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釜山行》

今天终于看了最近大热的《釜山行》,由于之前的各种剧透,

从接受惊悚程度上来说还好,不过丧尸的成群结队也太夸张了。

这几年不是太喜欢看这类恐怖、惊悚的电视电影,

虽然这两年美剧《行尸走肉》、《美国恐怖故事》之类的很流行,

但却没有追剧,只是偶尔看看片段节选和评论之类的,

不过我的最爱《犯罪心理》,十一季每季二十几集,一集没落。

从视觉角度来说,该剧只是随着剧情推进意思到了就行,

我想这主要还是在于美国影视分级制度的严格执行和贯彻。

但是再怎么分级,都看见那是早晚的事,

要不美国人怎么都不相信警察,只相信自己的枪。

扯远了,转回来,对于看这个电影不是网上炒的热,

不过对我来说,人云亦云,是最不愿意上的套

看的主要原因倒是这几年韩国在吸收输出流行文化

这方面让人觉得蛮有意思的, 值得探讨探讨。

说回电影,一开篇,一只僵尸鹿就开始抓人眼球了,

小女孩生日的这个点,一直觉得是个让人别扭的梗,

在此生日有重生的感觉,但是重生付出的代价更多更大。

本来孩子因为父母的离异和父亲的不够亲近,

而变得性格孤僻、敏感,生日这天一心想去看妈妈,

故事就这么开始了,形形色色的人登上了去往釜山的火车。

站台上被扑倒的车站工作人员,突然登上火车却没被发现的感染者,

火车开动了,这一路,主角们各种逃跑,本着惊悚电影“死光”的原则,

最后孕妇和小女孩成了幸存者(这里应该不怕剧透了),

这里明摆着是要给观众希望,“孩子(包括胎儿)”。

关于电影里各种人性的观影感受不想再多说了,

因为我看过的影评大多是在说这个,但还是要稍提下一这个片段,

——人性大爆发的片段,就是主角一行,逃到15号车厢,被赶走的那段,

此处的人性善恶的爆发就不说了,我关注的点是:

这是一段群戏,演员们的演技在此处也爆发了,

没有特别突显哪位主演或是哪位主要“反派”,群演也是有演技的,

不过剧情需要的都有了,就够了,这里自然也显示了导演的水平。

这个电影在剧情安排上很有心思的,男主的几个电话就把剧情串联在一起了,

比如奶奶的临终电话,不但是与男主的告别,也说明了首尔的即时情况,

还有猛男的电话铃声,这里稍稍显示了一下男主的智商,

尤其是和下级金代理的几个电话,既找到了事发原因,也给幸存者找到了去处。

虽然这样设计巧妙,既不需篇幅赘述,又调控了节奏,还把剧情给连上了,

但是也难免觉得韩国人不够大气,在故事需要转折的时候,需要点起伏的时候,

一个电话就决定了,未免有点草率,还有后面几位主演的死,有点好像是为了死而死,

当然这个电影总得来说,在近年来说还是不错的剧情佳片,去掉僵尸外衣,故事内核还是可以再用的,而且演员的演技确实可以点赞,小朋友也是,不过一个孕妇能幸存也真真……

题外话总觉得女主孕妇像中国一个女演员郝蕾,不知道有没有同感的朋友。

最后来谈谈,韩国这几年惊悚灾难电影的成功,

从《汉江怪物》复制《哥斯拉》到《釜山行》复制各种僵尸,

确实可以看出韩国电影人的专业水平和对流行文化的理解,

至于中国为嘛不能有这种电影,我倒觉得不是水平够不上,

而是主流文化的问题,在中国虽然这三十年不断在各种开放,

但是主流文化还是要控制在天朝手中,尤其是出现了几次政治方面的敏感问题。

所以在天朝限制还是相当的,只是很多东西普罗大众不清楚罢了,

最近某部未播已火,在海外又得了奖的电影的推迟上映,

还有些电影被减得莫名其妙或是干脆禁了的,可想而知了。

在今天这种互联互通又快到考验脑力反应速度的信息爆炸的年代,

美韩流行文化对中国80、90及以后的人的冲击,恐怕是天朝不能控制的。

虽然中国也在搞文化输出,到处建孔子学院,但是好像并没有讨到多少好词,

就像中国人总喜欢在肯德基或麦当劳里骂美国人一样,同样的莫名其妙,

当别人拿着垃圾食品渗透到你的饮食习惯中去,你骂或不骂还有意义吗。

但是智商和情商都高的人是能在夹缝中生存的,而且经常还能开出花来,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希望当代中国的艺术界能出现这样的人,

再现唐诗宋词的中华文化高峰,曾有学者说过类似“国之不幸,诗家幸”的话

然若能有“国有幸事,艺家亦幸”,该是怎样的美好景象咧!

最后一句:

人性的假丑恶可以猜到这段故事的结局,

人性的真善美可以给到另段故事的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看《釜山行》)