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历史纪录片”是最有趣的类型变体之一。
对于许多创作者与理论家来说,摄影机即时拍下来的那些东西,可以说是真实性的保障。而一部摄影机,注定是无法“纪录历史”的。然而,当我们在观看电视上那些“历史纪录类节目”的时候,我们基本不会怀疑它的真假。
那么,“历史纪录片”与一般意义上的纪录片有何不同?我们感受到的“真实”,又是何种层面的真实?对于这些问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而这一次我们采访到的金铁木导演,作为从业近二十年的历史纪录片创作者,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我想,他的《复活的军团》、《大明宫》、《圆明园》等纪录片,早已成为了许多观众最初的纪录片记忆。
《大明宫》剧照
在拍摄第一部纪录片作品《复活的军团》时,他就已经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他采用了曾经出现在BBC、Discovery纪录片中的手法,通过史料的再利用和技术层面的复原,制作了一部“再现式纪录片”。这种纪录片的形式,当时在国内还是非常罕见的。
时至今日,他也没有停止自己在纪录片领域的探索。他于近日上线的《风云战国之列国》,让我们再一次去思考“纪录片”的边界。
这一次,他采用了与再现式不同的“剧情式纪录片”的形式。正如金铁木导演指出的那样,这种新的形式与“再现式”的区别在于,这部作品进一步地要求观众去体认影片中的人物与情感。
为了塑造这些人物与情感,这部作品召集了许多著名的老戏骨:于荣光、郑则仕、林永健、王劲松、李立群……但是,纵然它有着如此强大的阵容,人们一定还是会发出同样的疑问:这种重现场景、让演员搬演的影像,还能算是纪录片吗?
其实,金铁木导演采用再现式、剧情式手法制作的历史纪录片,或许是在用不同方式呈现不同维度的真实。
非要较真的话,我们可以从那些新历史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新纪录片”中,找到这种做法的起源。这类新纪录片恰恰以历史纪录片为代表,它们出现于二十世纪末,它们不再拘泥于个体性的“纪录经验”,转而呈现超越时空的宏观叙事。
它们挑战着传统纪录片的“客观”理念——毕竟,纪录片导演不也无时不刻在选择素材、机位、人物、“故事”吗?被称为“纪录片之父”的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就包含了大量搬演的段落。
纪录片导演埃尔文·莱塞指出,与“纪录电影”相比,他更倾向于使用“非虚构影片”。这样的理念,成为了纪录片进行历史叙事的基础。这也与金铁木的观点不谋而合——纪录片的灵魂,不在于摇摇晃晃的、“伪真实”的形式,而在于真实的素材。
虽然《风云战国之列国》采用了搬演的形式,但其中的“剧情”、人物乃至台词,都基于《史记》、《战国策》、《吕氏春秋》乃至其他后来被发掘出来的考古材料,它们也是这部作品拥有纪录片式的真实性的基础。
一共七集、每集六十分钟的《风云战国之列国》,虽然看起来就像是一部短短的电视剧,但它与电视剧有着最核心的不同——它所讲述的是真实的历史。
在开篇第一集的《燕国:燕过无痕》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其中,就包括了燕王哙退位让贤的惊人之举。在此后的两千年历史中,从未有人像他一样主动让出王位。
同样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为了燕王报恩,在多个国家演“无间道”的大间谍苏秦。可以说,苏秦一生纵横战国、举手投足间决定某个国家命运,与他相比,现代间谍片中那些主角们的任务,实在是太小儿科了。
这些跌宕起伏的故事,都是这片土地上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在这短短的六十分钟里,浓缩了战国时期燕国数百年的兴衰。此前,我们只是在课本上读到过“荆轲刺秦”,而在这一集中,我们理解了“刺秦”的前因后果。
更可贵的是,在塑造苏秦这一人物的过程中,金铁木选择了近现代最可靠的考古材料,并为此推翻了《史记》等权威史书的说法。这些不为人知的史料素材,在如此亲民的影像中浮出水面——这难道不是恰恰体现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吗?
当然,有时候与历史讲述的年代相比,更重要的是讲述历史的年代。为什么要在今天制作这样一部以战国为主题的作品?这恰恰是因为,2500年前的战国,与今日的中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诚如金铁木导演所言:“我们都是‘战国的孩子’……战国虽然离我们今天大概有2500年的时间了,但这2500年以来,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战国都能找到影子。”
从空间上来说,不同的战国国家,完全可以与现代中国的各种地域性特征联系在一起;从时间上来说,各国兴衰的历程与源起,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是在不断重复的。
正因如此,使用我们当下的老戏骨,来扮演两千多年前的人物,恰恰体现了这种穿越时空的互文性。他们毫无违和感的表演,让我们意识到,在如此漫长的历史中,有些东西是从来没有改变过的。
在苏秦向燕昭王拜别的那场戏中,苏秦决定为了实现燕昭王的理想,为他担任卧底。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看到了纪录片式的真实:君臣间的礼节、源于真实材料的台词、注定性的历史时刻;我们也看到了纪录片的意义:在两人之间,存在着今日的我们也能够体认到的情感。
《风云战国之列国》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纪录片形态。它一方面坚守着纪录片的真实性内核,一方面通过选取素材、再现素材的方式,试图将这些素材的意义最大化。
这一次在纪录片领域的新尝试,也在不断地挑战观众们的既有认知。除了最开始提到的那两个问题之外,我们现在又得到了许多新的问题:纪录片的本质是什么?历史纪录片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许,这些问题及其引发的思考,与它再现的那些历史素材具有同等的价值。
我们作为观众,当然需要自己去回答这些问题。不过,作为影片的创作者,金铁木导演的答案也同样重要。
在采访的过程中,他论及了自己在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中,对于历史纪录片这种类型的思考,以及这一次的《风云战国之列国》在形式上达成的突破。颇为豪爽的金铁木导演,还直言不讳地批判了当下的历史教育和他眼中的“伪纪录片”。
常言道“字如其人”,而对于金导来说,“影如其人”的形容,可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就让我们在接下来“幕味儿”对他的采访记录中,感受一下他对历史与纪录片的热情吧——
Q:您觉得这次的《风云战国之列国》,和之前的作品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金铁木:我作为一个导演,拍得最多的还是纪录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历史类的纪录片。最早我记得是在2000年拍了《复活的军团》,事实上我拍纪录片已经整整二十年了。
《复活的军团》剧照
这二十年来,我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拍了十几、二十部纪录片了。我觉得这一部《风云战国之列国》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其实是最不像纪录片的一部纪录片。我们一共拍了七集,你可以当七个小电影看,也可以当七集电视剧看,它的形式方面,已经和我们院线里边的这种故事片没有多大的区别。
我们希望在形式方面打破传统纪录片的界限。HBO有时候也会大规模地做这种历史纪录片,他们也是越来越接近于电视剧,但是我们这一次做得更极端。
Q:我注意到您在电影学院也有故事片方面的学习经验,您自己也有《大明宫传奇》这样的故事片作品。您可以谈谈故事片创作的不同之处,以及故事片的经验对您的纪录片创作产生的影响吗?
金铁木:我的纪录片创作方法,完全是受到了电影学院教育的影响。不过我自己个人一直认为,纪录片和故事片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它的灵魂是“真实”。许多纪录片都包含了很多谎言和宣传,包括一些不怀好意的、心怀叵测的东西。虽然它们的形式可能很像那种主流的纪录片,但事实上它并非如此。
《风云战国之列国》虽然看着像电视剧,但它仍然是纪录片,因为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不许虚构、不许杜撰。那么真实从哪儿来?首先有第一真实,在事件出现那一瞬间,我们把它叫作第一历史。第一历史在出现的那一瞬间就消失了,没有人知道。比如说屈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只有屈原和楚怀王他们两个人知道,别人可能都不清楚,这就叫第一历史。
第二历史是什么?第二历史就是最可靠的史料记录,那些记载屈原和楚怀王关系的那些史料,比如《战国策》、《史记》,我觉得这些应该都属于第二历史的范畴。它们已经经过了加工,但它们已经是今天所能接触到的最真实的材料了。
在第一、第二历史之余,还有第三历史。第三历史就是在前两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比如说我们今天的易中天老师、历史学者,基于考古和历史资料进行的历史陈述,这种基于第二历史材料的重新写作,就叫作第三历史。这些都属于真实的范畴。
我认为《风云战国之列国》也属于第三历史,我的创作过程和今天的史学家的创作的过程是一样的。我基于战国时代的考古材料、正式文献,进行《风云战国》的剧本写作,里边的台词都源自于《史记》、《战国策》、《吕氏春秋》、《左传》这样的材料。我们今天能够做到最高程度的真实,都属于第三历史。
在创作《风云战国之列国》的时候,我坚持了最真实的原则,其中没有任何杜撰和虚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你知道,有些纪录片表面上特像纪录片,镜头摇摇晃晃的,但其实很多都是蓄谋为之的伪纪录片,里边的内容全是假的。
这样的伪纪录片到处都是,所以不要去看它的形式。你要认识一个人,不要看一个人在说什么,你得看看他一路过来都做了些什么。我做《风云战国之列国》的野心,就是我们百分之百地以纪录片的真实为基准,但我们要做得像电视剧一样好看。比如我说我们塑造的燕昭王,我们塑造的苏秦,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说到这个,虽然我很少看弹幕,但之前的一段小插曲让我发现,我们绝大部分的观众的历史素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只能说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是太差了。我们有一句台词包含了“三百石”这几个字,这里的“石”是一个量词,我们的角色将这个字读作“shi”。
然后,有好几个老师都给我发微信,说金导你以前不是经常假装有文化吗?我们现在认为你真是装的,你根本就没文化,这么重要的台词你都错,人家明显是“三百石(dan)”,你给人家读成“三百石(shi)”了。
那我就赶紧给人解释,我说不是我错了,实际上是大众错了,这种以讹传讹的东西特别要命。而且竟然还有人说,你看这部纪录片太没有文化了,竟然说是“大(da)夫”,那不是“大(dai)夫”吗?这个插曲让我发现,我们真的需要《风云战国》这样的片子(笑)。
Q:您说这部作品是采用了“剧情式”的纪录片形式,但其实您在《复活的军团》里,已经使用了那种“再现式”的呈现方式,您可以谈谈从“再现式”到“剧情式”的变化和突破吗?
金铁木:最核心的一点在于,“再现式”其实是没有情感的,它不会塑造什么人物。而在这次的“剧情式”作品中,其实我们希望观众能够体会到里边的情感、人物、形象、命运。这次的剧情式作品,其实与故事片是很相像的,但它与故事片仍然存在一定的区别。
从审美层面上来说,它给观众带来的东西是没有区别的。最核心的区别在于,我们塑造的人物是符合历史的人,是真实的人。我们不会去虚构什么角色,燕昭王就是那样一个人,他在史书中就是那样一个形象。
我们其实是在用电视剧的方法,让观众对这个人物留下更深的印象。为什么我说中学的历史教育、基础教育太差,就是因为大家都是死记硬背。不感性、不鲜活,年轻人就没兴趣。所以,我们想做一部鲜活的历史纪录片,想做一部特别感性,但是又很真实的历史纪录片。
Q:我也是在您之前的一篇专访里读到,除了传统纪录片那种核心的纪实性,您可能也很注重影像层面的高端性,您可以解释一下这种高端性,具体是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金铁木:我们希望能够做出那种电影的质感,因为形式和内容往往是相匹配的,你在内容方面不管有多大的野心,如果你在形式方面,在镜头、画面方面匹配不上,那么内容表达肯定也是不到位的。
我觉得纪录片领域的发展,就要看那些有影响力的人,能不能有境界和胸怀。因为这个行业如果要创新、探索,要达成一种良性循环,就一定需要这些有影响力的人、有投资能力的人的支持和引导。事实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对平台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Q:最后想请您聊聊最近院线的“纪录片热”。您之前的纪录片《圆明园》上了院线,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但是最近两年,影院里突然出现了许多纪录片作品,比如《二十二》和《四个春天》等等,您可以谈谈这个现象吗?
金铁木:一部纪录片要是赔钱、赔光,这是正常的。纪录片要是赚钱了,才是不正常的。
《二十二》剧照
我觉得《二十二》完全就是一个神话,这样的历史级现象,我个人认为不会再有了。在我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那样的故事了。那一阵可能是外星人来我们国家施了一下法,或者说某种来自火星的力量突然加持了一下,大家突然受到了一种神秘力量的影响,然后《二十二》的票房就飙到了那种程度。
我作为一个纪录片行业的老从业者,特别希望能够在这个行业的良性循环中发挥微薄之力。我今天之所以还在干纪录片,这可能就是最重要的或者唯一一个原因了。我希望这个行业能够出现一种良性循环,我也特别希望那些喜欢纪录片的人,能够与那些看好纪录片的平台有更多的合作。这种整合性的力量,就能让大家都获得收益,这就是我的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