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8-02-20 秦东魁
迎财神
民间传说财神爷的生日就是正月初五,因此,“破五”也就成了民间迎财神的吉日,尤其是商户,很是重视。按照传统习俗,当天人们要贴好财神像,燃放鞭炮、拜财神。
初五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图吉利,人们以各种方式迎接财神。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大年初五零时零分,人们就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
破五
过去,为了迎接新年,从除夕到初五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有许多规矩和禁忌,但到了初五,意味着这些都可以破除了。
正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避邪免灾的同时,把“晦气”“穷气”“霉气”从家中赶走。
“破”的本义,按《说文解字》的说法是“石碎也”,指事物改变原有的状态,呈现新的面貌。
不破不立,没有对旧事物、旧观念的打破,也就没有新事物、新观念的建立。就拿正月初五来说,既是“破五节”和“送穷日”,又是店铺开市和祭财神的日子。
送穷
初五当天,人们要‘送穷’。旧日,从正月初一开始,就不准扫地、倒垃圾,或者扫地只能从门口往里扫,不可以往外扔,这样能够聚财,否则会散掉福气。但垃圾又不可能总留在家里,人们认为,这些垃圾到了初五就变成了“穷土”,应当打扫干净赶紧送走。
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汉族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贸易
《燕京岁时记》对此也有记载,其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
捏小人嘴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有的地方称为“捏小人嘴”: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新一年的谗言。
“破五”吃的饺子,饺子边儿要卷起来,做成“老鼠饺子”,“寓意是‘鼠咬天开’,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老鼠将混沌一片的天地咬出缝隙,也有‘破开’的意思”。
华夏第一财神-赵公明
财神爷赵公明乃家喻户晓之神,逢年农历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之人要祭祀财神爷
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
赵公明于秦代出生在赵大村。传说出生时在三月十五日黄昏后天将黑时。赵公明家境贫寒,年青时为木材商打工,力大技精,背运木材。为人诚实守信,仗义勇为,深得工友信任。
木材商十分赞赏,多次奖励。赵公明攒下钱财以后,又借贷工友的钱款,凭着勇气胆识和诚信,自任木商,进行经营。赵公明目光远大,胸怀宽广,客户自然信赖他,争着和赵公明做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有人借赵公明的百金做生意,不料想遭遇天灾亏了本,一时无力偿还债务。
赵公明仅仅让其还了一双筷子,抵消所欠的债账。为富行仁,义利双收。赵公明不但周济贫困,出手大方,而且资助国家的军事行动,亲自参军打仗,十分勇敢。赵公明一边经营商业,一边到终南山楼观拜访高道,精研道理修得正道。赵公明驯养了一只曾经骚扰平原百姓的黑色老虎,人们视为奇迹,称为赵公明的黑虎坐骑。
赵公明讲信用、扶贫助困、学道修行、和美处事、善于隐讳。集众多美德于一身,后人才将赵公明敬为财神。
晋代干宝的《搜神记》中描写财神赵公明的形象是后世的底本。
南朝齐梁间道士陶弘景纂集的《真诰》书中,对赵公明的事迹、职责略有扩展。
隋唐时成书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对赵公明的形象有所丰富。写道:“赵公明得道于终南山,被尊为道家大神,属威猛将吏。……被授正一玄坛元帅……驱雷役电于宇宙,呼风唤雨于乾坤……”。
元代成书的《武王伐纣平话》,勾画了赵公明神话传说的基本轮廓。
明代编纂的《道藏》谱录和记传类中,收录有赵公明的许多资料。
明代成书的《封神演义》中描写的赵公明的故事,强化和充实了赵公明的形象。
清代顾张思在《风士录》一书中说:“财神又称赵公元帅,姓赵名朗字公明。
秦时得道终南山,被道教奉为财神……”清代无名氏写有传奇小说《黄河阵》,进一步丰富和展开了有关赵公明的故事情节和细节。
清朝乾隆十四年编修的《周至县志·古迹》记载:“财神赵公明,赵大村人,村中有赵公明庙。”此后历代县志均有记载。
HAPPY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