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九一八事变”仅仅是因为不抵抗吗?

昨天有人点评文章《7/70:“九一八事变”与张学良》的时候,提到了张学良错用郭松龄,错杀杨宇霆,不会妥善处理和南京政府关系,“九一八事变”他不可推卸。于是我借着这个机会去对郭松龄,杨宇霆做了些了解,发现了几个历史教科书上没有提及的事情,导致“九一八事变”变成了历史必然。

1、派系斗争严重

东北军内部派系诸多,大体上可以分为“老派”、“新派”。

老派主要指的是跟随张作霖起家的奉系老臣,多为绿林草莽出身,未受过正规军事化训练,缺乏信仰。虽然在东北军中地位高但缺少干劲。以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吴俊升等为代表人物。

新派则是指那些受过新式教育,如出国留学、军校教育等,这些人受过正规军事化训练,有一定的政治报复,并在直奉战争、奉浙战争、镇压郭松龄反奉等大战中建功立业,并逐渐取代老派。以杨宇霆、郭松龄、张学良等为代表人物。

另外,在新派内部也分化成了士官系和大陆系。士官系,指出身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将领,以杨宇霆为代表。陆大系,指出身于北京陆军大学及保定军官学校的将领,以郭松龄、张学良为代表。

各派之间相互不待见,且多有积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陆大派的郭松龄赫赫战功却未获得奖赏,元老派出力最少地盘最多,郭松龄心生不满。同时,陆大派又长期被以杨宇霆为代表的士官派压制,郭松龄愤然起兵反奉,最后以失败告终。杨宇霆献言张作霖将郭松龄处决,引来视郭松龄为知己的张学良怀恨在心。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后,张学良上位,作为陆大派代表的他,由于年纪尚轻,资历尚浅,老派及新派对其并不买账,于是就借老虎厅枪杀杨宇霆之事,敲山震虎,树立威信,扶持自己的人上位。然后自己势力是巩固了,但是东北军的战斗力和政治影响力却在这样的派系斗争中消耗殆尽。

2、军队纪律涣散

1930年9月18日,也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前一年,由于张学良坐镇北平,将东北军大部分精锐兵力都调往关内,而留在关外的基本上是由“老派”率领的守备弱旅,战斗力本身就不强。

最要命的是东北三省军政大员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际,居然全部不在岗位!

沈阳的东北边防代司令、参谋长荣臻正在为父做寿,忙于应酬;吉林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副司令长官张作相,在锦州小岭子为父治丧,吉省事务交由熙洽代理;黑龙江省主席、东北边防副司令万福麟同样身在北平,事务交由其子万国宾代理。

高级官员尚且如此,下面的人还不跟着有样学样吗?

驻守沈北大本营的独立第七旅作为对日一线部队,命令不得夜不归宿,可是“九一八事变”当晚,旅长王以哲不在军中,激战一夜,始终未回军中;三个团长,何立中在北平出差,张士贤当晚回家未归,王铁汉等炮声响起来才临时赶回军中,军中只有参谋长赵镇藩看家。

如此军纪涣散,沈阳如何不丢!东北如何不丢!

3、外交经验欠缺

1929年,北伐战争刚结束,民族情绪日益高涨,年轻气盛的张学良想进一步提升东北地位。此时苏联国内饥荒,人民对苏维埃政权极度不满,而欧美国家也跟苏联存在过节,张学良认为趁此机会夺取中东路主权,欧美国家必定赞成。

于是,张学良向苏联和红军发动攻击,试图收回中东路主权,却在坚持五个月之后败北,最后与苏联签订《伯力条约》,给了张学良当头一棒。从此以后苏联处处提防张学良,不再相信他,也不想跟他合作。所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苏联作壁上观,并不给予任何帮助。

另外,被张学良枪杀的杨宇霆因为在日本留学,擅长跟日本人打交道,原来郭松龄反奉也是由他去向日本人请来救兵,挽回败局。杨宇霆与日本人的关系可见一斑。杨宇霆死后,张学良对日态度强硬,而日本人缺少沟通的渠道,直接导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深知日本实力的强大,但是过于忌惮日本的实力,且对日本的野心没有清醒,认为日本只是示威而已。正是基于对日本后续行为的错误判断,才有了随后不抵抗政策的产生。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九一八事变”绝对不仅仅是一次偶然事件,东北军如此,东北军将领如此,东北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8/70:“九一八事变”仅仅是因为不抵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