂后,据榻而坐,叫人拿来弟弟生前的琴,俯身弹奏,竟不成调,于是将琴掷地,方大哭:“子敬,子敬,人琴俱亡!”随后悲痛得昏了过去。

因为王徽之早有背疾,也在这次崩裂,一个多月后,王徽之去世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说新语》名士篇23 | 王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