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林公子
本期《他》人物
方柏林笔名南桥。作家,著有《帕慕克们怎样读书》、《星条旗下的茶叶蛋》、《及格主义》、《知识不是力量》。
翻译家,译有《喧哗与骚动》、《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布鲁克林有棵树》、《河湾》等作品。
现在美国一所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也在金融时报中文网、纽约时报中文网、财新网、东西网、《南方都市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等担任撰稿人或专栏作者。
我的文章《在美国读大学| 授课PPT?用iPad做笔记?手机拍照?NO!》有幸被方老师看到并提了反馈,在对中美教育的了解程度上,方老师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于是我提出这场访谈,希望给读者们呈现一个更加全面而具体的美国教育体系。
本期访谈内容:
1.林公子:请问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一般包含哪些课程?是根据不同专业院系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吗?
方老师:通识课程是让不同学科的学生,能掌握一些未来通用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课程如何设置,要看学校的文化,很难从一个学校的做法推广到所有学校。比如我们是一个四五千人规模的有基督教背景的私立大学,我们通识课程包括“核心课程”(Core),这是所有学生都要修的,它包括三门课:
1)基石课程(Cornerstone);
2)人类的身份和社区(Human Identity and Community);
3)人类对意义的追求(The Search for Meaning).
Cornerstone课程是我们的特色不妨多说几句。这门课程让大学入门的学生,了解大学求学的常识,如“如何专注学习”;也包括对于不同学科体系的介绍,如“自然科学概述”、“社会科学概述”、“人文学科概述”、“艺术学科概述”、“神学概述”等。该课程针对入学新生,为期一学期。授课方式有点像TED演讲,它能让学生快速了解学校不同学科的诉求,和不同系科老师们的专长等。
另外,所有学生还必须学如下通识课程:
部分圣经课程,包括旧约圣经、新约中耶稣生平和教导等。
英语课程,如大一必须修英语写作和修辞、写作和文学,大二要修文学(包括外国语言文学)。
沟通课程,如演说和修辞,这是培养演说和其他口头表达能力。
科学课程,学生可以在农业、生物、化学、地质、物理、数学中选修。
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课程,学生可以在人类学、经济、家庭研究、地理、历史、新闻和传媒、政治、心理学、社会学、艺术、戏剧等学科的相关课程中选择。
运动:所有学生都必须有一定的运动类课程。
外语和文化:学生必须选修一门和语言文化相关的课程。
2. 林:美国大学里的基础课程设置和安排,是否秉持着一种指导性的理念呢?
方:一般从这种通识/基础课程中,能看出一个学校的文化和对学生的期望。我们学校有一些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身份”,生活的意义,自己在群体中的归属感等,这是学校希望学生一开始就摆正三观,不急于追求专业上的匆忙发展。
其他课程设置,能看出学校希望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自我去发现意义);流畅沟通(口头和笔头);理科生对于文科、文科生对于理科都有适当的了解;能借助外语,了解其他文化;能通过运动,强健体魄,等。
3. 林: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考察评估呢?
方:教学质量的考察,是课程的设置,包括增与减、什么必修什么选修,先前有教师同行组成的教师议会开会论证,各种决定由负责老师上报审批,在议会会议上提交说明,回答问题,议会现场投票表决。这个过程是比较严谨的,而且也是通过同行评议来展开决策,而不是任何上级部门、机构的强推,故而比较合理,老师之间认同度也比较高。
作为课程设计主任,我审查所有新提交课程的课程大纲,确保它们符合学校的各项要求,我也可能提出课程设计上的一些建议。图书馆也要审阅这些大纲,确保能够提供课程所需的资料和资源。
一些重要课程,比如基石课程,是不同老师合作的团队教学,这个团队教学的老师定期开会,设计、调整课程内容。
学生学期中间和末尾提供的反馈,也能帮助老师改进教学的质量。
4. 林:通常来说,一名美国高校老师在教授一门课程时,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哪些?比如说课程大纲syllabus之类
方:是的, syllabus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合同”。
另外渐渐不可缺少的,是一些必要的技术,比如课程管理软件(如后面提到的canvas),学生需要通过它来提交作业,了解分数等。
5. 林:您曾说过,“在学校,教育技术的应用,并不取决于一个产品看上去是否适合教学,而是取决于一个产品真正的普及程度。”您认为中美课堂教学中对教学产品或工具的使用有何差别?
方:过去我参加过一些国际会议,和国内同行有所接触,感觉在教育技术运用上,中国更分散,美国更“集权”。中国高校似乎各搞各的一套,甚至不同院系,也是各用各的系统,没有统一的做法。美国为了提高效率,技术运用是有特定部门统管的。这些部门集中采购一些技术工具,向全校推广。这些部门也提供强大的后勤支持,包括实施中的指导和培训等,这样老师在用新方法去教学时,总有一些人帮他们做。
中国一说做课件、微课、网课,好像是老师自己在忙,支持、培训很少,有的话也是以院系为单位。院系之间缺乏协调的部门,彼此不沟通,导致典范做法难以传播,重复建设比较多。
6. 林:您对中国高校教师普遍使用PPT进行课堂教学有何看法?美国高校的课堂这种情况普遍吗?
方:美国也很多,但是美国的技术呈现方式更多元一些。比如一些老师认为PPT体现的是一种线型思维(从一张Slide翻到下一张,有明显的前后顺序,但slides之间未必有强大的逻辑关系),故而也改用其他一些方式,比如可以在整体和局部之间来回切换的Prezi等。
也有老师直接用课程管理软件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因为在课程管理软件(Canvas, Blackboard, Moodle等)中间,可以非常简便地加入不同的媒体,包括PDF文件、页面、图片、录像等,这容易把课程变得有声有色,老师随时调整也非常方便,技术门槛很低。
7. 林:您认为学习有方法吗?我们经常被老师教导的一个观念就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但我个人认为学习没有太多方法的,有好的学习习惯,剩下的就是一点点去学,太过追求方法往往是希望有一种捷径。您对此怎么看?
方:总有一些方法比另外一些更好。建议看《Make It Stick》一书,上面介绍了很多学习的好方法,比如retrieval (反思)有助于长期记忆。练习上,插花练习(interleaved practice)好于同质练习(mass practice)(注:可理解为交叉练习与集中练习),等等。我建议了解一下,这对于我们的学习成效有帮助。
当然,捷径是没有的。就是在一些好方法之下,个人仍然需要投入努力。好方法只是让你在同样时间、精力投入的情况下,成效更显著一些。
8. 林:您认为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您曾提出大学的教育培养生命(make a life)与培养技能养家糊口(make living)的区别,能详细讲一下吗?
方:教育最终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教育者应多想象的情形,是学生到了四五十岁之后,回首往事,思考教育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或没有带来什么。教育者不能只顾眼前的目标(下一步的升学、求职)。社会也应该反思这个问题,改变对学校的相关期望。
人的学习(learning), 远大于正规教育(schooling).学习也为了改变我们的人生,这方面不要什么都指望正规教育(好学区,好学校,好老师),不要轻视个人、家庭、社区在一个人成长上的造就。
9. 林:现在留学越来越普遍,但很多学生即使身体离开了中国的这个大环境,还是抱有原来的受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您对来美国读书的学生们有什么看法或想说的?
方:留学生在美国不适应甚至失败的情形的确屡见不鲜,例如应试思维、学术诚信、生活适应等。
教育咨询机构教育顾问委员会在《如何支持留学生》(Suppor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n Campus)一书总结到,留学生来美国,有个独特的“马斯洛需求层次”:
第一层次是解决生活基本需求(basic needs);
第二层次是解决软环境问题,包括“支持、关系和资源(support, connections, resources);
第三层次是解决心理需要问题,包括“信心、成长和友谊”(confidence, empowerment and friendship)。
我是一个曾经的留学生,算是“过来人”,后来长期在美国高校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也和国际留学生办公室多有合作。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观察,我认为留学生刚来美国,应从如下方面着手尽快适应环境:
一,事前的准备(出国前的准备)。
二,解决生活问题。
三,参与开学的各种活动。
四,主动寻求建议。
五,利用学校资源。
六,建立自己的社交圈。
七,主动走出“气泡(指与当地人/社区隔绝的留学生小圈子)”。
注:该问题回复引自方老师《如何更好地融入留学生活》一文
后记:
我原本准备了一个对方老师的个人介绍,也不是我写的,网上已有的:
博客时代的著名博主,豆瓣博客点击率第一,曾获“全球华人阅读博客大赛”一等奖,读者称他的文字为“毒品”,读之不能自拔;
知名翻译家,名字常常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们一同印在书封;自称老实人做翻译,读者赞他的译文“字斟句酌又洒脱飘逸”。
结果采访稿初稿交给方老师过目后,方老师说:不要这些东西,就简单两三句话。又说:博客时代已过去,好汉不提当年勇。于是,才有开头简单明了的几句话介绍。
现在方老师写的文字也都同步在他的微信账号里,您可以搜索:fangberlingz关注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