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6岁学习卖布,被人称为曹三傻子,20岁从军,后来却当上大总统

说起民国第五任大总统曹锟,不得不说他早年的传奇经历。曹锟是天津人,从小父母在天津大沽口造船厂工作,生活很贫困。父亲曹本生靠当船行的排工维持着一家十几口的生活。曹本生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他在船厂见多识广,在教育子女方面,他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即使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曹锟读书识字。而正是由于曹锟识字,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16岁学习卖布,被人称为曹三傻子,20岁从军,后来却当上大总统_第1张图片

曹锟虽然读了几年书,但是由于家庭贫困,16岁那年他就不想读书了,父亲曹本生一看儿子不读书,就打算让儿子跟他学造船,曹锟又不喜欢他爹这门苦差事,曹本生拗不过儿子,又想让他去务农,曹锟更不同意,无奈之下曹本生给儿子找了一个卖布的营生。曹锟一想,卖布可以锻炼口才,还能出去多走走,多结识些朋友。他就同意卖布。

他16岁学习卖布,被人称为曹三傻子,20岁从军,后来却当上大总统_第2张图片

在那个时期,卖布可不像现在摆个地摊,或者开个店。就像货郎一样,曹锟只能肩扛几匹布,走街串巷四处吆喝,但这曹锟还真喜欢这样,走街串巷间结识了不少朋友,他也喜欢没事喝点酒。有一次,他那天生意好,不久就卖完了当天带的所有的布匹,他一高兴就买了些散酒,坐在大树底下喝了起来,这小风一吹,二两酒下肚,曹锟便有点醉意,倒头靠在大树上就睡,不知睡了多久,曹锟迷迷糊糊醒来一摸口袋,钱被人偷走了。

他16岁学习卖布,被人称为曹三傻子,20岁从军,后来却当上大总统_第3张图片

这好不容易做点小生意赚点钱也不容易,一转眼分文没有,这对于一般人肯定急坏了,或者出口大骂,曹锟倒好,站起来拍拍衣服,哼着小曲不痛不痒的回家了。日后人们提起这件事,都叫他“曹三傻子”,父亲也看着这儿子有点傻,就早早地给他订了一门亲事。曹锟17岁就和一家姓郑的大户人家的女儿结婚了,这女的比曹锟大两岁,估计是傻人有傻福吧,曹锟的媳妇你特别孝顺,深得父母的喜欢。对曹锟也百依百顺。

他16岁学习卖布,被人称为曹三傻子,20岁从军,后来却当上大总统_第4张图片

按说曹锟家庭和睦,自己生意也能赚点小钱,小日子还算安稳,一家人都挺高兴的,但身处乱世,难免受人欺负。有一次曹锟去保定城贩布,刚进城门就被两个小兵拦住,这两个小兵不仅不让曹锟进城,还狠狠地奚落了他一番,曹锟回来一肚子的火,心想自己被两个小兵欺负,他思来想去,想到了当兵,他知道只有手里有了枪杆子,说话才硬气。

他16岁学习卖布,被人称为曹三傻子,20岁从军,后来却当上大总统_第5张图片

1882年,20岁的曹锟应征入伍,在军营中他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可是机遇可遇不可求,李鸿章为了提高军队作战能力,在部队中挑选一些能识文断字的人,重点培养,曹锟很幸运被选中,去天津武备学堂学习,后来叱咤风云的段祺瑞、冯国璋都是这一期的学员,但此时的曹锟,却成绩平平,也没有多大的名声。毕业后,曹锟成了一名哨兵。

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此时已经32岁的曹锟,也被派往朝鲜参战,在此次战役中,曹锟脱颖而出,虽然甲午海战失败了,但这次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将领,其中就有后来的总统黎元洪、以及牺牲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曹锟由于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被派往袁世凯组织的小站练兵,他此时被任命为右翼部队第一营帮带。

他16岁学习卖布,被人称为曹三傻子,20岁从军,后来却当上大总统_第6张图片

曹锟在部队中不善言谈,自己又没什么背景,自己从小也傻乎乎的,所以经常被人欺负,不过曹锟是一个很沉稳的人,他喜怒不表现出来,自己宁愿多吃亏也不愿招惹别人。即使心中有很大的不满,脸上都挂着笑容。军营里的人都以为这个人是个傻子。但曹锟一点也不傻,他的内心正盘算着一件重要的事——如何去接近袁世凯。

至于他如何接近袁世凯,只能说此人很是精明。有些人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城府很深,曹锟就是这样的人,这也是他以后能成为大总统的特质,所以我们为人处世千万不要以貌取人,也许你看不起的那个人,日后会比你优秀。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16岁学习卖布,被人称为曹三傻子,20岁从军,后来却当上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