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吃好色的怪和尚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幼年孤苦零仃,1903年后留学日本,加入了革命团体青年会和拒俄义勇队,回国后任上海《国民日报》的翻译,不久即于惠州出家为僧。1907年赴日组织亚洲和亲会,公然反抗帝国主义,后与鲁迅等人合办杂志《新生》,但未成功,此后远赴爪哇。辛亥革命后归国,对现实悲观失望。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

苏曼殊与他绝世才华并称的,是一些难以置信的奇行怪癖。除了享有“诗僧”、“情僧”、“革命僧”等美称之外,他还有个外号叫“糖僧”。

慕茶花女而嗜糖

1911年春,他从爪哇返国,因身上还有好几百元,于是他将那些钱全都买了糖果带上船。结果,在两星期航程中,他竟把所有的糖果吃完,让同船的人惊诧不已。

苏曼殊在上海期间,交结革命志士,撰写著述,担任教职。民国成立后,曾经发表宣言,反对袁世凯称帝。由于他命运多舛,过着不安定的生活,所以他的饮食也无定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尤喜甜食。这可能与他生在日本从小就爱吃糖有关。

他常在上海棋盘街一家叫同芳的粤式茶馆饮茶,那儿兼售粤式糕饼及舶来品糖果,有一种名叫“摩尔登”的外国糖,装在扁型玻璃瓶内,粒粒如围棋子,色泽淡黄及淡红。苏曼殊爱读《茶花女》,一向敬慕茶花女,听说此糖为茶花女所嗜食,他也爱上吃此糖——每次买上三四瓶带回去。他平时糖不离口,尤其在写作时更是大吃特吃,以助文思。最多时,一天可吃掉“摩尔登”糖三瓶。别人问他为何吃这么多,他说:“此乃茶花女酷爱之物也。”

据说,他刚到上海,竟吃去当时市价100元的糖果。

拔下金牙换糖吃

因为好吃糖,苏曼殊满口牙都被虫蛀,不得已装上金牙,但他仍嗜糖如故。

有一次,他非常想吃“摩尔登”糖,可身边又没有带钱,他心头慌呀!在商店外走来转去,转了好几圈,就是舍不得离开,身边又无值钱的东西可以换钱。如果是一般好吃的人,可能就算了,下次吃不就得了,可这是苏曼殊呀!

在流口水的时候,他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宝贝,什么呢?金牙,就是嘴里镶的假牙,他毫不犹豫,取出假牙,拿到当铺里换了钱买糖。后来,他还洋洋得意说,我原来是写诗的“诗僧”,现在叫“糖僧”了。这苏曼殊说的“糖僧”,可不是《西游记》中的取经和尚唐僧,是好吃糖的糖僧。好吃东西到连嘴里的假牙都舍得卖的地步,也算得上少见了!

章士钊为此还特写了一首诗调笑他,诗曰:“齿豁曾教金作床,只缘偏嗜胶牙糖;忽然糖尽囊羞涩,又脱金床付质房。”

要从苦处得甜来

苏曼殊与陈去病共住上海国学保存会时,有一次良乡栗子上市,陈去病特地买了一包,让苏曼殊及家人共享。吃完后,苏曼殊觉得不过瘾,自己又跑去买好几大包,回来大吃特吃。结果,当夜他“肚子胀得似要裂开”,整晚无法入睡。

蜜枣是甜食,他也喜欢吃。有人向他索画,数次碰壁,后来打听到他爱吃蜜枣,便买了一大包送上,果然得到他的一幅山水画。他在与友人通信中也大谈吃经:“又闻素君能制蜜枣,真欲吊人胃口耶?”苏州的酥糖很有名,品种有玫瑰、黄豆和芝麻等,他一口气可吃光十几包,真令人难以置信。他有时做梦也在吃,例如梦中吃过苏州的枣泥月饼、金华火腿、年糕、八宝饭和糟蛋等。

难怪有位作家题诗云:“松糖桔饼又玫瑰,甜蜜香酥笑开口。想是大师心里苦,要从苦处得甜来。”

好色至“无齿”之徒

有人这样描写苏曼殊的怪异生活状态:“每在沪上,与名士选色征歌无虚夕。座中偶有妓道身世之苦,即就囊中所有予之,虽千金不吝,亦不计旁观疑其挥霍也。”

一次苏曼殊去看戏,隔座为一前清财阀的眷属,艳装盛服。女眷吸水烟,吹灰屑落在他的外衣上。他虽然知道,却任其延烧,坦然置之,有人问其故,他说“不宜拂美人意也!”

苏曼殊从不掩饰对美色的兴趣。有一次,在日本的马路上,他发现一名正上电车的艺妓十分美艳,为睹芳容,他大步追赶,但等跑到站台,电车已经开动,他因跑得太快,跌了一跤,摔掉了两颗门牙。事后,众人笑他是“无齿之徒”,他却只是大笑,好像为了那名艺妓牺牲掉两颗门牙不算什么。

这个故事,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好多年以前谢鲲的故事,《晋书·谢鲲传》上说“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名士谢鲲向邻家美少女求爱,被她的梭子砸坏了牙齿,狐朋狗友都来慰问,谢鲲很洒脱地说:“没关系,好在还不妨碍我吹口哨!”

嗜吃如命死方休

苏曼殊因太贪饮食,而导致严重的肠胃炎。得了肠胃炎一般人都晓得忌嘴,可他总是受不了美食的诱惑,不顾家人及朋友的劝告,仍然我行我素。

有一次,苏曼殊在东京费公直家替人写条幅。吃午饭时,他说想吃鲍鱼,费公直便命人买回一盘。吃完后,他觉得意犹未尽,自己又跑去买,连吃三大盘才罢休。当夜,他腹痛不止,暴泄整晚,气息奄奄地休息了好几天。章太炎《曼殊遗画弁言》记载苏曼殊在日本“一日饮冰五六斤,比晚不能动,人以为死,视之犹有气,明日复饮冰如故”。在日本留学时,有一次给柳亚子写信,落款时竟署明“写于红烧牛肉鸡片黄鱼之畔”,令收信的柳亚子捧腹大笑。

1918年春,苏曼殊终于病卒于上海宝隆医院,死因是饮食无节制而得的肠胃病。据他的朋友周南陔说:苏曼殊病危时,曾两次住上海宝昌路某医院,钱用了不少,可病老是治不好,于是苏曼殊就请周南陔代他向医院方面交涉。那个医院的院长也不多说,就拿出糖炒栗子,说是从苏曼殊枕头边搜出来的,并且说他老是吃这些禁忌的食品,病哪能好得起来嘛!还乱怪医院治疗不力!最后周南陔无话可说。后来转到上海广慈医院,医生仍然严禁他吃糖炒栗子,可他如听耳旁风,照吃不误。苏曼殊死后,从他的枕头下搜出很多没吃完的糖炒栗子,当然还有不少糖果纸!这真算得上嗜吃如命,至死方休,空前绝后了。

这么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竟如此短寿,实在令人惋惜!不过这也应了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说的:“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如果像苏曼殊这样暴饮暴食还可以长寿的话,那上天对他也太眷顾了!

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如此一位集才、情、胆识于一身的苏曼殊,竟然半僧半俗地孤独一生。1918年,他经过三十五年的红尘孤旅,留下八个字:“一切有情,都无挂碍”,然后离开了人世,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

苏曼殊死后与秋瑾等名人葬在西湖孤山,从此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贪吃好色的怪和尚苏曼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