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经济如何运行

一. 经济运行的一个简单逻辑:

1. 经济如何运行:“基于交易的理解方法”经济是大量交易的总和,而每个交易都很简单

2. 交易包括买方和卖方,买方支付货币(或者信贷) 给卖方以换取商品、服务或者金融资产。

3. 大量的买方和卖方交换同一 种商品,这就构成了市场。

4. 大量的市场构成了经济

5. 简单的数理逻辑:

支出($)来自两种方式——货币(money)或者信贷(credit)

所有经济活动的变化以及金融市场价格变化都来自:

货币以及信 贷总量的变化(total $ )

2)所卖产品、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的数量的 变化(Q)

其中前者($)的变化比后者(Q)的变化对于经济的影响要大,因为改变货币以及信贷的供应相对其他来说显然要容易得

简化分析,把买方分几大类: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

与商品、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相比,货币以及信贷更容易由于供求关系 而增加或者减少,因此有了经济和价格的周期。

6. 这个体系良好运行的前提是有大量的资本的提供者(投资者/贷款方)以及大量的资本接受者(借款方、权益的卖方),资本的提供方相信他们能够获得多于投入的回报。而中央银行则控制着货币的总量;信贷的多少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但是信贷量可以轻易产生,只需要双方在信贷上达成一致。泡沫的出现,是因为信贷创造多了,难以履行偿还义务,进而导致了泡沫的破灭。

        当资本缩减出现,经济也跟着萎缩,因为没有足够的货币和信贷来购买商品。这种缩减的出现常见的形式有两个:衰退(比较常见)和萧条。衰退出现在短期债务周期中(short-term debt cycle),而萧条发生在去杠杆(deleveragings)过程中。衰退很好理解,因为经常发生,大部分人经历过;而萧条相对比较难理解,为不经常发生,经历得不够。

7. 短期债务周期:也称为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周期产生于:a) 消 费支出或者货币和信贷($ )的增长快于产量的增长(Q)的增长,, 导致价格上升。b) 价格上升促使货币政策紧缩,减少货币以及信贷, 这时候衰退就开始了。话句话说,衰退是由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紧缩 (往往是为了抵抗通胀)打压了私人部门负责的增加而导致的经济放 缓,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放松,衰退也相应结束。为了终结衰退, 中央银行降低利率以刺激需求增长和信贷增加,因为低利率可以:) 降低偿贷成本。2)减少每月偿付额,从而刺激相关需求。3)由于利 率降低,预期现金流折现效应,将抬高产生收入(income-producing) 的资产价格,例如股票,债券,房地产,从而产生财富效应,刺激消 费支出。

8. 长债务周期:是由于债务增长快于收入以及货币的增长,直到不能再 增长为止,因为债务的成本已经走向极端了,典型的是利率不能再降低了。去杠杆就是降低债务负担(debt/income)的过程.,如何完成 去杠杆呢?主要是通过以下组合:1)债务重组,减少还贷2)勒紧 裤腰带,减少支出3)财富的重分配4)债务货币化(政府购买债务, 增加信贷)。萧条正是去杠杆化过程带来的经济减慢。萧条的发生是 由于中央银行不能通过降低货币的成本来对抗私人部门的需求萎缩 以及支出的缩减。在萧条时:1)很多债务人偿还的货币量,比实际 承诺的要多。2)通过改变偿贷成本以及刺激信贷增长的货币政策, 都不管用。其一:利率不可能无限降低,也就不足以鼓励消费支出和 资本行为(产生通缩性萧条deflationary depressions),其二增长的货 币会涌向抗通胀资产,而不能增加信贷(产生通胀性萧条inflationary depressions)。萧条的结束一般都是通过央行印钞票大量的货币化债 务以及弥补私人部门支出削减产生的影响

10. 经济运行框架:三大驱动力(The three big force) 我认为经济运行驱动力主要来自: 1)生产率的趋势性增长 2)长期债务周期 3)短期债务周期(商业周期)。

二. 经济运行的过程:

    经济繁荣阶段:

        这个过程是自我强化的过程。更多的支出带来收入和个人净 资产的增长,又反过来提高借贷能力,并鼓励更多的消费支出。所以 通常货币扩张是为了支持信贷扩张,因为体系中流通的货币多了,才 能更好地偿还贷款,我收购的资产也可以因受到更多货币追逐,而以 更高价格出手。所以货币扩张会提高信贷评级和抵押物的价值。

        在资本体系中创造信贷最基本面的要求是借贷双方都相信这笔交易 对自己有利,因为借方的债务就是贷方的资产,贷方需要相信扣除税 率后,根据约定得到的还款能跑赢通胀;同时,借方为了获取信贷, 需要抵押资产,因此借方至少需要对抵押的价值有信心以便按期还款。

        如果债务和支出比货币和收入增长更快,这个过程也是自我强化的过程。更多的支出带来收入和个人净资产的增长,又反过来提高借贷能力,并鼓励更多的消费支出。然而,债务不可能一直增长下去,就像你潜水时不可能靠着氧气瓶里的氧气供给来永续地生存下去。在借债是,你需要做到能借也能还,你现在借的债,将来需要偿还的。然而往现实中借款时并没有考虑太多,当你借来消费,给人你富有的表象,贷款方认为你的信用会非常好,这时候贷款方愿意提供信贷给你,并不太多考虑将来还款时会怎么样。当债务不能继续增加时,这个自我强化的过程就会反过来

经济衰退阶段:

        长期债务周期的高峰发生在:1)债务收入比例非常高 2)货币政策不能继续创造信贷增长。达到这个点后,债务不能够继续增长,这时候 就开始了去杠杆化过程。去杠杆的促发是由于债务人不能支付他们的 到期债务和利息,这将导致私人部门大量的债务违约以及削减成本, 结果带来大量的经济问题,比如失业率高。债务危机的促发是来自多 方面的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投资者利用杠杆在高的价位上购买资 产,预期资产价格会继续上升,而实际上他们预期过于乐观。结果就 是缺乏足够的现金流去偿还债务

        讽刺的是,在开始阶段,资金的短缺是由于货币政策的紧缩以对抗资产泡沫,因此紧缩的货币促发了债务危机。还有就是,利用杠杆购买金融资产,预期金融资产继续走高,这比利用杠杆操作一般商品、服务更加危险,因为只是表面上提高了生产能,这样更容易促发债务危机。因此,在现实中,如果出现金融市场呈现繁荣景象但是伴随着低通货膨胀,很可能这是泡沫破灭的前兆

        在基于信贷的货币体系利率,经济的扩张依赖于借款能力的上升。借贷发生的条件是:a) 在减轻税收和通胀的影响下,贷方能够获取比贷出去更多的回报 b)贷方能够把债券兑换货币。在去杠杆过程中,这两个条件都不能得到满足。

        但是在去杠杆过程中,货币政策实现不了这样的目的,失去了创造信用的功效。利率接近于 0,没有下降空间;信贷难以增加,因为债务人已经过度负债。在通胀性萧条中(inflationarydelveragins,通过印钞票方式)过程中,信贷也不能增加的原因是:投资者担心他们以后获得的偿还贬值,货币兑换成了其他货币以及流向了抗通胀的领域。

        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债务比率(相对于收入)的减少主要通过四种方 式:1)债务重组,免去或减少债务 2)勒紧裤腰带、减少消费支出 3) 财富的重新分配 4)债务货币化。

        为了缓和这种不平衡,政府不可避免的需要做:1)创造动力、鼓励信贷的产生 2)减轻债务人偿付 3)印发更多货币购买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最重要的方式)。央行印发货币购买金融资产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扩张,政府支出增加,财政赤字明显。

        如果央行希望用更多的货币缓解钱的缺口,只会使债权方担心钱更贬值,解决不了放贷意愿低和偿债能力差的问题。其次,不能说同样数量的钱从不安全转向安全,不存在这种路径转换。很多人心目中的“钱”其实不是货币,而是信贷,而信贷是可以就这样“消失的”。

        对投资者而言,另一项很重要因素是流动性,就是能够卖掉投资的资 产换取货币以及用货币购买相应商品和服务。我手上有 10 万的国债, 我会假设这些能换来10万现金,并用来支付价值10万的物品和服务。 但由于金融资产价值相对实际流通货币比例过高,如果很多人同时需 要转换成现金,则央行要么印钞(通胀风险 monetary inflation),要 么容忍大规模违约(通缩性萧条 deflationary deprsion)。

        在此阶段最大的风险就是,由于货币走软外加货币供应量加大,导致短期信用品种(甚至包括政府短期国债)被市场抛弃,不但没有达到创造更多信贷的目的,反而出现资金涌入抗通胀资产,以及资产出逃。海外投资者面临零利率和以该国货币存款资产回报为负的前景,而国 内投资者也希望将存款转为其他货币。此时投资者会加速出售金融资 产,特别是债务资产,转化为现金后购买抗通胀资产。同时尽可能地 利用当地货币贷款。于是央行又一次面对加大印钞的要求,要么支持 这种需求,要么允许货币和信贷紧缩导致实际利率上升。此时,政府 会建立外汇管控力图阻止上述资本流动,甚至禁止持有黄金,偶尔还 会出现价格和工资管控的措施,但所有这些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 不过是经济“扭曲”举措而已。

经济萧条阶段:

        大萧条的出现不是由于人们忘记了如何有效生产,也不是由于战争和干旱。所 有对经济产生噪音的因素都在那,然而经济就是停滞不前。那为什么 闲置的工厂不简单的雇佣一些失业者来利用充足的资源,以便拉升经济呢?问题在于这些周期不是由于我们无法控制的事件引起的(比如 自然灾害),真是的原因是人的本性以及信贷系统的运作。——人性都是趋于跟从性,信心的重新建立并不能仅仅依靠口号和忽悠,因此。当危机爆发的时候,重建信心重要,但重建信心的建立是基于社会基本情况改善,即实体情况恶化到恶无可恶。

        萧条阶段,经济下行和信贷萎缩非常快,一般持续两到三年,但是随后变陷入漫长的恢复期,甚至需要十年才能恢复到之前的高点(因此 称之为“失去的十年”),而股票价格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去会反复 到之前的高点,因为风险溢价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恢复到之前的低 点。在这个过程中,名义利率必须低于收入的名义增长,以减轻债务 负担,如果利率已经为 0 了而且还有处于通缩阶段,央行就必须发行 更多的货币来提高收入的名义增长。

三.我们的判断和应对:

1. 我国自2017年以来实行“三去一补”的政策,口号“防范金融风险”

2. 进入2018年,“去杠杠”说法改变成“稳杠杠”,以及对房市的严控,居民外汇的监管

3. 债违约,理财刚兑打破,股市暴跌,市场资金面偏紧

4. shibor利率进入今年以来持续下降

5. P2P跑路连续引发恐慌

6. 央行放水?

四、其他观点逻辑

1、对于普遍的宏观指标M1,M2的理解:

    美联储带有误导性地将货币定义为 M1,M2 等的总和,而其实这里 定义的货币几乎都是信贷,或者说保证提供货币的承诺,而不是货币 本身。——同意,我也认为货币和信贷不能混为一谈,而M1,M2实际就是这样。现在,我们重新理解一下M1M2的定义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同时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2. 在古代为什么没有金融危机or没有严重的金融危机or危机频率没现在这么多

    在没有信贷的经济中,购买商品和服务必须交换 同等价值的商品或者服务,因此唯一能够提高自己消费以及经济整体 的增长的方式是提高生产能力,这种增长方式必然受到限制,不过同 时也会较少出现过度繁荣和极度萧条——古代没有或者很少有金融危机的原因,金本位下,购买力受到抑制。

3. 如何判断现在所处的经济周期阶段?

    正常情况下,政府在经济衰退以及萧条时的表现可以作为我们判断当下经济运行 情况的风向标。例如,在萧条时,央行典型的表现是印钞用以购买大 量的金融资产以弥补私人部门信贷的萎缩,在衰退时就不会出现这样 的行为。同时,在萧条时,政府也会消费支出得更多以弥补私人部门 消费支出的缩减。——对中国是否适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桥水-经济如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