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年前的两篇旧文:

我几年前的两篇旧文:_第1张图片
俯瞰青岛世园会


我几年前的两篇旧文:_第2张图片
夜景下的音乐喷泉


我几年前的两篇旧文:_第3张图片
青岛世园会主馆


乱脑子的“X博会”

毛牧青的扯淡


      这些年,咱国打着世界旗号的名目繁多大小不一权威各异的这“NN博览会”那“BB博览会”,可谓多如牛毛,一简称为“世博会”、“园博会”、“世园会”等等全乱脑子,绕嘴不说还让人张冠李戴容易搞混,成了一种“益智游戏”。

      不管怎么说,被简称为“世园会”的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即将开幕,还是给俺青岛留足大洋的自负面子。国际影响大不大俺不知道,反正就像如今只要有钱开路,谁都能进维也纳金光音乐大厅卖唱,随后打道回府四处忽悠自家  是登上世界最高乐府的顶级正宗大师,让小鬼变玉帝。这两天俺市领导高度重视媒体开动机器掀起全方位的鼓噪,还是让俺这个青岛人感到二逼的热度热量。呵呵~~~
      2010年初秋,俺去过上海世博园并在那里呆了两天。坦率讲,那是正是世博园高峰季节,俺一帮老家伙承担完成光荣“政治任务”而去。所以俺除了对咱们国家烧钱的“举国体制”取得的伟大“面子工程”感到自豪外,更多的是感慨那儿真火真遭罪。除了像没头苍蝇四处乱撞的人山人海,就是像玩儿迷宫般曲里拐弯无休止排队的人蛇大军,结果两天下来,俺和一帮老家伙大多时间是在绿茵草地上“够级”和扯淡熬时间。俺甚至把更多精力用在高建筑上观赏黄浦江和陆家嘴一代的壮观昼夜景色上,感慨俺几年没回老爸家乡大上海“又进步”啦。虽然两天门票由公家买单,还是让俺饱经折磨大有赴汤蹈火的悲壮。为此俺曾写过一篇《“钱多、人傻、速来”——上海世博小感》网文贴在自家博客里,算是完成政治任务后的肺腑之言。
      去年下半年俺在北京呆了两个多月,正值北京园博会热闹浪头上。俺拒绝了女儿女婿要开车带俺老两口去游览的好意,二人行去了那里。到了射击场路一带,在外墙看看了世园会场内囧景,又看到疯狂的“黄牛党”四处拦截游客兜售门票,俺顿时让上海世博园悲惨景象再现,立马决定不去“捧场”了。俺不在乎昂贵门票,只是遭不了那份罪,感觉和上海世博会大同小异都是那些玩意儿,顶多加塞点风土人情民族韵味罢了,也就把精力用在逛周边的风光上了。俺感叹“兔子跟月亮沾光”的几条新建宽敞现代化大道,再次被不远处的永定河吸引,决定去卢沟桥旧地重游,也让太太接受一份爱国主义的现场教育。于是俺俩沿着永定河床一直步行,一路欣赏了芦苇荡还提心吊胆拱了铁路桥洞逼近了卢沟桥……耗费多半天时间并不感到太累反觉得收获大大滴有。
      今年青岛世界园林博览会将于4月25日正式开幕,这两天是试运行阶段。显然,这个不大不小的国际性博览会,再次体现出俺们“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再次让世界敬畏看到咱大国风范如今“不差钱”和“GDP老二”的魄力气势,便让俺这个国人特感牛逼老外都特二让俺不屑一顾。这是俺在没有花钱买票入园前油然而生的自豪——怎么样?很爱国吧!
      要说还没去世园会也是假话,因为俺全家多年开车去过这片被定为世博园的“未开垦的处女地”。那时这个被称做百果山森林公园的起伏山地,自然风光虽不如青岛许多地段风光美,却以适合做大规模园林博览的宝地。没想到几年后这里说兴起就兴起一座大大的人造花园,可见有钱不含糊说干就干,还真能让新时代的“愚公”来“移山”,让千百年来的自然森林公园从此不再名符其实。
      当然,青岛这个园博会俺当然是要去的。不过憋不住发个牢骚:票价有点贵,仅普通票就得120大洋——尽管俺步入老年行列优惠票700大毛心存感恩。相比当年上海世博会160元、北京园博会100块,青岛世园会票价虽然取中为120元,但大多市民感觉还是有点杀人。切!原本是天然可以随意进出的大自然,如今被权大哥和孔方兄挥挥手一圈地,再赋予上为国争光的高尚名义,立马统统成了向土地主人高额征收“买路钱”的硬道理。看来“人民园林人民建”的口号只能挂在嘴上,“人民”后面再缀上个“币”真合适。
      当然,俺不反对必要的收取费用政策,展现国人的能力也是必需滴。既然要算“政治账”“形象账”,为什么就不能多给国人多一点优惠政策呢?难道非要在开始炒作时期挖回成本去抬高票价?
      早年俺去过深圳的“世界之窗”、北京的“世界公园”等微型景观。那多是企业的商业行为,价位高没办法也没话多说。如今多以政府行为出面的“XX博览会”,多以纳税人上缴的银子做投资,更应该采取“薄利多销”的优惠倾斜给更多的普通平民百姓才是。倘若像商家那样唯利是图似乎说不过去。如何改如何能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到实惠还人性化,能承受光顾世园会铜臭压力,还是请领导们从长计议看着办吧。
      说来青岛世园会投资成本远不能与上海世博园、北京园博会相比,但这先前的两大烧钱博览会结束后一冷却,如今两大“遗址”票价落至20元左右几乎门可罗雀。举一反三,祝愿俺青岛的世园会半年后也落差成这样。那时,或许更多低收入的市民,能花少钱充分去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和人工雕琢的魅力……
      好了,不扯淡了。
      下面俺转发半岛网的2篇宣传稿件链接(略),欢迎广大网友有空来俺们好客的青岛参观世园会,也算是俺对魅力青岛的义务宣传罢。
                            2014年4月6日早


我几年前的两篇旧文:_第4张图片
上海世博园中国馆鸟瞰


我几年前的两篇旧文:_第5张图片


我几年前的两篇旧文:_第6张图片


我几年前的两篇旧文:_第7张图片
人挤人人看人多遭罪


“钱多、人傻、速来”

——上海世博小感

毛牧青/文


      现实中,有些事情为了某种需要人为不是客观形成的“一窝蜂”举国趋向,往往会产生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结果,也就会引起人们的胡思乱想。譬如上海世博会的议论,我时有所闻,但总觉得没身临其境,便“耳听为虚”没得过多的话语权。好在领导关心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家伙,也就有幸“亲自尝尝梨子的滋味”有了观摩世博会的机会。于是身体力行眼见为实,终于体会到举世瞩目的世博会的尊容啦。
  当9月17日我们刚来到上海东南卢浦大桥周边3平方公里的世博区域7号门,世博会的热闹场面让我大开眼界,不得不佩服国人“花钱买罪受”的毅力和精神。折腾一天下来,我没看几个博览馆,却饱受人海热浪的感性侵袭,体会到“累、遭罪、全排队”六个字的名副其实。在UV形状栅栏下的高密度拥挤和喧嚣下,我终于真切领教什么叫蒸笼下人贴人的享受,和传言的真实。于是,原本早有准备的心理也只能随乡入俗顺其自然了更加验证“不看后悔、看了更后悔”的矛盾心理。我想:好容易进去走马观花几分钟看了几个馆,与排上1小时甚者更多时间比较极不划算。便“合理想象”其它展馆也不过尔尔,也就死心不看了,脑袋一开窍来回坐上展区内的空调公交车靠时间,既解暑又休息还走捷径,真真货真价实走马观花来个遍地开花统揽全局的实惠“观光”哩!
  这次能下那么大本钱让我们来沪当然是有目的喽。虽然两天的时间全部排满,18号我们大早再次重蹈覆辙踏上征程,来了个对时全天候观摩。目的终极在“中国馆”——那可是个人很难进必须集体预约的“热门”昂,咋才方显人气指数最高哈。于是上午我们照旧如同其他国人想没头的苍蝇四处乱闯,在昂贵的令人咂舌园内午餐后,只得在草地上养精畜锐大口喘气然后吹着牛靠到傍晚6点半,去敬仰“中国馆”接受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同事不舍弃难得的“百年不遇”契机,竟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烈日下排队煎熬6小时,迈进最为受欢迎的沙特馆去浏览几十分钟光荣归来。我很羡慕他们的收获,也极为欣赏他们锲而不舍的玩儿命精神。当然,为数不多去沙特馆的同事,也成了他们牛逼哄哄唯一吹嘘炫耀的资本了。呵呵~~~
  6点半我们一行人终于积聚“中国馆”下。面对“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的“中国馆”,我反复琢磨这个意境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庞然大物外形学问时,只见“官帽”高处下虔诚朝觐人群在数十蹬石阶旁鱼贯而入,怎么也体会不出主体结构架下的开敞空间有什么“开放性、公共性的现代意识”和“让生活更美好”感受,反倒突然领悟这帽不帽斗不斗鼎不鼎殿不殿的全部“中国红”的大家伙,用符号在表达某种象征,还真有些像传统体制下的“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哩。
  遗憾的是我们再次被棒喝出去,因为我们的被安排在8点半。于是我们又暂且慵懒了一会,有的老家伙甚至玩儿起了“够级”。八点多,我们终于满怀虔诚崇敬之心集合跨进馆外栅栏。登基后再次在方圆400平方米左右的UV栅栏里,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男女同胞零距离“曲径通幽”亲密接触1个小时,终于很艰辛跨进了“历程”的教育大厅。
  应该说,“中国馆”毕竟是咱自家的东西,那馆内材料绝对是一流的。不过,除了被电子“卡通”了的张择端大幅《清明上河图》,和一些童稚气的画图给我留下较深印象外,其余都是“后悔复后悔,后悔何其多”的平平之作,也就产生了无奈很后悔的愤愤然了。
  十点多结束“中国馆”景仰,出来却没了公交车,一问是都下班了。看来这世博会“中国馆”只注重教育形式的终结,却忽视人文关怀的初衷,害得我们这些早已筋疲力尽大汗淋漓的老家伙,在不熟悉地形的半明半暗暧昧灯光下,又踉跄步行半个多小时,才回到出口处。回到寄宿地已是午夜,随即也就有了我这篇仓促而就的粗糙博文。
  纵览世博会,此刻倒不像个世界性的东西,却像个国人蜂拥的地带。难怪一个维持秩序的武警战士对他的战友大发感慨:“我在这里执勤很长时间,怎么就见咱们的人,不见外国人呢?”世界博览会的观众主体由此可见一斑。
  记得多年前有句讽刺电报语描述咱们的一些地区的经济秩序,说的很形象,叫“这里钱多、人傻,速来”。此话形容上海世博会再恰当不过了。是啊!不管是公款还是自费,咱国人“不差钱”,蜂拥而至就是捧的这个大场面。一旦加入一些政治内容,就成了自我炫耀自我欣赏自我买单的大趋势。于是熙熙攘攘高兴而来,焦头烂额扫兴而归。在一派集体无意识的自豪心境下被忽悠着一出出人间喜剧来,像“围城效应”泛滥,一拨拨上演着相同结局的大轮回。难怪有人戏称:你领导倘若要处置不听话的下属,无需行政手段,只要派他去世博会走一遭保准就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我们的世博会的经济效益远没有XX效应来得实在。所以从天南海北各路人马的路途费食宿费门票费购物费等大投入,都在有声有色重复着国人“左口袋往右口袋移动人民币”的浮华和泡沫。靠!在某些颜面下你经济账算老几?!难怪当地“清口专家”周立波调侃道:“只要不破产就是成功。就算破产也不会告诉你”。哈哈一笑后我大喝一声:周立波你大——胆!
  说来应该自豪。北面的奥运会我们玩儿完了,中部的世博会我们玩儿的正在兴头,亚运会虽然我们曾经玩儿过但不过瘾,所以南面再起亚运风波我们仍得继续玩儿下去,而且还要比第一次玩儿的更气派。唯一遗憾的是我们还没玩儿过世界杯。相信这个玩儿家命题绝不会落空,曙光就在前方地平线——要知道:我们在,世界杯就在!世界杯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一般都玩儿不起,届时无人问津,我们有气魄并且不差钱,我们尽管坐等好了——虽然我们馊事和球技闻名世界。所以我很自豪地套用雪莱《西风颂》诗句发出预言:世博会来了,世界杯还会远吗?
         2010年9月19日凌晨于上海宝山


我几年前的两篇旧文: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几年前的两篇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