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学习Activity
生命周期,首先我们要明白,学习它的目的不仅在于要知道有哪些生命周期,而是在于明白各回掉函数调用的时机,以便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正确的操作,如初始化变量、页面展示、数据操作、资源回收等。平时的工作习惯都是,onCreate(xxx)
初始化,onResume()
注册、拉取数据,onPause()
反注册,onDestroy()
释放资源,这篇文章总结了一些和关键生命周期相关联的一些要点。
二、金字塔模型
在官方文档中,把
Activity
的生命周期理解成为一个金字塔模型,它是基于下面两点:
- 金字塔的每个阶梯表示
Activity
所处的状态 - 各回调函数则是各状态转换过程当中所经过的路径
这个模型中包含了Activity
的六种状态:
-
Created
:创建完成 -
Started
:可见 -
Resumed
:可见 -
Paused
:部分可见 -
Stopped
:不可见 -
Destroyed
:销毁
在这六种状态当中,只有Resumed
、Paused
、Stopped
这几种状态在用户没有进一步操作时会保持在该状态,而其余的,都会在执行完相应的回调函数后快速跳过。
三、关键生命周期
3.1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该方法被回调时,意味着一个新的
Activity
被创建了。 - 由于当前处于一个新的
Activity
实体对象当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未初始化的,我们一般需要做的事情包括调用setContentView
方法设置该Activity
的布局,初始化类成员变量。 -
onCreate(xxx)
方法执行完之后,Activity
就进入了Created
状态,然而它并不会在这个状态停留,系统会接着回调onStart()
方法由Created
状态进入到Started
状态。 - 注意到,
onCreate(xxxx)
是所有这些回调方法中唯一有参的,该参数保存了上次由于Activity
被动回收时所保存的数据。
3.2 protected void onStart()
-
onStart()
方法执行完后,Activity
就进入了Started
状态,它也同样不会在该状态停留,而是接着回调onResume()
方法进入Resumed
状态。 -
onStart()
被回调的情况有两种: - 从
Created
状态过来 - 从
Stopped
状态过来,从这种状态过来还会先经过onRestart()
方法。 - 由于它也会从
Stopped
状态跳转过来,因此如果我们在onStop()
当中反注册了一些广播,或者释放了一些资源,那么在这里需要重新注册或者初始化,可以认为,onStart()
和onStop()
是成对的关系。 -
Created
和Started
都不是持久性的状态,那么为什么要提供一个onStart()
回调给开发者呢,直接由Created
状态或者是Stopped
状态经过onResume()
这条路走到Resumed
状态不就可以吗,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从onCreate()
到onStart()
,再到onResume()
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其它的操作,这有利于我们在平时的开发中区分这两个回调的使用场景,我们来看一下源码。
首先我们看一下onStart()
方法调用的地方,通过下面这段代码,我们可以知道Activity
的onStart()
最初是通过Activity#performStart()
方法调用过来的:
private Instrumentaion mInstrumentation;
final void performStart() {
mInstrumentation.callActivityOnStart(this);
}
public void callActivityOnStart(Activity activity) {
activity.onStart();
}
而Activity#performStart()
方法是由ActivityThread#performLaunchActivity(
调过来的:
private final void handleLaunchActivity(ActivityClientRecord r, Intent customIntent) {
Activity a = performLaunchActivity(r, customIntent); //performCreate, performStart()
if (a != null) {
....
handleResumeActivity(r.token, false, r.isForward, !r.activity.mFinished && !r.startsNotResumed); //performResume()
....
}
}
//首先看一下调用performCreate, performStart的地方。
private final Activity performLaunchActivity(ActivityClientRecord r, Intent customIntent) {
mInstrumentation.callActivityOnCreate(activity, r.state); //performCreate
....
if (!r.activity.mFinished) {
activity.performStart();
r.stopped = false;
}
if (!r.activity.mFinished) {
if (r.state != null) {
mInstrumentation.callActivityOnRestoreInstanceState(activity, r.state); //1.onRestoreIntanceState()
}
}
if (!r.activity.mFinished) {
activity.mCalled = false;
mInstrumentation.callActivityOnPostCreate(activity, r.state); //2.onPostCreate
if (!activity.mCalled) {
throw new SuperNotCalledException( "Activity " + r.intent.getComponent().toShortString() + " did not call through to super.onPostCreate()");
}
}
...
}
//这是performResume的入口。
final void handleResumeActivity(IBinder token, boolean clearHide, boolean isForward, boolean reallyResume) {
ActivityClientRecord r = performResumeActivity(token, clearHide);
}
//最后看一下performResume真正执行的地方。
public final ActivityClientRecord performResumeActivity(IBinder token, boolean clearHide) {
try {
if (r.pendingIntents != null) {
deliverNewIntents(r, r.pendingIntents); //3.onNewIntent()
r.pendingIntents = null;
}
if (r.pendingResults != null) {
deliverResults(r, r.pendingResults); //4.onActivityResult()
r.pendingResults = null;
}
r.activity.performResume();
}
- 通过上面这段代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发:
-
onStart()
到onResume()
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回调onRestoreInstanceState/onPostCreate/onNewIntent/onActvitiyResult
这几个方法。 - 如果应用退到后台,再次被启动(
onNewIntent
),或者通过startActivityForResult
方法启动另一个Activity
得到结果返回(onActivityResult
)的时候,在onStart()
方法当中得到的并不是这两个回调的最新结果,因为上面的这两个方法并没有调用,而在onResume()
当中,这点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3.3 protected void onResume()
- 该方法被回调时,意味着
Activity
已经完全可见了,但这个完全可见的概念并不等同于Activity
所属的Window
被Attach
了,因为在Activity
初次启动的时候,Attach
的操作是在回调onResume()
之后的,也就是下面的这段代码
final void handleResumeActivity(IBinder token, boolean clearHide, boolean isForward, boolean reallyResume) {
....
ActivityClientRecord r = performResumeActivity(token, clearHide);
....
if (r.window == null && !a.mFinished && willBeVisible) {
r.window = r.activity.getWindow();
View decor = r.window.getDecorView();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 l = r.window.getAttributes();
...
wm.addView(decor, l);
}
}
- 在
onResume()
方法被回调时,由于DecorView
并不一定Attach
了,因此这时候我们获取布局内某些View
的宽高得到的值有可能是不正确的,既然onResume()
当中不能保证,那么onStart()
方法也是同理,所有需要在attachToWindow
之后才能执行或是期望得到正确结果的操作都需要注意这一点。 - 在
onResume
当中,我们一般会做这么一些事:在可见时重新拉取一些需要及时刷新的数据、注册ContentProvider
的监听,最重要的是在onPause()
中的一些释放操作要在这里面恢复回来。
3.4 protected void onPause()
- 该方法被回调时,意味着
Activity
部分不可见,例如一个半透明的界面覆盖在了上面,这时候只要Activity
仍然有一部分可见,那么它会一直保持在Paused
状态。 - 如果用户从
Paused
状态回到Resumed
状态,只会回调onResume
方法。 - 在
onPause()
方法中,应该暂停正在进行的页面操作,例如正在播放的视频,或者释放相机这些多媒体资源。 - 在
onPause()
当中,可以保存一些必要数据到持久化的存储,例如正在编写的信息草稿。 - 不应该在这里执行耗时的操作,因为新界面启动的时候会先回调当前页面的
onPause()
方法,所以如果进行了耗时的操作,那么会影响到新界面的启动时间,官方文档的建议是这些操作应该放到onStop()
当中去做,其实在onStop()
中也不应当做耗时的操作,因为它也是在主线程当中的,而在主线程中永远不应该进行耗时的操作。 - 释放系统资源,例如先前注册的广播、使用的传感器(如
GPS
)、以及一些仅当页面获得焦点时才需要的资源。 - 当处于
Paused
状态时,Activity
的实例是被保存在内存中的,因此在其重新回到Resumed
状态的过程中,不需要重新初始化任何的组件。
3.5 protected void onStop()
- 该方法被回调时,表明
Activity
已经完全不可见了。 - 在任何场景下,系统都会先回调
onPause()
,之后再回调onStop()
。 - 官方文档有谈到,当
onStop()
执行完之后,系统有可能会销毁这个Activity
实例,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有可能不会回调onDestroy()
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在onStop()
当中释放掉一些资源来避免内存泄漏,而onDestory()
中需要释放的是和Activity
相关的资源,如线程之类的(这点平时在工作中很少用,一般我们都是在onDestroy()
中释放所有资源,而且也没有去实现onStart()
方法,究竟什么时候不会走onDestroy()
,这点值得研究,目前的猜测是该Activity
在别的地方被引用了,导致其不能回收)。 - 当
Activity
从Stopped
状态回到前台时,会先回调onRestart()
方法,然而我们更多的是使用onStart()
方法作为onStop()
的对应关系,因为无论是从Stopped
状态,还是从Created
状态跳转到Resumed
状态,都是需要初始化必要的资源的,而它们经过的共同路径是onStart()
。
3.6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该方法被回调时,表明
Activity
是真正要被销毁了, - 此时应当释放掉所有用到的资源,避免内存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