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rection of research? 2/12/2017

半夜突然想清楚一个问题。

之前总是觉得在现在的研究环境下格格不入,是因为关注的媒体不一样。我始终在乎的是微博微信上的热点事件,而周围的美国同学则永远在讨论Snapchat和eHarmony(连FB和Twitter好像都没那么受关注了……是因为研究滥了还是本身热度就在下降?)所以我总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拿出对我自己和对美国的研究环境都有价值的题目。

而且之前也常感觉EMS的研究方法主流要么是心理学的,要么是特别定量的大数据,似乎也和我想要的不太一样。过年视频的时候还跟璇璇韵莎锅抱怨过,感觉自己不属于这里……于是这学期的我选了讨论美国media institutes案例的课,也开始学习心理学的experimental design,慢慢开始理解这些与我的文化背景相去甚远的case背后的逻辑,也一点点感受到psychophysiological方法的魅力……

今晚和朋友聊着聊着,突然一下子想明白了这种魅力的核心——它是对人的洞察。这也就和EM861教科书上说的不谋而合:媒介平台再怎么变,媒体大环境再怎么变,我们研究的对象始终是人。从某种表面现象深入到对人性的洞察,这是跨国界、跨种族、跨文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Shupei跟我说她做Health Comm并不是真的对Medical感兴趣,只是想弄清楚message的一些传播原理罢了。

所以这学期的IBD、fundraising还有meaningful video都是能呈现出意义的,关键在于我如何深入去讨论它们,如何去结合理论,建构框架。我在这里的一切所学也都能somehow去适应中国的环境——比如对微博exposure的程度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现实的理解?曾经mass media在prim人,那么现在的social media——这种不再存在明显的sender和receiver差别,不再是one-to-many模式的媒体——是否还会成为人们看世界的frame?又是否会改变长期的cognition方式?它的so-called的平等和开放,是否真的会给人们的思维带来自由,抑或是戴上更沉重却更隐秘的镣铐?如果能和国内的人合作去探讨这些问题,跨文化的对比研究将会是很有趣的议题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Direction of research? 2/12/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