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对话刘慈欣:大刘牛,大紧怂?

高晓松对话刘慈欣:大刘牛,大紧怂?

绿树 成长进化论 今天


高晓松对话刘慈欣:大刘牛,大紧怂?_第1张图片

最近一期《晓说2019》的嘉宾是刘慈欣,这对高晓松而言,是一位特别的嘉宾。

高晓松不止在公开场合坦言对刘慈欣的崇拜,还在《晓说》里用四期节目专门对《三体》进行了解说。但节目现场,两人似乎话不投机,高晓松每问一个问题,刘慈欣几乎都对此做出了否定的回应,以至于很多观众说这期节目是一场尬聊,有人说刘慈欣情商低,不会接话,更有人说刘高二人格局不同,所以对话不在一个频道上,大刘牛,大紧怂。

我当然不接受这样的观点,观众之所以认为这是一期尬聊,是因为这期节目与他们的预期不一样,也与《晓说》以往的风格不一样。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人都知道这个观点,但总是事发时又不由自主地忽略掉这个事实。这期节目,高晓松努力地想挖掘观众想看到的一面,然而在刘慈欣真实的回答下,失败了或者说显得很违和,但整场下来,我觉得特别真实。

刘慈欣是一位非常自谦与谨慎的人,用词非常准确。

在节目中,刘慈欣几乎一个正面尽头都没有给,多是低头,偶尔抬头,要不是高晓松的风格衬托,他至少会是显得非常拘束。

已经是获得雨果奖得主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仍然称自己是个业余作家。而且坚定地称,小说就是小说,生活就是生活,他写科幻小说除了“用想象力延展世界外”别无其他,我猜想这可能跟《三体》被过度解读有关。

2015年,《三体》荣获“雨果奖”,这是科幻界的最高奖项,刘慈欣也是拿到此奖项的第一位亚洲人,各大媒体争相报到,对刘慈欣的采访也是络绎不绝。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也有一期解读《三体》的节目,但刘慈欣基本是“坐冷板凳”。可能是《对话》那期节目嘉宾太多,但更有可能是刘慈欣不屑于“黑暗森林”、“降维打击”这些小说中的词语被进行商业战略的解读。

在《晓说》最新一期节目里,至少高晓松让刘慈欣完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每个人都自己延展生命的方式。

当高晓松问刘慈欣的创作灵感是否与他生活在小城市有关时,刘慈欣否认了这一点,并认为写作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更多地是与自己交流,所以在哪儿都差不多。

刘慈欣说科幻精神的实质其实非常简单,他把城市比作整个宇宙,我们生活的星系是摩天大楼,而我们一辈子可能就生活在这个摩天大楼底下的一个储藏室里面,但你知道生活在这个摩天大楼底下的一个储藏室里面,你知道外头存在很多的地方,而你也知道,你这辈子永远也打不开地下室那个门,你只能用想象力去逛那些地方,这就是科幻的实质。

“我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我突然悟出来一件事情,如果用一个城市来比喻整个宇宙的话,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系可能就是个摩天大楼,而我们一辈子可能就生活在这个摩天大楼底下的一个储藏室里面。

那我们日常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了,当然,一般人也不会觉得悲哀,也不会觉得遗憾,但肯定会有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的,他试图突破这个地下室,去爬到这个摩天大楼的顶上,去看看城市,甚至走出这个摩天大楼,去逛逛公园,逛逛商场。虽然他在那个地下室里面衣食无忧,什么都有,但试图去突破这样的生活。

你衣食无忧地生活在一个地下室里面,你知道外头存在很多的地方,而你也知道,你这辈子永远也打不开地下室那个门,你只能用想象力去逛那些地方,这就是科幻的实质。”

刘慈欣用这个比喻,完美诠释了自己的观点“创作更多的一种生活方式。”

高晓松是个在在节目中,除了表现得潇洒外,还表现得很尽职(在奇葩说,有时很不称职。这可能因为那不是他的主场。)他一边站在观众一边,极力挖掘观众感兴趣的问题,二是当对方的回答“违和”时,并没有进行“反击”,在节目中,高晓松依然对刘慈欣充满崇拜之情,但他也坦言他与大刘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刘慈欣更多是用自己的科幻写作来延展自己的生命,高晓松则是更多地被训练出来的艺术,更懂观众,更适合商业化。

《晓说》节目,我一般都是听的,但这期节目,我看了两遍,原因就是刘慈欣在节目中太真了,一是回答直接(被观众怼情商低),二是回答的内容真实以及那种自谦的态度。

高晓松说: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看完这期节目,突然发现刘慈欣的生活方式完全就是高晓松的“诗和远方”,这期“尬聊”之后,高晓松应该会更加欣赏刘慈欣吧。

高晓松与刘慈欣,你更喜欢哪一位呢?

高晓松对话刘慈欣:大刘牛,大紧怂?_第2张图片

如果愿意,可以关注,一起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晓松对话刘慈欣:大刘牛,大紧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