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时光

《鬼子来了》作为一部在国内被禁而且算的上一部老片子的电影,我在看它之前,要找到一个比较清晰又有字幕的版本,着实费了一番力气。《鬼子来了》是姜文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姜文选择自己作为主角来演绎这个角色的话,我认为他不只是单纯地想要给观众看一部具有故事性和娱乐性的片子,他是实实在在想通过这个角色传达一些东西给观众,他的想法只能由自己来演绎传达。都说姜文是一个脱离了中国电影体制的导演,正是这种脱离使他的电影震撼人心,具有独特魅力。

先不说电影故事本身如何,只是从该电影为何在国内被列为禁片的原因来看,便有很多可以思考的价值。官方称:“影片有女性裸露镜头,充斥脏话,有残酷暴力镜头 ,不但不反映百姓的勇敢抗日精神,反而放大了百姓愚昧、麻木、自私、奴性的一面。”姜文说:“广电这帮人把这部电影算是看懂了,可能比大部分观众看得还明白,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也许正是这些与所谓主流思想相悖的内容正是姜文想表达的。若是电影像主旋律那样红色正能量,倒可能会湮没于电影潮流中,不会如此独树一帜。

电影改编自小说《生存》,为何取名为《鬼子来了》,我想指的不只是村里来的鬼子,还有人们心里的鬼子……故事起因是一个身份不详的“我”拿着驳壳枪指着正在和女主亲热的马大三,交代马大三保管好“东西”,之后了无音讯。首先开头的亲热戏码,作为一个影片被禁的理由,我倒觉得是不可少的一个情节,这里体现出了主人公马大三的情欲,这是作为人类本能的欲望,倒不是说其他村民没有作为人的性情,而是为了突出马大三这个人物形象,为最后马大三的相对“觉醒”做下了铺垫。马大三没想到被要求保管的“东西”竟是两个人,日本鬼子花屋小三郎和汉奸翻译官董汉臣,村里的宁静顿时被打破。故事的开端极其突然,作为观众也是一头雾水,但整部电影没有宏大复杂的叙述,没有令人瞠目的场景,但它仍能调动观众的全身的热情情绪,故事简单但内涵不简单。电影的大篇幅幽默会让人误以为他说是一部喜剧电影,然而当剧情转向鬼子烧村屠村,马大三人头落地时,观众会不由得屏住呼吸,全身紧张,这便是姜文电影独特的黑色幽默风格,当人们从欢乐轻松地心情转向紧张沉重后,更能被深刻的主题所震撼,久久不能忘怀,这便是黑色幽默所能带给我们的。喜剧的形式延长了悲剧的情绪,深化了悲剧的力度。这应该是姜文偏爱黑色幽默风格的原因了。

电影从开始的喜剧变成最后的悲剧,有何用意?试想如果马大三一开始就把花屋小三郎给杀了,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被屠村这样的惨况了?如果村民把花屋小三郎送回日本队伍,日本军官应诺给了村民粮食,而没有虚伪的联欢,是不是就皆大欢喜了?如果日本军官只是把花屋小三郎杀了,村民不就逃过了一劫?可姜文都选择不这么做,他一步步把村民设计到死亡,只留下马大三,想告诉我们什么?想告诉我们的是包括马大三在内的这一群村民,都是中国最朴实的农民,他们没什么文化,国难当头,所以很难谈什么气节,他们不会拿起武器反抗,不会也不敢杀人,他们愚昧狡猾,但目的又很单纯,只是想简简单单地在这个复杂的世上活下来,他们不会什么是英雄,只是一群最最普通的农民,所以生存作为人的本能,也没有什么错,但事实就是这样,只是想简简单单活着都不可得。这些才是过去农民的最真实写照。片中村民不杀这两个日俘,多半不是因为善良,而是懦弱胆小和恐惧作祟。村民的麻木愚昧被放大了这一说实在不能苟同,这是属于这样一个群体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反应,若是他们明白了民族大义反而更违背常理吧?但正是这样一群村民,也正是鲁迅笔下具有“劣根性”的那一群人。剧情中有个片段格外令我印象深刻,同时也觉得可以害怕而可恶。当村民心惊胆战的过了一段时间后,决定推出一个人杀了鬼子来结束这种不安的生活,没错,又是倒霉的马大三,但他选择欺瞒大家,把鬼子藏起来,但大家都认为马大三杀了人,因为村里的封建的宗法观念,村民的性情都转了一大圈,见了他都避嫌,就连相好的寡妇也是如此。恶事让别人来做,之后还要嫌弃别人。这样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再难以扳正,同时也证明了没有自尊自强,只迷信神明的民族是难以立足的。他们的死对于他们的愚昧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的交代。

曾担任二战日军军官的日本老人应姜文邀请首先观摩样片,看完后惊呼“这到底是资料片还是影片”。可见该部电影的写实性,人性真实地可怕。的确,相比现在的抗日影视剧,它没有把日本军队简单的丑化,不是所有的日本兵见到男的就杀,见到女的就会扑上去呦西呦西,见到财物就抢掠烧夺,但这些却是现在所谓的主流抗日剧极力烘托的,导致年轻一代的观众一想起日本兵就浮现出狰狞的画面,当年的侵华日军纵然可恶,但他们也还是人,并不是一出生便如此凶恶。而《鬼子来了》则是一步步展现日本兵的形象。拿花屋小三郎为例,这个人物形象 还是刻画的比较饱满真实的。可以说花屋小三郎的人物内心变化比马大三更细致、完整,他从最初受制于马大三的极度愤怒不满无情到后来受到马大三夫妇照顾的感激,再到最后砍下马大三的头颅时的无情,经历了无情——有情——无情的心理变化,即从一个深受武士道精神和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傀儡变回了一个懂得人情冷暖的人,最后又沦为了任人差遣的俘虏,这样的情感变化更具有作为一个人的合理性。是人还是“鬼”仿佛是一瞬间的事。如剧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董汉臣,他在开头担任了花屋小三郎和村民之间的“神翻译”,为了保自己一命,可谓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人性的善变,与环境有着强大的关系。试想我们活在当时的环境里,我们究竟会是人还是“鬼”?我们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也许我们就是那群愚昧的村民或是可以两边倒的汉奸。影片中不论是主角还是小人物都一样鲜活,如编曲唱曲的小艺人,日本人来了捧日本人,国军来了歌颂国军,再最后会给谁唱歌不明而喻,你说他虚伪,但为了在这样的大环境里生存,就得这样。再说日本军官野野村,抛开身份外,他还喜欢唱歌,搞小乐队,逗小孩,但环境要求他残忍,他就必须从一个生活化的人变成一个冷血的长官,他不杀人,被杀的可能就是自己,所以他必须杀人,也不是说他什么本性应善,而是说不论什么人,大官衔还是小人物都有基本的人性,可以是生活中的一点小爱好,一些小情趣,但这些都是抛却人被现实压迫之外的存在。姜文没有站在到的道德的制高点来评论孰是孰非,而是把真实的东西呈现出来,让大家去思考孰是孰非。正是姜文对真实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人物的关怀,让姜文的作品超越了国内外诸多导演。姜文所创作的能兼具情节、画面与思想的电影确实是优秀。

电影中还有一个亮点及疑问,就是为什么姜文选择用黑白片而非彩色?我认为理由有二。一是为了突出历史感时代感、厚重感,可以增强观众的代入感。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观众看到最后马大三人头落地时的血色镜头时,都会认为这是导演选择黑白片的原因,为了增强视觉冲击,以增强马大三的悲剧性,这也许只是一方面,色调的变化可能不仅仅单纯是为了表现画面冲击,同时也暗含了马大三的心理活动。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鬼子来了》可以说是一部复杂的电影,人物心理的复杂,当时社会现实的复杂,特别是对马大三来说尤其复杂。他只是个朴实、善良、本分的农民,但突然身边有了这么多复杂麻烦的事情缠身,自己搭进去那么多的财力精力不说,却没有得到半点回报和安慰,还要遭受到多方面扑来的恐惧。当后来以为自己终于能摆脱这些纷扰,能得到粮食和村民们一起过上太平日子时,全村又都莫名其妙遭到屠杀,对他来说这个世界太过于复杂,和自己以前所活在的那种吃饱饭,睡足觉就是一切的生活太不一样了。以致当日本兵都被俘获后,他的念头依旧单纯:杀了日本鬼子,为村民报仇。虽谈不上是什么为了民族大义而觉醒,但相比以前唯唯诺诺活在封建愚昧的思想里,这也能算是他人生里的一次“觉醒”,虽然砍杀日本鬼子这个方式过于偏激,而且还涉嫌有封建思想里“杀人偿命”的思想,还把自己的命也搭进去了。他借机疯狂砍杀日本鬼子,最后却被中国军队头目杀死,砍自己头的竟是那个自己细心照顾了那么久的花屋小三郎。直到自己被推上断头台也没搞明白这一切都是怎么回事,而在魂归天际之时,反倒心里通透了:“终于摆脱了这复杂的一切了”。彩色。微笑。合眼。结束。这一幕的彩色视觉为表现的是马大三的最终解脱。沉闷的色调刹那变得明朗。所有的迷惑和不解也无所谓了……

最后,抛开人性,谈谈这部影片能带给我们什么。确实如广电所言,影片放大了百姓的愚昧、无知和麻木,也不能说是放大,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写实吧,对比现在的抗日影视剧里,中国人民见到侵华日军便奋起反抗,听得懂电报,破的来密码,撕得了鬼子,炸的了碉堡,把名族大义看的比生命重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仿佛个个都是神话英雄,但试想这样的战争片有何意义?能起到警醒国人不忘过去的耻辱和压迫吗?能让日本人感到一丝忏悔吗?这样的影片给那些只要稍有些许历史认知的人看都觉得不能忍受,拿来做消遣片都不足,看的进去的观众却可能会沉浸在影片带来的幻想中,而非客观的去想想真正的战争是怎样的,这会误导大众越来越偏离那段历史。而《鬼子来了》告诉了我们真实的那段过去,呈现了真实,教会了我们思考,思考真相,从而牢记,这是其它大多主流战争片永远无法做到的。

����n�I_

你可能感兴趣的:(破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