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具有音乐推送功能的网易云音乐等软件的兴起,在空间里便常常可以开始看到诸如此类的消息:
真相了?《老男孩》居然是翻唱日本歌手大桥卓弥的。http://music.163.com/#/m/song?id=492053&userid=79786380
令人吃惊!《红日》竟然是翻唱日本歌手的!http://music.163.com/#/m/song?id=848332&userid=79786380
……
于是,好奇的我连忙打开网易云音乐,发现了这些歌单:
【歌单】被翻唱成华语的日语歌:http://music.163.com/#/m/playlist?id=25383666&userid=79786380
【歌单】那些华语歌坛翻唱过的《日语歌》:http://music.163.com/#/m/playlist?id=98400054&userid=79786380
……
此类消息屡见不显,网易云对应的歌曲下也出现了大量的评论,这些议论五花八门,总的来说大概分为以四类:
1.对于中国原创实力的失望,甚至夹带一种对文化的失望感
2. 对于日本歌曲的狂热,部分人甚至不惜为此把中国歌曲贬得一无是处
3. 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歌曲伴着岁月已成为一种记忆
4. 表示理解,同时也对中国歌坛的未来充满希望,并例举了周杰伦,许嵩等创作歌手
屏幕前的我,看着这些评论,心情是复杂的,出现在我的眼前的分明是一张又一张模糊却又深刻的脸。在这些面孔上,我读出了他们的那些吃惊,那些失望,那些调侃,那些难过。我还读懂了一些人对文化心底的自卑,一些人对于文化的麻木,一些来自历史的创伤。
这些面孔竟是这样的触目惊心,以至于他们只是简单的拼凑起来,就足以挑破你的神经。
在震撼的同时,我却又突然地有些悲伤。不是为我所珍爱的华语歌翻唱自日本而悲伤,而是为这些评论而悲伤。
在评论里,我竟找不到半点想要的思考。
我突然是那样的怀念鲁迅,怀念柏杨,怀念那些懂反思,敢说话的勇者;怀念《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那样的话语。
我是那样的渴求,但尽管我把鼠标不断地滚动点击,也只能无功而返。我感到了一种孤独,尽管满屏的言语都在和你对话。无奈之下,我又在和知乎里也去搜索了一番,依旧无果。
片刻后,无力的我决定在上敲下这些话语,我想用我的话去引起一些人的思考,想用自己这块砖去引出更多的玉来。虽是大言不惭,但却也想说说。
1. 怎么看待某些人对日本文化过度狂热,或对本国文化嗤之以鼻的做法?
首先,对他国的过度狂热,以及对本国文化嗤之以鼻的做法在本质上都是源于一份不了解。
不了解国外的文化,制度,便容易狂热的喜爱;不了解国内的文化,制度,便容易轻易地贬低。仅仅因为自己的一知半解,便容易轻易地将某些事情做下判断;仅仅因为略懂皮毛却又急差班门弄斧,误人子弟。不理解,便容易以偏概全,便容易像个蚂蚁一样在二维里丈量这个世界。
同时这种行为却又是与历史分割不开的,历史上的国人对待文化是有一定的缺陷的。
从秦朝建立,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里藏着一定的“缺陷”。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个国家,教育一直被当做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以至于“文化”一直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而这种做法也造成了文化的种子一直在处在土壤的表面,无法深入。《1984》中的“无知即力量”多少有些相似。同时,自古中国以“儒”为尊,在这种文化里还夹带着一种对上层势力的“奴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学会了‘忍’,学会了‘明哲保身’的哲学,缺少了反抗的精神。所以,尽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很多从心里深处是理解不了的。而没有了解,便不会真正信服。而当有遇到危机的时候,这种缺陷却又会像刺一样深深扎在人民的血肉里。
举个例子,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刻画了一幅幅在日军侵占北平后北平人的面孔。对于没有文化的大部分民众而言,他们只关系自己的一日三餐。他们无法理解国家是什么,民族是什么,文化又是什么。甚至有部分人站到了国家的对面,成为了国家的蛀虫。而对于有文化的分子,他们却是挣扎在在理想与现实间,爱国是文化教给他们的,但‘忍’也是文化教给他们的,他们明白大义,却又缺失反抗的勇气。
这些文化的缺陷,间接造就了一种文化的自卑感。这种文化像是浮萍,有根,却也依旧容易动摇;只有真正地去了解了,才能真正的理解文化,做到知行合一。古人讲书法,入木三分,文化亦是如此。
而对国外文化的狂热自然也和那段列强侵华的历史脱离不了关系,一只咄咄逼人的狗自然比一只一声不吭的狮子有更大的说服力。在狮子没有雄起之前,那份被打碎的自信终是无法愈合的疤。
2. 为什么现在中国不能创作出大量这样优秀的歌曲?
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是与整个环境分不开的。
上个月,在学校里有一场讲座,讲师是本市的一名编辑。他提到,在繁华经济下,中国现在所处的是文化的贫瘠。日益减少的阅读量,缺乏素养的流行语,没有深度的电影大横其道,颜值比内涵重要的“规则”在市场糜烂。
古老文化的传承越发艰难,功利性的世界容忍不了低效率的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极快提高,随之提高的还有来自各方的压力。于是,有些人开始拒绝思考,喜欢捧着电视去看那些青春狗血的剧本;有些人自以为喜欢阅读,却又总是读着那些所谓的畅销书,既好读,又能标榜自己,何乐不为;有些人每天百刷朋友圈,为读到精辟的软文洋洋得意,秒转朋友圈,生怕落了后面;有些人干脆把“文学”做成了一件十分“商业”,“时尚”的事情,却将文学的初心狠狠践踏。
在上也能看出些端倪。不知何时起,的首页已充斥着大量“软文”。各种鸡汤,秘籍,书单,络绎不绝。令人咋舌的是它们的阅读量还不低。这令人失望。
我并不是在否定那些心灵鸡汤,我也并不是在批判那些书单,歌单。我只是希望能够在上看到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感情,更多的议论。而不是为了写而写。对于我而言,是很难接受强迫日更的做法的,也同样不喜欢那些为了追求喜欢数量而写作的做法。也许,这样可以让自己提升写作实力,可以更多的圈粉,走向“成功”。但对于我而言,文字更多的是一种记录,一种交流,而非攀比。宁缺毋滥,是我的态度。
生活的压力导向一种浮躁的潮流,文化与功利也挂钩在一起。文化需要的是积累,是沉淀,是一段时间持续的发酵而非几本大卖的商业产品。
几页纸张,不是写满了字,就可以称为是书的;一块土地,也不是生活着人,就可以被称作文化的。
- - - - - - - - - - - - - (分割线)
有些话或许有些偏颇,欢迎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