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往大城市——读《大国大城》有感

我要去往大城市——读《大国大城》有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看了陆铭的《大国大城》,一个想法久久在我脑海萦绕——我要去往大城市。

一、大城市的聚集效应是必然的

这就好似马太效应,越是大的城市,好的城市,资源会越聚集,公共设施会越好,即便是高房价和大的竞争压力,也阻挡不了越来越多的人向它靠拢,因为谁也阻挡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书中用一系列数据和论证,来论述大城市聚集的必然性,同时指出,纽约、巴黎、伦敦、东京这些城市虽然已经是全球性的大都市了,但人口还是不断增加。我们的北京、上海,相对而言还正处于发展阶段,即便现在已经很大了,但对比全球其他城市的状况,其规模的增长还会有很大的空间。

这便是规律的总结,谁也阻挡不了。一旦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形成,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增长,就业的增加,生活的便捷,环境的改善,各种资源的丰富,同时还会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和产业。

很多人担心人多了会出现很多问题,诸如交通、环境、犯罪等等,但这不是人多的错,而是管理、治理的问题。而且世界上很多城市已经做到了对各种所谓“城市病”的妥善治理。

对于以上观点,我是坚信的。但同时我也急迫地想要做点什么。作为社会发展中的渺小个体,对于城市发展的方向不可能视而不见,我想要借这股城市化进程的规律和势头,通过努力,让自己和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

二、要着手的两件事

放眼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成都等一些城市的规模效应逐渐形成,其中以北京、上海较为成熟。人是需要有新事物不断刺激的,大城市的好处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一条最重要的便是拥有快速的变化,不断刺激个体奋斗前进。

不要怀疑大城市聚集的客观规律,迎上去,拥抱它,带着自己和家人去追求更美好的明天。要想在未来的大城市立足,我想此刻起,就该着手两件事了,为将来在大城市立足做好准备。

第一是买房。在大城市买房,或大城市周边辐射区域城市买房。不为投资,为的是让家人在大城市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遮风避雨的地方。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当然,按照大城市聚集效应,越多人想进来,房屋资产越保值,越能抵抗通货膨胀。

第二是做好技术储备。分高技术工种和低技术工种。高技术工种,顾明思议,技术要求高,相应的薪水也高,但很难掌握,如金融、咨询、设计师等;而大城市的低技术工种一般是伴着高技术工种的产生而产生的,如清洁、快递等,能做的人多,竞争压力大,薪水相应较低。如果有一定学历,且对自己有要求,当然是奔着高技术工种去准备的,具备的不可替代性越强越好。但并不是说低技术工种没前途,如果能做成规模,也是不容小觑的。

对于无根无基无资金的外来户,最好的方式就是打磨自己,形成一个所谓的超级个体,无论放在哪里,都会被一定的群体需要。

随着大城市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一些农用土地将出现闲置,若能充分利用这些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如开农场,也是很好的选择。

以上两件事,必须要做,要准备,要思考,但具体该如何实现,只能自己去做,没有人能告诉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要去往大城市——读《大国大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