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最纠结,大学生何去何从?

十月底国考岗位出炉,许多家长比孩子还要担忧,大学毕业该如何择业,公务员考试要不要参加,大四能不能考?

很多家长以为大学毕业后才能找工作考公务员,等到找到我咨询的时候才发现失去了最佳参加国考的时机。还有

职位又该如何选择等等一系列问题萦绕在许多家长中间。最近也有很多朋友和家长咨询我相关的问题,所以从今天开始 ,我将用几天时间来分享我对职位选择和岗位发展前景的一点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从高校扩招以来,中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都在增加,其中毕业即失业的人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据统计,全国每年有700万的大学生毕业需要找工作。在贵州,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贵州省2017年的高考招生计划统计完毕,共有1980所高校招生,比去年增加了40所,招生计划共36.3万人,这意味着贵州每年新增大学生待就业人数超过30万。近两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都超过了30万人,竞争加大,就业也更加困难,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出路和选择成了热点问题。

毕业季最纠结,大学生何去何从?_第1张图片
image.png

毕业季最纠结,大学生何去何从?_第2张图片
image.png

我一直告诉学生和家长,对于未来的选择和职业规划一定不要盲目或者跟风,要懂得科学评估自己的能力、性格、资源和背景,选择合适的路而不是所谓正确的路。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原因,适合别人的路不一定自己走得通。

我大致总结了下,大学生毕业可以选择的有两个方向五条路,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五条道路有什么异同点。

第一、继续深造。

继续深造就意味着并不急于工作,而是继续学习以获得更高的学历。一般选择的就是考研和出国留学两条路。

首先我们来看看考研

研究生和本科生有什么差异。

很多人考研是因为听说研究生学历在公务员行业能比本科生更有优势。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毕业季最纠结,大学生何去何从?_第3张图片
image.png

第一,对于公务员这个职业来说,我可以坦白地告诉大家,一个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机关里,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并没有太大差别,比如仕途、前景、是否被提拔这些方面,领导不会过分看重学历,本科生比博士生混得好的比比皆是。当然,作为一个门槛条件,在考公务员时,研究生学历的选择面比本科生要宽一些,例如中直机关、省直机关的招考条件就是必须达到研究生或以上学历才可报考。进入机关以后,这种差异依然不太明显,虽然进入大的省直机关,研究生一转正后就可定为副主任科员,本科生只能从科员开始,三年后才能转副主任科员,研究生

看上去减少了晋升时间,其实是把读研的时间算作工龄而已。而且从工资收入上来说,研究生学历就是多一个知识分子补贴,在当年我考上研以后,每个月的补贴也只是多了8元钱,其他的待遇就是参照公务员薪资调档标准,所以基本没太大的区别。

除此以外,研究生毕业后同样面临就业的问题,如果要进入国家机关,同样是凡进必考,还是要走公务员考试的道路,那又是和本科生同样的起点。但也不是说研究生就没必要读了,多读三年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肯定也是好事,

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目标,如果性格内向学习特别好又对未来考公务员很有信心的话,就可以读研深造,未来搞研究或者当大学老师都不错。

再来看看出国留学

这个问题也有很多家长咨询我,说出国念研究生和在国内读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很多年以前,海归这个称呼很了不起,现在大家说的却是海归变“海带”,什么意思呢?就是海外留学回来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家里待业。其实在国外二三流的大学读研还不如国内一流大学的教学质量。所以不能盲目的认为国外的月亮就比国内的圆。

毕业季最纠结,大学生何去何从?_第4张图片
image.png

还有的家长认为,在国外读书镀了一层金,孩子回来就能找到体面的工作,薪水拿很高。如果抱着这样的目的,我建议就不要出国了。我们可以算一笔经济账,在美国读研,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加起来需要五六十万元人名币,三年下来就是150万到200万的花销,回到国内找个月薪五六千的工作,不吃不喝的情况下要干30年才能把学费挣回来。

所以不能以希望孩子留学回来可以多挣钱而送她送国,而是家长教育上的一种贡献,让孩子多一些生活体验。

毕竟知识和体验不能用金钱去衡量。

那么如果要考公务员,国外读的研究生和博士与国内读的也没有区别,到教育部认证后,国内承认学历,进入机关后也认可研究生博士学历,都是一样的。

第二、就业

就业意味着工作,要产生生产力和价值。三条路可选,考公务员、创业、去企业上班。

考公务员

在贵州和一些欠发达地区,选择公务员是多数人认为很好的一条路,因为它意味着稳定。在很多职业满意度调查中显示,公务员这个职业的地位和需求度仍然在老百姓心中居高不下。在这里我只简单提一下。

自主创业

说到创业可以说是近年来很流行的一个词儿。在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不少年轻人投入创业大军,拿着家里的积蓄风风火火开店做生意,要不是弄个APP,要不就是投资十多万就叫互联网+企业了,每个人的朋友圈都被创业刷屏,但是知易行难,真正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原因是大学毕业生创业缺少持续的资金流、人脉资源、管理经验等,随时会面临财务破产,一不小心就会创业变失业。所以创业有风险,尝试需谨慎。家庭条件不错的同学做为一种尝试,不计较成功与失败,为了挑战自己,失败了当交学费也未尝不可,算是人生体验的一种。

去企业上班

相较之下,毕业后在大型跨国企业或者投行工作,用三五年的时间沉淀自己,认真吃透了解某一领域后,再选择创业的话成功率会大很多。这个时候前面提到的国外留学经历可能会派上用场,尤其是一些财务、金融类、人工智能的热门专业会有很多大公司抢着要。

毕业季最纠结,大学生何去何从?_第5张图片
image.png

那么说到这里,无论是公务员、考研、创业还是到企业上班,选择之前,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规划,要清楚地梳理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对自己的能力做一个评估,如何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简言之,就是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要什么?我能做什么?以及我在现在正在做什么?

最近咨询我的学生家长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公职人员,其中不乏厅局级干部,一般来说,她们本身就是公务员,应该来说对这个行业是比较了解的,但我发现她们在如何进行岗位选择、福利待遇和未来发展前景上并不清楚。许多学生和家长还因为不了解国考省考的区别和招考条件,白白失去了好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毕业季最纠结,大学生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