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理解心流

慢慢理解心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哥哥爱好收集矿石,有一天,他吃过早饭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一颗矿石。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矿石的内部结构看不清楚了。他想,一定是乌云遮住了太阳,抬头一看,才发现太阳已经下山了。

高度的专注,忘我的境界,时间感的停滞,过程中的反馈以及全局的控制感都是心流状态的体验。

最近听了不少关于心流状态下的故事,首当其冲是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

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

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

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虽然目前为止梁惠王学到的是养生之道未懂,或许当王的格局不一样吧,但目前为止庖丁在解牛的过程状态更值得我好好学习。

郑也夫老师在解读心流时举到了这个例子,讲庖丁在劳作中无疑是进入了心流的状态。于此,还举了西方劳动者里柯•麦德林的故事。

里柯•麦德林在一条装配线上工作。完成一个单元,规定的时间是43秒,每个工作日约需重复600 次。

大多数人很快就对这样的工作感到厌倦了,但里柯做同样的工作已经5 年多了,还是觉得很愉快,因为他对待工作的态度跟一名奥运选手差不多,训练自己创造装配线上的新纪录。

经过5 年的努力,他最好的成绩是28 秒就装配完一个单元,最高速度工作时会产生一种快感。

里柯说:‘这比什么都好,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里柯知道,他很快就会达到在装配线上工作的极限,所以他每周固定抽两个晚上去进修电子学的课程。拿到文凭后,他打算找一份更复杂的工作。

郑也夫老师是这样点评这个故事的:“我相信里柯会用同样的热忱,努力做好任何一份工作。对此,我有一些看法。我常对学生们说,你们一定要选择一份与你自己智商相匹配的工作。

不要干了十年后才发现你已经穷尽了这份工作的全部奥秘,对这个领域感觉索然无味了。因为我很怀疑中年后能否重新学着干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

我用下棋跟他们直说,智商高的不要选择跳棋,要选择围棋,因为围棋艺无止境,能长久吸引你的注意力。”

郑也夫老师这么一分析真是让人蒙了,拥有热忱和进入心流状态就会干好任何一份工作,但如何去判断是去选择跳棋还是围棋呢?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台球天后的故事。

艾娃·劳伦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台球运动员,被誉为“台球天后”。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获得过欧洲和美国锦标赛冠军。

曾经出现在《纽约时报》杂志的封面,并被收录在《人物》《体育画报》《福布斯》和许多出版刊物中,更是电视节目的常客,并且担任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评论员。

艾娃在瑞典长大,因为跟着她的哥哥开始了接触台球这种游戏。“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尼娜总是在闲逛,就像平常的亲密好友那样。在我14岁的某一天,我们两个跟着哥哥和他的朋友去玩保龄球。

在那里待了一会儿后,我们觉得很无聊,就跟着他们去了一个叫作台球室的地方。而在那之前,我从未听说过台球。

我至今仍然记得自己一走进那间台球室的反应。我太喜欢这一切了:昏暗的房间里,每张桌子上都有一盏灯,不时有球撞击着发出声响。我立马就被迷住了。

“那里就是一个完整的小型社会,每个人都了解关于台球的一切,这让我瞬间就着迷了。但我们俩既害怕又好奇,只好坐在那里看着一切。

当你坐着看别人打球的时候,或是你去打球的时候,会感觉其他一切都消失了。在台球室,这一切很容易发生,因为每个桌台都像一个舞台。

我也一样,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台球就是我眼中唯一的焦点,我全心全意观察着那些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球手。我意识到,台球绝不只有撞球,我期待着其他的事情发生。

有一个家伙在打球,一个接一个地进球,60分、70分、80分,一路得分。过了好大一会我才意识到,他在不断移动白色球以击中下一颗球。

不知何故,每一颗球都进洞了。他们的技能让我叹为观止,台球的布局原来如此重要,必须要在开打的三四步之前布局,从而一杆到底、一气呵成。”

从那一刻的顿悟开始,艾娃就知道自己想把台球作为她的生活。幸运的是,她的父母都很支持她,允许她每天花6~10个小时泡在当地的台球室里,以及在台球撞击声中完成她的家庭作业。

“那里的人都知道我对台球是认真的,所以他们都会让我一个人专心练球。但我们也在那里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如果你找到一个地方,那里的人都和你有共同的兴趣,它就会变得很有趣。尽管我们性格迥异,但因为大家都喜欢台球,所以我们在一起就变得像一家人一样。”

1980年,16岁的艾娃获得了瑞典冠军。17岁那年,她赢得了第一个欧洲女子冠军,这也让她受邀前往纽约代表欧洲冠军参加世界比赛。

“我整个夏天都在练习。台球室都是下午5点才开门,所以我会在早上坐公共汽车到城市另一边的台球室老板的家里去拿钥匙,然后再坐公共汽车回来,一个人进去打球。

整个夏天里,我每天都会打10~12个小时。然后我去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比赛。然而,我没有赢得比赛,只获得了第七名的成绩。我对自己没有表现得更好很失望,但转念又想:‘哇,这是世界第七耶!’”

尽管艾娃的父母不愿意她离家这么远,但艾娃还是决定留在纽约继续追求她的梦想,因为她知道,只有在美国才有机会跟世界的顶尖球手过招。

除了分数方面的成绩,她也成了女台球选手的代表。她的天赋、激情,以及惊人的美貌都使她成了明星,也让她喜爱的这项运动变得更受欢迎。

名声和经济上的收益让艾娃成了顶级球手。但对她来说,最大的快乐仍然来自台球本身。

“你根本意识不到你周围发生了什么,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就像你置身于一条隧道之中,但你看不到其他的任何东西,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

时间在流逝,有人问你这样做了多久,你可能觉得是20分钟,但实际上已经过了9个小时。尽管我也喜欢很多其他的事情,但之前从未遇到这样让我投入的事情,之后也没有。打台球时候的感觉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台球最美妙的地方之一就是,无论你想学什么,它都会提供永无止境的机会。每一次的布局都是不同的,所以我总是觉得很有趣。我喜欢其中包含的物理和几何(即使上学时物理几何课都在睡觉),我要学习和理解各种角度,知道在多远的距离下可以改变母球的角度,将球推到预期的地方。

同时,也会学到其中的限制和可能性。能够控制母球向前移动两寸半而不是三寸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所以,我并不是在和天赋作斗争,而是想办法与它和平共处。”

打台球让艾娃可以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真切的进入到了心流的状态,让她看到了自己的天赋!

天赋的核心,就是处于忘我的状态。不管是体验到挫折和失望,或是成功了,在当下我们的呼吸起伏,思想与身体融为一体,轻松进入到天赋的内核之中。

对艾娃·劳伦斯来说,9个小时就像是20分钟。而我们知道,当做自己感觉不到强烈联结的事情时,事实恰恰相反。相信你也有过这种体验,20分钟就像9个小时一样漫长。在这些时候,我们显然没有处于忘我的境界之中,而可能是在分神。

如果艾娃·劳伦斯的故事你没有get到什么,那再看看数学家陶哲轩的故事。

两岁时,陶哲轩6岁就自己阅读,看《芝麻街》,还试着用数字积木教别的孩子,学会了解两位数的数学方程。

在9岁生日之前,陶哲轩在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中的分数高达99分,百分制的。他20岁时就获得了博士学位,30岁的时候赢得了被认为是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和“麦克阿瑟天才奖”。

陶哲轩天赋极高,甚至被誉为“数学界的莫扎特”,他教授的数学概论堂堂都是满座。他的学习成绩表明他完全可以在多个学科上获得成功,但真正召唤他的,也是他发现的天赋是数学,当他还是个孩子时,这一点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他在采访中说:“记得我小时候就着迷于数学符号模型和谜题。我觉得要对数学感兴趣,最重要的是有玩数学游戏的能力和自由,如给自己一点挑战,设计小游戏等。

好的导师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给了我一个讨论这些数学消遣的机会。对于学习理论和应用,正式的课堂环境当然是最好的,而想要欣赏整个数学学科,课堂未必是一个好地方。

另外,有助于学习数学的是专注能力,甚至是要有点固执。如果我在课堂里只学到了一点皮毛,我一定不满足于此,直到我能把东西完全搞清楚。

否则,那些无法完全互洽的解释会一直困扰着我。所以我经常花大量时间研究非常简单的事情,直到我能透彻地理解它们,而这也帮助我从一个点扩展到这个学科更高阶的方面。”

不断花大量时间专注于琢磨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直到透彻理解,这让他不自觉地进入到一个更高阶段的难度。

陶哲轩告诉另一位采访者:“我没有任何神奇的能力,我看一个问题,会觉得它像一个我已经解决的问题。我想也许这种思路之前奏效,同样也会在这里奏效。

如果没有任何效果,我就会用另一个小技巧取得一点小进展,但往往仍然不是完全正确的方法。只要我发觉一个个问题很有趣,一段时间后,我就会找出问题所在。

如果进行足够的验证,我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不是聪明或者机敏,而是像攀岩:如果你很强壮,反应迅速,还有很多绳子固然好,但是你真正需要的是设计好路线,顺利到达顶端。

运算快、知识渊博的人就像拥有力量、速度和好工具的攀岩者,但你仍然需要一个计划,这才是最困难的部分,而且你必须有更高远的眼界。”

他在同一个高阶难度上,又花大量时间去寻找的更优化的解。

陶哲轩可能经常发现自己处于忘我的状态。除了与生俱来的罕见能力,他也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在幼年就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天赋,发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激情的融合所在,而且从未后悔过。

陶哲轩不断的研究问题哪怕很简单的问题,直到透彻为止,这也是他追寻心流状态的体现。

一个人能力低于他做一件事情所需要的能力,他就会觉得太难了,感到焦虑;而如果能力高于这件事情所需要的能力,他又会觉得太简单了,感到无聊。只有当能力刚刚与挑战难度相等,最好是能努努力勾得着时,人既不会感到焦虑,也不会感到无聊,才会产生心流。

看看古典老师讲他在新东方上一暑假一样的课的时候是如何利用反复的课题进入心流状态的。

古典老师说:“我在新东方讲课的时候每天10小时、4节课、连续60天,非常倦怠。于是把讲师技能比如‘讲笑话’、‘让人哭’、‘语速快’、‘讲故事’等等列了10个项目,每天专门练一门。循环6圈,快快乐乐过了暑假。

很多人认为不投入是因为工作不适合自己。卓越的人做什么都非常投入,兴致勃勃,这不是外在适合的结果,而是内在设计的结果。适合对他们来说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对呀,不是因为适合,所以才全身心投入;而是因为全身心投入,所以才是适合。全身心投入,进入心流状态,加速让自己的技能更新迭代。

讲到全身心投入进入到心流状态就不得不提玩游戏了。

现在,青少年玩电子游戏上瘾已经不是罕见的现象了,很多家长因为他们的孩子沉迷于游戏世界而感到担忧。

但是家长们可能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对于游戏如此热爱,甚至荒废学业、连生活都无法自理呢?最近,公众号“池晓题大作”推出一篇文章,介绍了游戏上瘾的一系列原因,让我们一起看看。

首先,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它的魅力就在于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吸引力。精美的人物形象、逼真的场景、酷炫的动画能给玩家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故事情节的推进、冲突、转折能引发玩家的情感共鸣。

另外,游戏上瘾存在一种心理激励机制。前几年有本著名的畅销书叫《游戏改变世界》,作者简-麦格尼格尔提出了游戏的四大基本特征:自愿参与、反馈系统、游戏目标以及规则。

从自愿参与的角度来看,电子游戏吸引人,首先是因为游戏提供的选择多。比如说,常见的电子游戏类型就有益智类、动作类、网游类等等。在大型网游中,人物形象更是数不胜数,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自愿选择并参与到游戏中来。

四大基本特征的另外三点——反馈系统、游戏目标和规则其实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游戏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制定特定的规则,而反馈系统则能够实时地体现出所要完成任务的进度,比如说,最常见的反馈系统就是积分、等级、排行榜这三种方式。

以上所说的这四种要素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处于一种叫做“心流”的状态。所谓“心流”,就是指一个人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种高度的愉悦感,并且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愿意中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状态,比如,当你专心致志地解决一个问题时,当艺术家在精心创作时,当数学爱好者在思考、计算和证明时,就常常会进入心流状态。

这样的心流体验很容易让人上瘾并成瘾。

也有人将电子游戏比作毒品。但是,沉迷毒品和沉迷网络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就是个体的主动性完全不一样。依赖于毒品的人,享受的是被毒品控制、完全消极被动的体验,而玩游戏的人,享受的却是在游戏世界通过主观思索和行动达到最终目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玩家能够不断肯定自己的能力,得到游戏世界里面即时反馈,是正面还是负面的立马就是看的清清楚楚。

从而能不断激发内在的驱动力,从而发现自己在游戏世界的价值。个体所需要的归属感、自我实现都能在游戏里得到满足。

所以说,游戏的确能够让人上瘾。那是因为,我们有着探索和追求自我实现的驱动力,

讲第九大艺术产生的心流体验,让我想到了万维钢老师专栏的一个叫大王叫我来巡山的留言。

专栏里专门被万老师单独拎出来的一条留言:“其实我觉得进入文中的心流状态,或者是我觉得的某种专注的状态并不难的,感觉上是要进入到你所做的那件事的生命中,比如画画有画画的生命,写文章有文章的生命感觉上你并不是在完成一个工作,而是和你的工作对话,让它告诉你该怎么做,然后你就只需要按照它所说的去做。但是进入到这种状态说实话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进去。需要一到两个小时的状态的培养。比如我一般从12点开始熬夜画画,到一两点左右就可以进入到忘我的状态,这个状态一直可以持续到天亮以后直到工作结束,而且第二天整个人也会较长时间处于比较亢奋的状态。不光是画画,在我有时候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按照这个套路也可以进入这种状态。个人一点浅见,第一次在这里说,希望与各位分享看看。”

与一个懂你且你懂的,不断切入心神交流与对话的,直到彻夜难眠,忘记自我,这种全面自如的体验感,如何能不让你第二天继续亢奋。

讲到万维钢老师,又让我想到了他回复专栏的一段对话。

读者半支烟:万老师,对于“心流”这种状态我产生了一些疑问,就是通过使用药物进入“心流”状态的人,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会出现性幻想?只有很少的人才会产生灵感?“心流”能够调动的人脑资源是不是也有规律或者是次序呢?

万维钢回答说:有多少积累,才有多大灵感。灵感是把遥远的知识连接在一起,产生创造性的组合 —— 前提是你有那么多知识等在那里。

必须用集中思维事先积累大量的知识,已经尝试过各种解决方案而不可得,对这个问题已经特别熟了,这时候来个灵感才可能有效。如果我平时根本不写诗甚至根本不读诗,我怎么可能在梦中获得好的原创诗句呢?脑子空空的人,能有啥灵感?

这让我想到了原来在我很早的笔记里有这么一段话:看到一些‘溜须拍马’的人,怎么就那么容易晋升呢,而有点头脑还知道很巧妙的拍老师或是领导的‘马屁’的,他的成长和进阶分分钟就让你望尘莫及了。

为什么?他们在按照着领导或是老师的经验往脑袋里灌满各种东西,只要他找到进入心流状态的方法,又有领导或老师的硬技能或经验辅助,分分钟习得到更好的技能和能力,从而得到迅速提升,也是可以做出此类理解的。

是呀,没有事先大量的积累,又如何去获得心流上的高峰体验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慢慢理解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