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精品班读书会如期完成。武老师有事,伙伴们自己主动地学习并参与。第一环节分享,刘老师和李老师分别谈了自己近期的收获,我听后很受感动,她们的学习精神真的值得学习和称赞!
第二环节是读书。继续《客体关系理论、实务和案例》P57,“投射性认同”。因为进入了病理学阶段的内容,理论有些难懂,我们走的慢,边学边消化吸收,慢慢理解慢慢掌握,逐步融汇贯通。
第三个环节绘画分析督导。由刘老师提供了两幅画。(明天再另外分析)
学习投射性认同的理解与收获:
投射性认同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之一,最早由克莱因提出。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
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把自己认为的或是感受到的情感(存在于A身上)投射到另一个人(B)身上去,这另一个人(B)接受到这个信息后,在某种压力之下,真的会变成投射的人(A)认为的那个样子,那个投射的人(A)在被投射的人(B)身上找到他投射的内容后,再认同回去,于是就证实了他最早投射出来的那些内容是存在的。
如果换一个简单的话来讲就是:A诱导B按照A希望的方式作出反应,而B也认同了A诉求,这样的行为叫做投射性认同。
这绕来绕去的过程可能看下来就能把人搞晕了。
比如 生活中常见的能干的妻子 和“无用”的丈夫的模式,是比较典型的投射认同。
一个在缺少男性力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子,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缺少体验男性对家庭支撑的机会,于是她学会了“女性必须自立自强,自己帮助自己”这样的人生信条。
当她长大成人后,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依赖男性、信任男性,或者从男性那里获得帮助的经验,所以在她结婚之后,无意识中她会感觉自己的丈夫是靠不住的,她必须依靠自己努力奋斗来照顾好自己。
她可能用很多的行为方式将“丈夫无法靠得住”这个信息投射到丈夫身上去,比如她努力奋斗,让自己的能力很强;或者丈夫不管做什么,她都觉得不满意,从而削弱丈夫在家庭中的功能;或者当她在生活中遇上困难时,她不相信可以得到来自丈夫的帮助;或者丈夫所取得的成绩她无意识中会否认其价值,等等。
慢慢地,丈夫真的就成为了一个对家庭没有什么帮助的人,于是她就越发感觉到无法依赖丈夫的恐惧,于是也就越加努力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丈夫被再一步削弱,这就完成了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妻子将她的得不到照顾和帮助的恐惧投射给了丈夫,丈夫在一个能干的妻子面前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当他不管怎么样都无法满足妻子的期待时,于是他放弃了属于自己的部分功能,进而妻子在这个关系中感受到丈夫真的是靠不住的,她的预期便成为了现实。
事实上,我就出生在这样的原生家庭,本应该是自身应该成为这种模式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婚后一年后,我悟岀了家庭是两个人的,双方都需要承担,我也要做一个小女人,享受女性应该被呵护的状态。于是乎,与丈夫探讨并宣布,自己要做个小女人。此后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变成了夫妻双方各承担性别赋予的婚姻中角色的责任。慢慢地演变成我把女主厨的责任卸掉(自己的厨艺实在太滥,不能满足丈夫和女儿的胃口)。
投射性认同本是人自出生后就有的一种心理机制,大部分是正性的。心理治疗关注的是神经症的防御性投射认同。大家知道,神经症的痛苦是欲望冲突,但他们避免痛苦的办法又是对欲望及冲突的压抑,因此说,压抑是他们主要的防御机制。我们所学到的压抑(或潜抑)概念,大多是指神经症性的压抑,神经症性的压抑是超我认同的成分,而超我认同恰是建立在投射认同的基础上的。
另一个案子是,严格的父母和“不成材”的孩子的例子。这个在许多家庭上演。
比如一对在生活中压力很大的父母,他们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在生活中会遭受与他们相同的压力,于是他们对孩子的管理非常严格,为了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步步提升,他们陪着孩子做作业,帮孩子请家教等等。
这看起来是父母在帮助孩子,但更深层父母也投射了很多的恐惧和担心给孩子,而这个担心,实质上是在潜意识层面不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创造他自己的生活。
在日常的互动中,人与人之间大量的信息来自潜意识的传递,所以孩子潜意识中有可能接收到父母是不相信他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如果孩子不能很好的照顾好自己,那他就会一直需要父母的照顾和管理。
这样的话,父母在孩子面前就可以一直是有价值的,父母的依恋需要、自恋需要、价值感需要就可以从孩子身上获得部分的满足,从而可以缓解他们在社会竞争中的压力。
在意识层面,孩子会努力学习,完成父母对他的期待,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孩子有可能会阻止自己进步,从而满足父母的需要。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讲,父母是他最爱的人,他会愿意满足父母的期待,哪怕那个满足是以牺牲自己的真实需要为代价;或是他只有满足父母对他的需要和期待时他才是安全的,才不会面临被抛弃的危险。
这就是在很多家庭中司空见惯的一个现象:越对孩子管得多孩子越不成材。其实父母对孩子的严格管理本身就来源于对孩子自主发展能力的不信任,所以无法放手让孩子自主,不相信孩子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发展好自己,孩子在这个不相信的压力下,也真的抑制了自己的发展,从而证明了父母对孩子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就完成了一个典型的投射性认同的过程。
理解投射性认同的发生过程:
首先,个体将自己的一部分(坏的,或者理想的部分)以投射幻想的形式放置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并设法从内部控制那个人;然后,当事人竭力让接受者(投射性幻想的对象)采取与他所幻想相一致的行为;
再后,接受者对投射者的“竭力”诱导行为采取反应,这时,接受者要么与当事人所幻想的行为一致,从而陷入当事者的圈套;要么接受者没有中套,即对当事者的行为不予理睬,这时投射认同失败。
第一阶段,是以将自体中不想要的部分从自体中去除并以一种控制的方式将这部分放入另一个人的愿望为特征的。这个不想要的部分要么是从自体内部威胁破坏自体,要么是这个人感到这部分被自体的其它部分所威胁,它必须获得安全。
投射的人感到和那个被自身的一部分投射入的人是一体的,因此他可以从内部控制他。投射者感到接受者不仅仅体验到了像他自己的一种感觉,而是体验到他自己的感觉已经被移植入接受者。这意味着自体和客体表征之间界限模糊的一种功能水平。
在第二阶段投射者对接受者施加压力,迫使接收者去体验他自己,并以与被投射的幻想一致的方式去行为。这并非想象中的压力,而是由投射者和接受者之间大量不同的互动所施加的真实的压力。第二个阶段代表了从内在精神领域进入人际关系领域的步骤。人际互动支持了占据和控制另一个人的幻想。对客体的影响是真实的;通过投射认同,客体被改变了,而不是客体的精神表征被改变了。没有互动,就没有投射认同。
第三阶段接受者对投射性操纵所诱导出来的感受和行为产生反应。包括客体对于投射的心理处理,以及投射者将这些被修正过的投射再次内化的过程。接受者包容或者代谢了这些被投射的感觉和幻想,通过接受者和投射者之间的互动,投射者再次内化这些已经过接受者消化过的投射。
在这个阶段,如果接收者能够以一种和投射者不同的方式去处理被投射的感受,一些新的感受,可以共存并可以再内化的感受,就会发展出来。这种内化的性质取决于投射者成熟水平,其变化范围可以从原始类型的内射到成熟类型的认同。当投射被成功地处理和再内化后,真正的心理成长就已经发生了。
总结一下:投射性认同分成三部曲:
第一步,就是A把他分裂出来自己的一部分投射到另外一个人B身上。
第二步,是他投射的内容诱导B以限定的方式作出反应。
第三歩,B在这样的诱导之下,真正的作出反应。
比如我跟某一个人打交道,有一个人他投射性的认为我有这样一个缺点,不断的给我制造压力。在这样的投射诱导之下,我好像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辩护,说自己没有这样的毛病。第三就是在这个诱导的压力之下,我不断的为自己的一切做辩护说我没有这个毛病。在第二步的时候我只是感受到压力而已,而在第三部的时候,我是在这个压力之下见诸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