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柔*¯︶纵横:-C软夺权

公孙弘,汉代的一个丞相。

在过去,他的故事通常有两种讲法:一种是大器晚成的励志故事,另一个就是慧眼识人的故事。

心心相与,情感聚集。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讲法。这个公孙弘,本来是一个狱吏,也就是监狱里的一个管理员。后来因为触犯法律被免职了,没办法,只能靠放猪来维持生活。本来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到他四十岁的时候,他突然想明白了:这辈子不能这么算了,我得出人头地!

于是他就开始研读儒家经典,一读就是二十年,到六十岁的时候,才因为有人举荐,在朝廷里供职。结果没多久,他被派去出使匈奴,回来之后就给当时的皇帝汉武帝汇报工作。因为言辞上的疏漏,汉武帝瞧不上他,他只好把官辞了回家养老。

你想,六十多岁哎,在今天都可以退休了,何况是两千多年前。没想到,十年之后,公孙弘又被人举荐,这一次获得了汉武帝的赏识。从此他官运亨通,短短几年内,就做到了丞相,最后是死在了丞相任上。

你看,这是不是一个大器晚成的立志故事?这是从公孙弘角度出发的讲法。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讲法呢,是从汉武帝的角度出发的。

虽然我们经常说中国古代有阶层流动的通道,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实际上,这是科举制度确立之后才有的现象,在这之前,想当朝做官都是要看关系和出身的。尤其是汉朝初期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出身,是不可能当丞相的。

你看,在公孙弘之前,当丞相的要么是功臣或功臣的后裔,像周勃和周亚夫;要么是外戚,像窦婴。也就是说,公孙弘是汉朝第一个以平民的身份当上丞相的,所以他是汉朝历史上第一个“布衣卿相”。

要不怎么说汉武帝这个人,雄才大略,能够开各种历史的先河呢。所以历史学家对这件事评价很高,像钱穆先生就说,这是汉朝破除贵族政治,开启平民政府的先例。

但是,今天我们要提供这个故事的第三种视角。既不从公孙弘的视角,也不从汉武帝的视角,而是从权力的视角再来看这件事。

回到一个疑问,公孙弘,七十多岁了,出身是个养猪的,就算他读过一些儒家经典,跟朝廷里的专业知识分子肯定没法比。你要是说他有什么非凡的才能,他当宰相之后也没听说有什么丰功伟业啊。所以,这个故事究其本质,肯定不能说成汉武帝慧眼识人,胸襟开阔。

那这个故事本质是什么呢?

是汉武帝在利用公孙弘夺权,夺取原本属于丞相的权力。

汉朝的丞相,不仅地位高,而且权力大。我们现在看电视剧,无论是明朝的首辅,还是清朝的一品大员,见着皇帝都得三拜九叩,磕头如捣蒜,清朝的满族大臣还得自称奴才。

但是汉朝的丞相就完全是另一个待遇,基本上是跟皇帝平起平坐。

比如,丞相和皇帝讨论事情的时候,根本不用下跪磕头,大家都是坐着谈。再比如,如果在路上,皇帝和丞相的车驾相遇了,皇帝和丞相都得下车,然后面对面互相行礼。

为什么这么客气?因为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是个橡皮图章,平时不管事,真正有权力和治理国家的是丞相。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一个公司,大股东当董事长,但是你不见得有能力、有意愿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你只好去找能人,这就是CEO和总经理。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个能人,你还不跟人客客气气的?

这是汉代前期,皇帝和丞相之间的关系。

但是汉武帝不干啊。我们评价汉武帝的时候,总喜欢用一个词,叫“雄才大略”,什么是雄才大略呢?就是他总想干大事,而且还总是能把事干成。

比如北伐匈奴,开拓西域等等,既然他想做大事,没有权力,或者他的权力有个强大的制约,那怎么行?所以他就要从丞相那里夺权。但是汉武帝很聪明,他不是像朱元璋那样大开杀戒,而是找公孙弘这样的人来当丞相。

在当时,你有身份,有爵位,有功勋,是混上层官场的基本条件。公孙弘是平民出身,他自然不受其他人待见,不受官场待见,就只能依附于汉武帝,听汉武帝的话,这样一来相权就无形中衰落了。

比如有一次,公孙弘和其他官员商量好去汉武帝那提反对意见,事先都统一好口径了,结果一到汉武帝面前他就率先变卦。所以,公孙弘这个丞相,在汉武帝那里就是四个字——“唯唯诺诺”。他最多在小事上提点反对意见,国家大事全是汉武帝做主,没公孙弘什么事。

在地位上,公孙弘也不如之前的丞相。比如按照规矩,丞相来入宫拜见皇帝,皇帝应该整装接见。这不仅是礼遇,也是最基本的礼貌。但是,汉武帝接见公孙弘的时候,往往很随便,甚至穿着便服就出来了,公孙弘自己呢也不在意。

这可不是说,汉武帝不知道这其中的规矩,因为他在见另一位大臣汲黯的时候,汉武帝如果来不及整装,是宁可找人传话,也不敢见他。

就这样,公孙弘当了几年丞相,最后病死在任上,算是得了善终。但是,自他以后,汉武帝一朝的丞相几乎全部死于非命,三个被处死,两个获罪自杀,剩下一个当了六七年丞相,最后只留下五百字的传记,基本事啥事没干。

可见,国家大权自打公孙弘之后,就全在汉武帝一个人手上。

你看这个历史规律:皇帝无能,就容易权臣当道。汉武帝是把这个道理反过来用,我安排一个配不上这个职位的人当丞相,丞相无能,皇帝自然就可以大权独揽。

在这一招上,汉武帝做的确实高明,但是他自己可能没想到,这个逻辑还有下半场。汉武帝自己雄才大略,他可以驾驭那么大的权力,但是他一死,怎么办呢?

丞相无权,汉朝政府就出了一个权力“怪物”,出现了一个新官位——“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这个名称解释起来很复杂,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大事全由他说了算,甚至连谁当皇帝都是他说了算。比如,汉武帝死后的霍光,就曾经废立皇帝。

这个职位出现之后,就尾大不掉,想废都废不掉,为什么?

丞相无权,皇帝无能,这个时候,已经存在的权力不会真空,一定会有人来填补。最容易获得这个权力的人,就是皇帝的小舅子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戚。

这么做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西汉就是灭亡在这个事情上。王莽以外戚的身份,先做大司马,再做“假皇帝”(也就是代理皇帝),最后很简单就当了真皇帝,西汉也就灭亡了。

文明☞柔*¯︶纵横:-C软夺权_第1张图片
就中心点,        百字不足也(*¯︶¯*)

历史上很多能人都有一个幻觉,觉得制度是对自己的制约,像汉武帝这样“软夺权”,很高、很巧、很成功。但是当这些能人拆毁了旧制度之后,又往往陷入一种深深的无能感,他们没有能力建设一个更好的制度。

文明☞柔*¯︶纵横:-C软夺权_第2张图片
有内容,还有深度。


成长

文明☞柔*¯︶纵横:-C软夺权_第3张图片
现实就是很真实

雷•达里奥是桥水基金的创始人,桥水基金是全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它为来自全球大约350家机构客户管理将近1500亿美元的资产。因为雷•达里奥的聪明、成功和特立独行,他还曾被媒体称作“投资界的乔布斯”。

雷•达里奥在今年9月出版了一本新书叫《原则》,详细介绍了他的投资之道,以及他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秉持的理念、原则和哲学。猎豹CEO傅盛也读了这本书, 他从中读出了一个人应该如何成长。傅盛结合自己对《原则》这本书的理解,分享了他的心得。

首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塑造者。

一个人的改变如果有障碍,这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是人的思维。改造思维的关键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塑造者。几乎所有伟大的人都是塑造者,他们是有极强的愿力和能力改造自己。就和健身房的身体塑型一样,本质是相通的。肌肉能通过锻炼长成新的样子,人的思维也同理。

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有自我进化的能力。动物只能靠基因突变完成进化。《原则》里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话说:“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它是唯一永恒的事情,它驱动着所有的一切。”

人这一辈子也是进化的,进化改变自己,身体能变瘦,思维模式也能变高级。当一种思维训练,逐渐变成一种思维模式,长在自己的身体里,就会内化为一种本能。假以时日,这些思维和推理,慢慢会变成一种很好的直觉。而这种精妙的直觉,从来不是灵感一现。别人夸赞你某方面感觉很好,所谓这感觉,不是别的,就是熟练。天天观察,天天琢磨,反复思考,就形成了一种能力。这就是塑造者的路。

其次,进化的过程就想象自己是一台机器,处在目标—训练—结果的不断循环中。

在自我进化中,你可以把自己看成一个运行的机器。你要知道你有能力改变你的机器,以产生更好的结果,通过把你的目标和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如何修改机器。

自我进化就是让机器不断在一个进化循环上。这个循环是:先有一个目标,通过机器的训练,输出一个结果。而机器本身的改进在于人的设计。

你自己既是这台机器的使用者,又是这台机器的设计者。很多人只把自己当作机器使用者,而忘记自己也可以是一个好的机器设计者。

把自己假定为50分,未来才能成长为60分、70分、90分,永远没有到100分的时候。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到了100分,就没有自我进化的可能性了,也就会失去了目标感。目标不是渴望,目标是你为了一件事情,能够去争取,甚至放弃掉别的事情,这才是你要达成的目标。

而我们总会遇到问题,但不要因此停滞。不要把问题看成结果,要把问题看成过程。看成结果就会陷入担心害怕,不愿尝试,不敢犯错的状态中。但是如果不经历问题,你就没办法诊断,不知道自己弱点在哪,你就无法客观真实面对自己,就谈不上自我进化了。

再次,自我进化的最大障碍是自我。

自我进化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有非常多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自我(ego)。

自我是非常感情化的东西,它会给你建立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因为人都不喜欢犯错误的感觉,本能总是想强行辩驳,别人一批评你,你就怒了。因为你害怕面对复杂的东西,你就总是希望把问题简单化。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面对现实,而是充满了“我我我”——这就是自我的障碍。

傅盛认为,人的大脑实际上会有争论。争论中的一派,是人的各种情感,主要由大脑的杏仁核区负责。比如别人一批评,我就不高兴,一说话就怕犯错,这都是人的本能,是几十万年进化的结果,基本都是动物属性。另一派则是理性,主要由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区域负责。

如果你真要追求真理,你其实就应该让理性思维占主导。反过来,如果你只是想表现出来很正确,那你就让感情占主导,这时候就被杏仁核绑架了。

人就是这样的。当问题发生时,不能面对现实,会找很多理由获得心理安慰,让自己觉得舒服。这种生存本能,刻在了人类基因中。不过,发展到近代,人最终还是要去追求真理。具体来说,就是对现实的精准理解,这是取得成果的根基。所以,清醒区分自我是你了解和认清事物本质的前提。

最后,极度开放和极度透明。

《原则》这本书提出了一个解决思路,就是激进地开放——多样化听取意见,实践中极度开放。

《原则》这本书这部分讲得非常精彩,雷•达里奥说:封闭的人时常打断别人发言,开放的人则善于倾听和引导对方发言;封闭的人常说,“我可能错了,但是我认为……”,开放的人知道何时陈述,何时提问;封闭的人不喜欢被挑战,开放的人永远保持好奇。

今天知识更新非常快,每个人看到的事物都是有限的。加之,自我的保护、辩护, 常常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你根据有限的视角,做了判断,但这个判断有可能是错的。

傅盛建议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也许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最好的答案,多去问问那些值得信赖的持反对意见的人。记住,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能想到最好的答案。

以上就是傅盛对《原则》一书的读书心得,傅盛从中读出了“成长”,也具体总结了实现的方法、路径,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欢迎在评论区漏言,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明☞柔*¯︶纵横:-C软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