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典油画系列:亚历山大.伊万诺夫-《耶稣显现人间》

    亚历山大.伊万诺夫,生于1806年,死于1858年,是与果戈里,普希金同时代的画家,用一言以蔽之他的创作生涯-一个辉煌的中前期,却因为《耶稣显现人间》这幅画,有一个较为凄惨的晚年。看过我们前几篇推送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时期当说到耶稣以及宗教这一话题时,不能逃避的问题就是耶稣到底是人还是神,在绘画中到底要体现他的人性,还是突出他的神性。如果体现人性,在早期时就会受到宗教信仰狂热者以及皇家的攻击。如果体现的完全是神性,那么他又会被后来巡回画派那些伟大的画家们所鄙夷,被历史所遗忘,而这幅亚历山大.伊万诺夫的《耶稣显现人间》就属于这一个过渡阶段。


俄罗斯经典油画系列:亚历山大.伊万诺夫-《耶稣显现人间》_第1张图片
本文的主角《耶稣显现人间》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这幅画,试图以符号学等角度来去从新解构这幅画里到底说的是什么。但若因此了忽略画家的生平就得不偿失了,所以首先还是我们来看

画家与画作的故事

    亚历山大.伊万诺夫长时间地生活在意大利罗马,他的作品是从旅居意大利的人带回的消息慢慢被大众所熟知。画家创作了一幅《耶稣在抹大拉的玛利亚面前显圣》这一幅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油画在当时的皇家绘画科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列宾美院)一经展出,便立即名声大噪,大受欢迎。在这幅画中耶稣依然是无人性,完全脱离了世俗。由此可见,在19世纪的前半段,也就是1820到1830期间,人们的思想还是停留在对宗教,对上帝的狂热信仰之中。


俄罗斯经典油画系列:亚历山大.伊万诺夫-《耶稣显现人间》_第2张图片
《耶稣在抹大拉的玛利亚面前显圣》

随后在1837年,画家开始创作我们今天讲的这副《耶稣显现人间》。这幅画作共创作了20年,在最初的构想中,画家希望能够将这种脱俗于人类的信仰体系与普通人相结合,意在突出人的伟大和大自然的壮丽。在画作创作的前期一直是属于保密的状态,这与伊万诺夫的个人生活相关。生活一直处于半隐居的状态,虽然他当时已经名声大噪,有很多向往的民众,贵族都希望得见他正在创作的这一幅《耶稣显现人间》。但在最终展示之前,他也只向大众开放了一次。

    在得知了画家在创作这幅画之前的基本条件之后,我们来看这幅画的具体内容。内容描述的是先知约翰在约旦河旁引导犹太民众在等待耶稣显圣的到来,耶稣也从山上缓缓走下,但从这幅画作来说,笔者认为它的主角并不是耶稣以及约翰,主角应该是被引导的犹太大众。

根据画面的符号表现以它的内容实质分成三个部分。

1)人物;2)景色;3)以及宗教符号。

    从人物上来说,约翰是在靠近这幅画中心的位置,圣经中他又称为《施洗者约翰》。在这一人物的符号体现上,我们可以对这个形象做一个简单的描述,首先这个形象最基本的就是他的穿着,他穿着骆驼毛的衣服,带着皮腰带,一件黄色的披风,看到这个形象是总会觉得这种不明觉厉的野人一样的形象。但其实这符合圣经中对圣约翰的描述,在圣经中到: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受他的洗,约翰穿着骆驼毛的衣服,树皮腰带,吃的是蝗虫野蜜”。


俄罗斯经典油画系列:亚历山大.伊万诺夫-《耶稣显现人间》_第3张图片
画作中圣约翰的细节图

以约翰为纽带,从山上缓缓走下的是耶稣的形象。在这里,耶稣的形象是备受争议的,首先从传统的宗教画中,耶稣的神性,他的非人性经常会通过鲜花,天使,从天而降,等等圣洁的符号表现来体现,以达到表达神性的内核,而在这幅画作中,耶稣的形象从像是山上走下来了一个充满教养,充满怜爱之情的贵族中年人,而面对耶稣的大众,所体现出的并非是对神性的崇拜以及五体投地的信仰,而是表现了多种相对立的状态,比方说有崇敬的信仰者与不屑一顾的反对者,有摇摆不定在看他人的随大众者,又有冷漠的人,有穷人与富人,有胆大的与胆小的,有充满希望的又或是单纯好奇的人们,最直观的也有年轻与老顽固的对比。单从人物的关系以及对人物的描绘上,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对当时这一历史事件,又或是对圣经中的这一个故事。有试图从现实的角度去分析它,而并非只是单纯简单的将耶稣的形象彻底神化。


俄罗斯经典油画系列:亚历山大.伊万诺夫-《耶稣显现人间》_第4张图片
俄罗斯经典油画系列:亚历山大.伊万诺夫-《耶稣显现人间》_第5张图片
俄罗斯经典油画系列:亚历山大.伊万诺夫-《耶稣显现人间》_第6张图片
大众表情细节图

看完了人物的符号体系之后,我们再来看来景色。景色的符号体系中总共有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第一是山。耶稣从山上走下来,由此看出画家还是对耶稣的神性做出了保留,从山上走下来的闲庭信步的气质高贵的人,这一点多少会带有一些令人崇敬的神性,这种特性在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文化中都会有一些雷同,就如同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从山上走下来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士,我们都会觉得他身上会带有一些神性。其次是路,画家在画作中对路的描绘是黄色,坚硬的,寸草不生的石子路,并非传统宗教画作里总是与花朵相伴的耶稣下凡或者是显圣之路,这也代表着一种含义,是说耶稣走过了沉重的路,有一种将人类的苦难全都扛在自己身上的意味,而约旦河也是洗礼之地,在山河路这三种符号构成的这幅景色背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整体的环境还是偏肃杀的,特别是在对灌木丛这一形象作描绘的时候,可以看出叶片都已经有所掉落,而且处在一种薄雾笼罩的冰冷气息中,这种稍显肃杀的景色也与圣经中约翰常在“旷野”中对犹太人进行教化相契合。在圣经中”旷野“是一种特殊的意象。圣约翰引导犹太市民远离城市的生活,而到达旷野之中,“进行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 因此旷野在以色列的文化中有更深层次的含义,通常是指一个悔改的地方,而在这个悔改之地,施洗者约翰也会向大众介绍从山上走下来的耶稣。


俄罗斯经典油画系列:亚历山大.伊万诺夫-《耶稣显现人间》_第7张图片
缓缓走下的耶稣和黄色的石子路

作为一个宗教题材,宗教符号在这幅画中仍然有所体现。除了我们之前说的“旷野”“约旦河”,“约翰的装束”与圣经中的描述相契合之外,还包括约翰手中所持的芦苇十字架,以及他的手势,约翰的手指方向便是耶稣走来的方向,手指指向天空,在俄罗斯以及世界宗教画中都是有一个特殊的意味。可作为一种宗教符号来进行解读。

由此可见,其实画家采用了更为隐秘的一种方式来体现神性,又或者说是他已经开始尝试用现实与真实去解构这一事件,或者是解构这一圣经中的宗教题材。画家对耶稣的神性以及这一事件的神圣性还是作出了很强的体现。这种体现并非如传统宗教画中用了很多神性的的符号表现。画家用了很重的笔墨来描绘前来悔过,或者说是被引导前来洗礼的人们的面部表情以及身体的线条。他们的信或与不信,麻木或与疯狂,都通过这种强有力的线条而将整个气氛烘托出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山呼海啸的,或者说是统一的膜拜,这些是否能够真正地突出耶稣在教化这些罪人醉人时这种庄严性。正是因为世人的不满,或者说是世人的漠然,或者说是,信仰与非信仰强烈的冲突,才对这种是否对上帝保持信仰,是否对耶稣保持信仰这一问题作出了强烈的诠释,也提醒人们去思考这个问题。对于约翰的描绘更是强劲有力,他的面目表情,他的身体动作,他枯槁的面部但又绷起的身上的肌肉。似是在对前来的民众大声的呼喊,大声的教化,又或者是看到耶稣到来时激动的神情以及力量,都完美的体现了出来。在对耶稣的刻画上。画家忽视了他的面目的特点。但却着重的对他的形体,对他闲庭信步地从山上走下来作出了强有力的描绘。

在这幅画作经历20年之后,终于在1857于圣彼得堡展出,最初皇室是答应以3万卢布的价格去买下这幅画作。并将这幅画作展示在冬宫中。据画家自己回忆,当时的沙皇,也就是亚历山大二世,向画家询问了很多他对这幅画作的理解,看法。在1857年,年轻的巡回画派还未形成气候,当时的克拉姆斯科伊还只是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对于画家本身,他这种探索,或者是他对这种历史事件的,宗教事件的解读,还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而当时的社会以及文化界也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究竟是购买还是不购买,这种种的犹豫也使画家的声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随后,皇室并没有急于作出是否购买的决定之后,画作也被移交到了皇家美术学院进行展出,当时的画家评论界对这幅画作更是进行了不友好的批评,认为这幅画,并没有显示出严肃的神性,画家本身也是处于受非议的状态,抑郁寡欢,令人唏嘘的是在他1858年,也就是他的画作展出第二年抑郁而死之后,皇室也做出对这幅画作以半价的价格去购买这幅画的决定。

这幅5米4乘7米5尺寸的巨型画作,可以说是对未来巡回画派主要思想形成的铺路作品,当时还是学生的克拉姆斯科伊就对这幅画作赞誉有加。

慢慢的对俄罗斯经典油画写的多了,也会发现当社会主流,还是处于一种绝对的统治地位时,社会上那些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真正让我们思想解放的东西还处在萌芽状态,例如,对神性的质疑,对人本身力量的坚定等等,艺术家文学家,都是最先感受到这种社会的裂缝。真正伟大的作品都是去推动这种新与旧之间的决裂。

你可能感兴趣的:(俄罗斯经典油画系列:亚历山大.伊万诺夫-《耶稣显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