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

《吕祖修养经》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道生于安静,命生于和畅。”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茶道不仅仅是饮茶、品茶,而是通过对世间之人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曾有这样的解释:“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换一句话说:茶道,就是教你如何为人处事。


第一席:江心秋月白,飞雪玉中春

“白老师请!”“您先请!”“白老师再请”“您先请!”“白老师再请”......看着他们如此几番谦让后,已经围坐了的众人纷纷掩口窃笑,白灵老师自然恬适,优雅地端坐茶席之上,一袭纯色玉兰白宽袖长衣,眼睛澄亮见底,纯净素雅,在主持人的注视下,将白如凝脂的手伸入一个印花布袋,从中取了一盒茶,随后气定神闲的阿飞哥也取了一个一摸一样的盒子。茶桌上,已经整齐摆满了茶具,周围围坐了数十人,没错,这又是新一期的“两口问茶”。现场气氛愉悦,二人相互礼让,谦逊和睦。拿到茶之后拆开包装,首先嗅闻辨别,随后准备冲泡了,众人也一度屏息凝视,观摩这场没有硝烟的“盲品”对战。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1张图片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2张图片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3张图片

这期问茶可谓是别出心裁,大家都很期待,因为主题为:“盲品”。

开场前主持人成梅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茶会的规则:茶会现场提供三种茶品,将有六位席主进行冲泡展示,共分为三次,每次两位席主抽取茶品,每次一款茶,两两对战,同时冲泡,且只至多冲泡三次。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席主要从茶叶的颜色、形状、汤色、香气、味道等多方面,来判断猜出是什么茶品、产自哪个山头、多少年份。观众也同时展开竞猜,填写自己的答案,集体参与品茶、竞猜,现场两口问茶还贴心地为来参加的茶客们准备了小礼物:小头巾和法国无醇气泡酒。

茶会在無茶的总部:啡点桌游吧内,周边很多客人玩笑嬉闹,略为喧嚣,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席主们需静心泡茶,有一句诗文形容的很好:“须忘人间之灼色,感心中之清明,唯万籁皆寂静,空天下于尘埃”,这样泡出的茶才能有味道。

正式开始后,现场的气氛瞬时沸腾了,白灵老师和阿飞哥仔细的观摩了一下茶叶,然后要根据识别的茶品决定水温、醒茶、冲泡力度及出汤时间。众茶客兴致勃勃地旁观,然而依然保持安静,白灵老师本身从事茶行业,是资深的茶学专家,对茶品非常有研究。阿飞哥作为茶道技艺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新晋茶人,颇有专业茶人的范儿。

其实“盲品”是一种非常特别复杂并且难度大的技能与挑战。众所周知,影响茶品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茶品的产区位置、树种的差别、采摘时间、是否纯料、炒晒的区别、发酵程度、形状条索、存放的环境、存放时间……它靠的是丰富的品茶经验及需要对茶叶汤色差别、香气、滋味的记忆力及多方位的考量辨识。 有的茶人真是高人,只需看看茶,就能说出茶区、树龄、仓储状况等情况,如数家珍。

 所以,当一款不知道任何信息的茶品在你面前,你要消除的首先是内心对茶品的先入为主的概念,有时候,经验也只能作为参考,然后需要调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来全方位的鉴别茶品,“盲品”这种超强技能与特殊体验会给你带来很多乐趣和享受。

而新晋茶人如果想提高这方面的能力,需要从当年的新茶开始,不断地练习,再过渡到同一款茶的不同存放的年份,就这样,从新茶到老茶逐渐的过渡,来记忆茶汤的汤色及香气的变化。同时还要配合多参加茶会、看书、与茶友多多交流的方式,可以快速地提高你的品茶、鉴茶的能力。

所以,每一期的两口问茶总能挖掘扫到颇具新意的东西,品茗的方式不会局限在固定的模板之中,且能兼顾到不同年龄、不同程度的茶人,大家在一起越快的进行交流与体验,所以無茶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其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与启发,而是通过实践学到很多的知识,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無茶总是给了大家不同的惊喜。

大家翘首期盼,目不转睛地看着两位席主冲泡茶汤,二者使用的是相同的茶具,因个性及泡茶技法的特点存在差异,所以赏茶、温杯、注水、醒茶、泡茶、出汤的方式各有不同。

白灵老师淡然自若,手法柔和优美,水柱直下,冲洗凝结的叶片,叶衣在水中翩跹起舞,茶香逐渐溢出,越加浓郁,自开始至结束,白老师的手法连绵自然。

阿飞哥端坐中正,颇为正气,一板一眼,又带了些许灵活洒脱,一阴一阳谓之道,两位席主对应泡茶,气场相辅,一张一弛,相得益彰,如此有质感的泡茶过程,让茶客们心生愉悦,清顺欢畅。

茶汤分入了杯子,一字排开,茶客们表情各异,接替专心品饮两位席主的茶汤,有的茶客面对摆在面前的纸笔显得迫不及待,刚喝完第一泡,便微微一笑直接写下答案;有的则是作狐疑状,谨慎的反复斟酌,慢慢的细细品茗,后静悄悄地写下文字;还有的茶客面色凝重举杯看汤色,品饮完后又仔细嗅闻杯中的留香,才舒心又严谨的写下答案。

饮茶的过程是眼耳鼻舌身意的过程,曾有人总结品茶的过程:

1.心若明镜,观茶色生成.

2.津液分泌,拥抱茶水滑入喉中.

3.清新幽雅,茶香入心脾.

4.倾听茶叶舒展之声,凝神感觉天地之静.

5.物我相忘,人茶合一。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4张图片

三泡茶毕,众人开始评说品茶的感受,从冲泡手法、茶汤的汤色滋味、茶汤入喉的感受,纷纷给出了不同的评价:“虽然是同一款茶,但是两位老师泡出的茶汤滋味很不相同。白灵老师驾驭的非常好,已经把茶的精髓给显现了.按照养生角度来看,阿飞哥的茶甜里面又带了点苦,多喝这个茶,感觉身心舒适。”“白老师有备而来,展现了技法,比如高冲、洗茶的力度也很大的层次感就很好,现在依然沉醉在茶香之中。”“阿飞哥的茶汤,口齿留香特别好,白灵老师的茶汤稍微清淡了些,非常清新柔和.”

针对茶客们提出的问题,白老师做出了回答:“之所以为什么醒茶的时候,水线吊的高,温度有点低?是因为我观察了这个茶品,比较像春接夏采的古树茶,颜色稍微深一些,树龄应该在300年左右,根据这个年份的产的茶,一般我是采用绿茶的醒茶方式,水温会低一些。第二泡茶我很喜欢,较为香甜,第三泡茶我稍微闷久了一些,涩味稍微出来了。”百灵老师如是说。

阿飞哥也与众茶客进行了交流:“我这里摇香的方式与白老师不同,我稍微加了点水进去,还闷泡了一下,因为对这款茶我想还是变化多一点才能更了解这款茶,所以三泡茶的方式手法都有所不同,我的第一泡是快出的,第二泡是闷的,第三泡二者兼有.我想让这款茶的口感有更多的变化,让大家感受这款茶滋味丰富的变化.”

两位席主质朴地回答赢得了茶客们阵阵的掌声与敬意。

他们想表达的是:视觉的观察只是初步的识茶,身体的感触才能真正的知茶。入座喝茶,就放下任何内心的杂事,保持安静的心态,让你的内心以及你的身体各个部分达到协调,这样才能品出好茶。尤其是品饮普洱茶,要缓缓入喉,慢喝最为适宜,如心神不宁,思想不集中,无法使入口的茶汤顺其自然地在体内发挥功效。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5张图片

也似白灵老师所写的诗歌的片段:“我们是不是可以,停下那匆匆的步伐,给自己,一杯茶的时间,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有生之年,只诉温暖不言殇,花味渐浓,茶味渐醇,倾心相遇,安暖相陪。”


第二席:雅席方可悦,茶台福相依

略微休息五分钟后,方丈与丛福李老师上座,开始第二款茶品的冲泡。方丈身着靛青色棉麻复古长衫,一串硕大的菩提珠垂挂在胸,颇有禅意。丛福李老师更加简单,一件暗色T桖,帽子掩住了眉眼,简约又神秘。这二位素日里都是大气之人,举手投足之间颇有恢弘的气势,二人气场风格相近,更让众人期待接下来的对战。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6张图片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7张图片

两位席主坐定后,分别各以一大壶沸水去尘温杯。方丈稳若泰山,雅正庄严;丛福李老师则更加偏重简洁明快,圆润流畅,观二人泡茶,均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气势。

有的人总是觉得泡茶很简单。一个碗,一勺茶,开水一冲就行,实则想象的太简单了,若真是如此,那仅是达到解渴的状态,而没有滋味可言。

泡一壶好茶,就似在创作一幅作品,有的精雕细琢,耗时甚久;有的豪兴挥墨,瞬时成就。无关方式,而注重的是茶人深厚的功底,这些功底前文也说过,为茶人对茶叶特性的认知、茶具、水、手法水温、注水、出水手法、浸泡时间等等,都决定了能否把这茶冲泡到恰如其分起到好处的状态,让茶的滋味达到最好。

“心怀猛虎,细嗅蔷薇”,丛福李老师与方丈都是对茶颇为用心,众人品了三泡茶,赞赏不已,纷纷填写了感受,已经抑制不了内心的激动,纷纷发表了品茶的感受。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8张图片

“喝了两位泡的这个茶,已经浑身冒汗了,劲道非常足.”“二位伯仲相当,今天大开眼界了!”“茶汤里已经感受到了,两位老师泡的茶真的很符合两位的气质。”“方丈的开始是柔和,茶的力道越来越强,而丛福李老师泡的茶是有起伏的感觉,层次感很好.”“两位都表现出来茶的内力真的太足了,茶的内敛厚重,平衡感很好,到现在还在出汗,持续性太强.”“丛福李老师的茶厚重憨实,就如同他的人.方丈老师的茶的味道开始淡了一些,后来就越来越强了.”

两位席主也分别简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丛福李老师泡的特别好,我采用的是左手三阳开泰,因为只能泡三泡,我采用的是自创的青龙汲水式,强调的突出是这茶的甜味,三泡茶一环比一环的力道要强。之后等茶完全醒过来之后,采用闷泡法,时间比较久,把茶的甜、香、浓充分展示出来,希望大家喜欢。”方丈老师满怀敬意的表达了自己观点。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9张图片

“我的泡法类似一个爬山的过程,要把茶的劲道累积,摇晃茶汤代表着把各种力量糅合在一起来体现茶汤的本真滋味,让茶汤更显得厚重……” 丛福李老师也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众茶客也感觉十分有趣,掌声感谢两位席主,嗅着杯底遗留的茶香,继续等待第三席。


第三席:碧云满宗门,香风绕紫树

第三席比较特别,这两位席主是大家临时推选,也都是第一次来参加無茶的两口问茶活动,两位茶美人同时冲泡,且均是长发及腰的才女,真是视觉与美的享受。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10张图片

郝宗蕾老师是弘益大学堂茶文化讲师,云南农业大学的普洱茶学院茶学硕士,参与组织行大型国内外的茶事接待交流活动,并负责管理培训茶艺团,已是资深茶人的行列。她一袭绿色的修身长衫,内衬长裙飘逸秀美,一头锦缎般的长发垂在腰间,柳叶般弯弯的眉,身姿绰约,一颦一笑颇具东方美人的气质。看她玉臂轻舒,茶具交盏之间,茶中的灵秀之气显露无疑,茶香四溢,随着袅袅的水雾,浮于空气中,沁入每个人的心肺。

而另一位紫煜才24岁,学茶到做茶已经有三年了,在茶界算是初出茅庐,现在经营了一家茶庄,本人参加和学习诸多专业的茶学课程,目前也在一家茶艺培训学校的老师,进行茶艺师的培训。紫煜今天清新素容,身着银白色棉麻长衣,内着墨色长裙,及腰的长发披殊璃清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清新自然的气息,举手投足好像一幅正在绘制的白兰图,经她精心泡出的茶,又颇有朴素、直接的清爽利索,安静素雅。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11张图片

众人细心品尝两位席主的茶汤,赞不绝口。

“同一款茶,两位茶美人泡出来的茶是不同的美,紫煜的茶清新淡雅,郝老师的馥郁浓厚。”“紫煜泡的茶很有灵动的感觉,郝宗蕾老师的茶沉香浓郁,入口绵滑醇厚。”“这两位没有必要去对比不同,两位放在一起就是双美共舞,双燕齐飞的感觉,紫煜的香出得非常的快,茶汤尚未入口,香味已经扑鼻而来。而郝老师的茶香已经锁在茶汤,整个茶汤的香味随之进入腹中同时品饮她们的茶就像同时享有双重的体验,就好像一个组合一样。”“两位席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东方之美……”

在三泡茶结束后,众茶客对两位席主的赞美言溢于表。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12张图片

面多茶客的诸多赞誉,紫煜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这次按照平时泡茶的习惯来泡茶,我平常泡普洱茶一般是二十几泡,从头水、一直到尾水可以充分展现茶的香气,就像香水一样,有前调、中调、后调,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所以我泡的茶比较淡一些,我想按照自己的茶的思想和理念,品味到茶的真正的内涵,泡出的茶汤都尽量能够显现本真的状态。而郝老师的茶非常的熟练,老道,她非常为客人着想,用三泡茶体现了茶的优点,然后在这三泡里让茶客品味茶的滋味。我看了其他老师的泡法,也听到了大家的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思很有趣,我非常喜欢,谢谢大家.”

听到紫煜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首诗:《与赵莒茶宴》,诗为: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这首诗是书于中唐时期,当时唐代饮茶风日炽,上自权贵,下至百姓,皆崇尚茶当酒。才子钱起与好友相约,在竹林办茶宴。以茶代酒,在蝉呜声中谈到夕阳西下,尽兴之下,作此诗留念,翠竹之下饮紫笋茶,茶的味道竟然比流霞仙酒还好。想来,钱起之所以如此尽兴,与他的心性有着重要的关系。

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对茶道的至高诠释:“精行俭德”。寓意:“行为精诚、道德谦和、谨行为事、超脱达观.”这是对茶人、茶客的心性、道德、行为的一种高度的赞誉与期待,这样的境界,是由茶带给我们的。

郝老师也在尾声表示:“要感谢大家的信任,今天临时做席主泡茶给大家喝,想尽可能的泡好,看茶泡茶很重要,水温要够,体现刚柔并济,中间还麻烦助泡再加热水,进行旋转润茶,泡的时候是定点低冲……我觉得我们应该求索的是彰显这茶的优点,让茶更好喝,以自己觉得最好的口感分享给大家。每个人泡出来的茶汤都会不同,这是正常的,在茶的面前,我们都仍需精进,多分享交流,是很好的学习进步的方法,每一泡茶都值得用心品味。”

所以,以诚敬之心品茶、待友、入世,就像这清韵悠长的茶香,从那清幽舞动的茶中去修身养性,我们才会从中悟出恒久的喜悦。

最后,主持人向所有茶会的参与者揭晓了这三款茶品的答案,分别是:

1.丛福李老师提供的盲景,特点是:蜜香悠远,兰香四溢,柔和甘甜之味萦绕唇齿间,经久耐泡,回甘迅速。

2.成梅老师提供的易武正山:气聚味香,醇厚甘甜,内质丰富,持久耐泡,韵味十足。

3.许涛老师提供八年的班等+老曼娥,有明显的力量感,茶气足,耐泡、霸气。味道具有明显的布朗山入口的苦涩,但苦涩化的快。杯香是有明显的布朗山的清凉的花香。

茶席结束后现场的三位茶友获得本次的礼品——法国卡地那无醇葡萄汁,众茶客一起畅饮,茶会愉悦的结束。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13张图片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14张图片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15张图片

影响总是潜移默化与意义深远的,我们走进繁华如花光怪陆离的世界,享受生活起伏跌落过眼云烟的变幻,每天带着复杂的情绪忐忑的活着,或者勇敢、挣扎、恸哭、喜悦、悔恨、感动……而我们最爱的是自己,大多更关注自己的感受。

在云南这个茶业兴盛非常喧嚣繁华的领域,太多的人都在做茶、品茶。然而,就是有这样的一批不计较个人得失,真正的把注意力关注在茶的本真之上,在泡茶、品茶、饮茶的过程中,集结着相同高尚人格的茶友,不分年龄老幼、不分行业差别、不分贫富权贵,带领着大家走上了这条回归道的本源之路,让更多的人把茶道的高尚精神带到了家庭、工作等领域,带给人无数的心灵上的慰籍与净化,他们没有一个人自称大师、专家,且不喜浮夸与吹捧,也无故作清高与哗众取宠,就是靠这一颗默默地火热的心,将温暖与感动送给每一位茶友。

这样的茶人是我们良师益友,值得我们称赞与感恩。

谢谢你,無茶。

2015年7月中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16张图片

第十期

茶会主题:“盲品”

茶会时间:2015年7月8日

茶会地点:昆明白塔路汇都国际二期啡点桌游吧 - 無茶

茶会席主:百灵,阿飞哥,从福李,方丈,郝宗蕾,紫煜



两口问茶。無茶自组织的一个以习茶、茶修为内容的兴趣精修茶会。每期一个主题,没有大师没有新人,谁的意见都听,有疑问就问。

無茶,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爱茶人集合。并无实体,却因共同的爱好而实实在在。关注我们,加入我们。

【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_第1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茶会纪实】两口问茶之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