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遇,一席谈

夜晚的巴塞罗纳更为妖娆,会遇到很多不同国家的人,也会遇到一辈子不可能再见到的事。

今晚,偶遇海边同性恋社团聚会,大批游客观看他们的音乐会,热辣妖冶,不少人打扮奇特,逍遥说怎么越看越奇怪?因为放歌、热舞的人,拥抱亲吻的人,很明显,是男性着女装。

图片发自App

我和他说,这是gay和Les们的社团在举行集会,他问那是什么?我和他简单解释了一下,尤其看到2个男生亲吻在一起,他做出一种目瞪口呆的模样,小小心灵可能大受打击。

海边音乐会

我们和他说,人群分为许多种,而这一类人恰好他/她爱的是同性,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也都是想得一人、择一城,白头到老而已。如果他们专一地爱着他的伴侣,不伤害别人,就和普通人没啥区别。

海边另类集会

“我们没必要歧视他们。”我才说完,逍遥和我辩论说,“他们是有病吗?我看书上说,同性恋者是反人类的。”他读了很多书刊,不过还是有他的知识狭隘性,但我们并不能着急去引导他理解并接受不同观点,这就是我们带他到不同国度、地方旅行的初衷,书本知识和直观经验,总是不同的!

显然,单单学习人家的语言、读了不少书,对于接纳、包容不同世界,还是远远不够的。

学了英语,你不到英格兰去生活几日,你不会明白为何他们喜欢见面就聊天气,不会明白英格兰人多爱体面风度,他们永远保持着那种疏远的礼貌,其实是刻进骨子里的阶层文化。

学了法语,你不到巴黎去生活几天,不会明白他们为何喜欢见面贴面礼,不看巴黎建筑、卢浮宫的珍奇异宝、枫丹白露里的装饰,不去吃一餐道地的、耗费时间的法国菜,不会明白法兰西人骨子里的精致浪漫。

仅仅从书本上,不会真正理解什么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与人相处、对话,不了解他的成长历程,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相由心生”这一古话。也因此,需要阅历才能接受,有些人见面即喜欢你接受你,而一些人认识一辈子,也还是非常陌生,相对无语。人生经历不同,日积月累的过往,最后都会其脸上、气质里表现出来,遇到同类人,自然会惺惺相惜。

图片发自App

带着孩子在海边散步,一路和他聊天,让他观察游艇上正在举重锻炼的人,买得起游艇,还能坚持在夜晚锻炼的人,显得那么自律,可见,有钱人更在意健康,及外在的健康形象,这也可能就是人家成功的关键。

又遇到一群人在发放支持加特罗尼亚地区独立的宣传册——巴塞罗纳是此地的首府——逍遥又大呼看不懂。我们和他解释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的道理,任何地区或国家的诉求,有历史原因,更多可能是经济问题。

逍遥又说到他在火车、地铁上看到不少少年,肩膀、手臂上纹着怪异的花纹,耳朵上穿大大的金属环,有几个鼻子上还穿上了鼻环,他问,“那些人都是混混?”我和他解释,这些人并不一定是坏人,还可能是对待别人很友善的人,之前我们第一次坐地铁,不是一个耳朵穿孔带着大铁环的男士帮我们?他们只是以一种方式表达与众不同,这世界上,有嬉皮士,也有雅皮士,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以不同行为、符号确认、强调自己在芸芸众生中的存在而已。

这些天,我们会指给逍遥看,西班牙两个不同城市,各种人的谋生方式,让他见识大太阳底下的行为艺术家、人物素描画者、露天乐坛的艺人、小贩…也让他自己购物付款、整理行李,希望他能够在行走中慢慢独立思考,接纳、保留自己的观点,未来,敢于坚持做自己。因为,很多年,陪伴他的,只有那个忠实的自己!

带着孩子,帮助他睁大双眼,去观察、去感知不同的生活,正如哈佛大学校长所说,“当眼里看过更大的世界,心中才能更宽容,才能更坦荡。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这就是“了解世界”的重点,这也是带着孩子到不同地方旅行的价值所在!

p.s

边写边给逍遥看,他表示会好好想想,回去读那本,《一课经济学》。

9日,看伦敦新闻,才知道这几天是同性伴侣的大游行。那晚看到彩虹旗、彩虹色竟然一点没意识到。这也算是长知识了,下次不至于那么无知无觉。

夜遇,一席谈_第1张图片
伦敦地铁都变色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夜遇,一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