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序列改变

第二序列改变:如何区分有效与无效的改变?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今天的课程有点烧脑,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课程的主题是反思一下改变本身。

我们应该都见过类似这样的标题:请不要做无效努力!或者:你只是被自己的“努力”感动了。(只是借用一下标题哈)

一方面,我们总是期待改变,对改变心存向往,期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知道改变的方向,盲目地想要有所不同,“追求改变”本身会变成我们的心理舒适区,变成我们逃避真正改变的借口。

重复一遍:如果改变的目标不清晰,“追求改变”会变成我们的心理舒适区,为了“有所改变”而改变。

有点类似上面的标题党:为了“努力”而努力,为了“改变”而改变。

“改变”也就变成了我们逃避现实的借口。


“想要改变”本身就是把双刃剑。

我们追求改变的本后,隐藏着一个心理状态:我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

这种不满,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但它也可能让你走上另一条路,让你焦虑、迷茫、自卑、手足无措,陷入重复无效的改变之中。

为了“改变”而改变。(剧透一下,应对方式是后文的自我接纳。)


改变有两个层次:

一个,是作为内容的改变;

另一个,是作为应对方式的改变。

比方说,一个人对工作不满意,经常换工作。

工作就是内容,他想改掉的内容,是换掉当前的工作,改成一份新的工作。

而应对方式,是他不停换工作的行为,他用这些行为,作为应对焦虑的的应对方式。

盲目寻求变化,没办法安顿下来踏踏实实积累,这才是他真正的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他一直在改变内容。事实上他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他的应对方式,他需要改变自己“不停换工作来应对焦虑“的这种应对方式。

有时候,“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次,叫“第二序列改变”。(来自美国心理学家Paul Watzlawick的书《改变:问题形成与解决的规则》。)

改变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改变本身成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

陈老师引入了一个很常见的名词:自我接纳。

我们对自我接纳有两个重大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以为自我接纳是不改变。

从第二序列的概念,接纳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而且是很难的改变。

为什么的?因为难在忍受。

人只要有焦虑,就会想要改变。有时候我们需要去忍受不好的境遇,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

(自我接纳,需要我们在逆境之中,也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忍耐人生的不如意。在这里,改变的是我们对改变的渴望,换成忍耐和接受。)

第二个误解时,很多人说自我接纳的时候,其实是把它当作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很多人说当我自我接纳的时候,觉得只要我自我接纳了,我就可以幸福、平静、快乐了,我就会变得更好了。

这个本质上还是想要改变。“追求自我接纳”的这个追求本身,就是他无法接纳自我的原因。

自我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的是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有一种著名的疗法,叫森田疗法,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

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你自己的问题,把它当作生存的常态,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

所以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要用自我接纳的态度,去应对“想要改变”的这个应对方式。

用不变,去改变”想要改变“的应对模式。

(感觉有些绕,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

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


我们什么时候该改变,什么时候该自我接纳呢?

陈老师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标准:看你改变的动作,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甚至恶化你的状况。

无效的改变会维持状况,形成恶性循环。以上述勤换工作的案例,他的目标是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需要积累的。可是这个目标让他不断寻求改变(勤换工作),从而失去了自我积累的过程。

越是这样(勤换工作),他就越焦虑,就越想改变(再换一份工作),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有关行为改变,课程暂告一段落。

总结一下:

改变很难发生:

    旧行为有它的好处;

    心理舒适区让我们用熟悉的应对方式去处理问题;

    每个人都有阻碍改变的心理免疫系统。

引发改变的方法:

    检验行为背后的规则;

    积累一些小的成功;小步子原理

    为自己制造改变的场;

    激发情绪。

最后,辨析了无效和有效的改变。无效的改变,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舒适区。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序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